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
教育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0期 总第4419期 2012年04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0期  下一期
教育专题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2-04-17 10:14:18

     此次“教的智慧:从技术走向艺术——江苏省首届初中语文特色课堂展示研讨活动”中,来自省内外6所中学的语文教师进行了特色课堂展示,会后通过自我反思、经验交流,授课教师也有很多感悟和收获……
    

    

    

    

    

    

     追寻“不折之柳”,品味“梦境醇香”
     镇江实验学校 王 婧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这两句歌词中传递出的无尽生机和情韵,正犹如“语文教学是技术还是艺术”的问题那般让人深深思索。
     日前,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教的智慧:从技术走向艺术”暨首届语文特色课堂展示研讨会。本次研讨活动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严华银老师提出的关于“语文教学是技术还是艺术?”的问题。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上了一节题为《散步》的展示课,现在,再次回首思索的问题,我发现自己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散步》的教学过程中,解决“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个问题时我遇到了难题,本来预设的关于“整个世界”的理解是基于“亲情、责任、生命”三个关键词的理解,可学生在回答时竟然连“亲情、责任”的要素都很难真切地体会到,更别说上升到“生命”的高度了。一时间我心中那团“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探究”的火焰熊熊燃烧,于是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之后,我还是较多地将有关“生命”的理解灌输给了学生。完成任务后唏嘘喘息之际,看看孩子们懵懂的眼神我心中顿觉空落落的,我知道自己对这个环节的处理不够妥当。这处教学实际从某个角度诠释了我对语文教学“技术”和“艺术”判定的理解:某些教学难点的攻克不能照搬通用固有的方法,此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语文教学是“技术”还是“艺术”,一个重要的评定标准就是:技术是可以复制,艺术则不能复制。        
     技术一般可以物化、标准化、规范化。如果从这个角度说语文教学中课程标准中的具体标准和要求,语文学科常识的掌握和运用,语文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的设置更多的是技术。而艺术具有唯一性、独创性、个性化,那么就要求语文教学中的教师自身学养内功的展现,适情合境的教学机智,根据学情随机应变的难以复制的教学目标达成方法,这些就是艺术。技术最讲真、实、新;艺术最讲幻、善、美。带着这份理解回归课堂,如果给我一次重新教授的机会,我会顺着学生对“整个世界”的初步认识和理解,紧扣文本的语言让学生在语言品读的过程中自然达到认识的高度,而不强求学生掌握教师的预设,当然引领的功夫可在于教师的揣摩和运用了,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艺术之路上不断探索与追求。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那生机勃勃的不折之柳,那么我愿永远沉浸在语文教学的梦境中追寻醇酒的浓香。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谢 韵
     暖风摇动鹅黄的柳枝,在和煦的春日里我迎来了走上语文教学之路的第三年。从刚走上讲台的茫然,到现在的自信,从曾经的一篇课文的设计毫无头绪,到现在的稍有想法,我在每一个可以使自己成长的机遇中不断磨练。何其有幸!江苏省首届语文特色课堂展示活动能在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举办。何其有幸!我能够在这次活动中上一节展示课,得到专家以及诸多同仁的指导。
     当接到学校的通知,在这个