评语的艺术
09版:班主任驿站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86期 总第186期 2010年01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86期  下一期
评语的艺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0-01-21 16:47:28

        编者手记:  又是一年寒假时,为每个学生写评语成为每个班主任的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现在,很多班主任评语在很多时候被指责要么每年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创新;要么不能够恰当地评价每个学生的特点,千篇一律……那么班主任到底该如何来恰如其分地评价每个学生,在评语中突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呢?本期“班主任驿站”栏目,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个话题。

班主任评语的艺术性
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胡   静

 

         班主任到底该如何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突出其个性呢?且看:
        第一招: 多元参与——凸显针对性
要多角度了解学生就需要班主任多方位开辟渠道,请各科教师、班级同学、学生父母共同参与,采用自评、互评、点评、总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样多元参与、点面结合的评价方式,不仅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还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不足及长处,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互相督促、扬长避短。在评价过程中,班主任也能最大限度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如此一来,书写的评语自然就不会千篇一律了。
        第二招: 素材积累——力求客观性
        积累、收集学生的个人素材,掌握第一手资料是写好评语的重要前提。那怎样才能积累、收集素材呢?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是个不错的方法。学期初,班主任可以指导学生按照学习、生活的各项要求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成长档案袋”;学期中,老师、父母、同学与学生一起累积素材,丰富档案;学期末,打开档案袋就能清楚地看到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班主任撰写的评语就能更加准确、中肯。
        第三招:春风化雨——体现情感性
        评语要摘下冷冰冰的面具,让学生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温暖。改变一下称呼,一个小小的“你”字就能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赞美一下长处,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就能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多一份理解宽容,就能博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多一点推心置腹,就能引起学生的反思与自律;赤诚以待、规劝开导,会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将心比心,督促引导,会让学生展翅翱翔……敞开心扉,注入情感,就能让评语触摸学生的心灵。

评语,“亦雅亦俗”
常州市戚墅堰实验小学   韦 艳青

        美国作家海伦·姆罗斯拉曾写过《珍贵的评语》一文,文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老师用一句话概括学生们给每个同学所写的优点,再将评语分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多年以后,一个叫马克的人战死在越南战场,他的遗物——一只皮夹里珍藏的正是老师当年写的评语。前来参加葬礼的马克的同学也都一直保存着这样的评语,有的夹在结婚相册里,有的放在写字台最上面的抽屉里,更多的是像马克一样随身携带。一句话,一辈子,评语在学生心中能激起波澜万顷,可见学生对评语的关注度与期待感。
雅中求真
         一则评语就是一篇精炼的艺术作品。教师撰写评语应在语言的斟词酌句和内容的真实无华上下功夫,需反复润色,在雅词雅句中不乏真知灼见,切不可千人一面,写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语,应做到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仅一段文字,有时需要归纳,画龙点睛,一语中的;有时需要指正,由表及里,指点迷津;有时需要激励,走出定势,另攀新高……寓理寓实于鲜活多彩的语言中,饱蘸笔墨的赞扬、鼓励,充满善意的批评、期待尽在“雅评”之中,读后令学生回味无穷,这样的评语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孩子的心田。
俗中生情
       评语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思想表现可见一斑;评语又是一盏明灯,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因此评语必须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思维等特点,通俗易懂,朴实亲切,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关怀、期望、体贴的师爱真情。没有情感的评语只是一个语言的空壳,学生在“生硬说教”中无法共鸣,更无从找到自我、自尊和自信,也就失去了评语应有的教育导向作用。

我想这样写评语
南京市竹山小学   李平秀

         每次写评语,都想写的美丽,即便是孩子的错误也愿意写成是美丽的错误,那些不足在美丽的语言下像雪花飘——微寒。于是思考,是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宜这样的语言评价?
我想,评语要突出“激励”,都是表扬也要异曲,要张扬孩子个性。
        当期末来临时,喜欢在期末检测前让孩子们和他们的评语见个面,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喜欢孩子们在老师的评语中有所发现,有所触动,更喜欢孩子们在老师的评语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是的,就算是一样的乐于助人、一样的勤奋好学,性情不一样的孩子,老师的赞扬也应该是不一样的。想想吧,当孩子们阅读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评语,看到自己的好学与同样优秀的同伴在老师的眼中是独特的,那该是多么欣喜!
我想,评语要善用“但是”,即便批评也要善意,也要因性情评价。
        人无完人,我们的评语是对孩子的阶段评价,不足是成长中的心痛,在孩子们走向健全人格的发展途中必定要提及。然而孩子的性情秉性不同,决定我们的批评或建议不能整齐划一。“但是”这一小小的转折会让孩子心中“咯棱”一下,他们会重视这样的“但是”。只是在评价中,我们不能让所有的转折后都是不足,对内向、忧郁、信心不足的孩子,我们的转折后一定是对他(她)的十足肯定,小小的不足放到前面,热情洋溢的激励要放在“但是”后。这些孩子的性情决定他们总是先看到自己的不足,老师在转折后的表扬是对他们优点的放大,足以激起他们对自己的珍爱;反之呢,转折后的不足和建议会提醒那些大大咧咧、整天乐不思蜀的孩子:自己还有个小尾巴要收一收。这些孩子的性情决定他们必定先放大自己的优点,老师在转折后的批评建议是为了引起他们正视和重视自己的不足。

让评语改变孩子
盐城市龙冈小学   朱玉梅


         每到学期结束,班主任们聚集在一起时,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真烦心,评语你写好了吗?”是啊,恰如其分的评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记得我们班有位学生叫孙晨,他很聪明,可在班上是出了名的“捣蛋鬼”,各方面变现都不尽人意,在老师心中他早已是“老油条”。可这学期开学没多久,我欣喜地发现孙晨的进步很大,成绩在不断地提高,各方面的表现也越来越突出。一次我巧遇孩子的家长,家长带着感激之情告诉了我,上学期写给他孩子的评语对他触动很大,孩子居然回家说朱老师很看得起他,还很喜欢他呢!我很愧疚,因为我根本就记不得写了什么。事后,我悄悄翻开该学生的素质报告书,“你落后过,捣蛋过,不过那是过去,不是将来。你在老师心中是颗智慧星,成绩和优秀生相比,虽然有距离,不过老师看得出,你在做一只雏鹰振翅高飞的起始动作。还有周三那次激动人心的长跑,你顽强地争得了全年级第二名的好成绩,为班级争了光。更让老师难忘的是,在‘向贫困孩子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中,你双手捧着自己的储蓄盒走上讲台时,同学们那经久不息的掌声。……从这一点一滴中老师看得出,你是一个自强自立的孩子,对你的未来,老师充满了希望,老师热切地期盼着你这只雏鹰能立刻起飞!”看着眼前的评语,我心绪难平,没想到我只是在网络资源里套用了一条比较符合他的评语,居然使他变化如此大。
此事,深深感触了我。我们在写评语时应对学生的成绩多赞许,对进步多肯定;对缺点和不足或在肯定优点时指出,或以希望的语气提出,或委婉含蓄地指出,让学生在暗示中明白自己的缺点,不让孩子对自己失去自信。这样才能用评语点燃学生的希望之光。

用“心”书写寄语
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   李玺雨

        寄语,承载老师给予孩子的关爱,寄托老师给予孩子的期望。一份好的寄语,可以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缺点,不断提升自己,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信心与希望。 
        一、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长
        写寄语是给老师一个向学生表达“爱”的机会。有些孩子在平常学习生活当中表现出内向,甚至有点自卑,老师这时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悄悄话”的机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给孩子以鼓励。例如,给一位性格内向的女生,这样写道:“文静俊俏的你,从不需老师操心。每当看到课堂上你端正的坐姿,课后作业中你娟秀的字迹,老师就感到由衷的欣慰。可是你却放弃了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老师感到有点惋惜呢!你可以做到放开胆子,抓住机会,勇敢地锻炼自己吗?让更多的人认识你、喜欢你这么一位可爱的小姑娘!”
           二、 用发展的尺度去衡量孩子的学业
        我相信每一个班级中都会存在着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一些孩子,但是作为班主任的你要学会用发展的尺子去衡量孩子的学业。我们班一位男同学在平常的学习中,任课老师一直很头疼,但每次学校举行的运动活动中,他都能积极展现自己,为班级争得荣誉!我给予他的寄语就这样写道:“孩子,还记得拔河比赛、跳长绳比赛吗?你英姿飒爽的身影赢得了全班同学们的阵阵喝彩声。我相信这样优秀的你,只需要再努力点,学业上也一定能让全班同学为你鼓掌!相信吗?”
         三、 用赞美的笔调去完美孩子的心灵
         班主任的寄语应该是一分为二的,既讲出优点,也要指出缺点。但老师在写寄语的过程当中应该尽量使用“希望、如果……”等这样之类委婉含蓄的话语。在给一位作业马虎、调皮,但对老师十分热情的孩子写寄语时,我说:“我很欣赏你的机敏和勇敢,更欣赏的是你那副热心肠。但偶尔表现出作业小马虎,可以改正这个小缺点吗?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好吗?我在期待中。”
老师就应该以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语言,用“心”书写每一份寄语,让寄语温暖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爱如春雨,润物无声
南京市天景山小学   杨海燕

        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其实,赏识就是一种最有效的表达爱的教育方式。殊不知,温暖的阳光比凛洌的寒风更容易使人脱去思想的“外套”。
        记得2002年我在一所农村完小当班主任。当时,班上有个女孩,父亲好吃懒做,酗酒赌博;妈妈在她出生没多久就走了。由于从小缺少家庭的关怀和温暖,小小年纪的她染上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前几任班主任多次对她进行教育,效果总是不够明显。我发现她虽然学习成绩很差,但作业本总是干干净净,字迹工整。那年寒假,我给她的评语这样写道:“当下雨天奶奶来接你,你宁可自己被淋湿,坚持把伞遮住奶奶瘦小的身躯时;当老师和你一起擦窗户手指划破,你紧张地流泪时,老师发现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如同金子一样在你身上闪闪发光,这是你身边很多同学所没有的。或许因为一时的疏忽,你未能把握住自已。每一个人的幸福是由自已创造的。相信你是前途无量的……”后来的一学期,这位同学改变了很多,不断进步。前不久,我收到她的一封信:“尊敬的杨老师,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像您那样关注我,因为您当年的赏识和鼓励,我找回了直正的自我。老师,是您为我的心灵拭去了尘埃,您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指向灯。我永远感激您……”
           平淡的一次鼓励,不经意的一句赏识,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它就像给“人生发动机”增加了动力;它就像火把一样,在学生心中燃起希望。为了这一希望,学生会不知不觉地挖掘自己的潜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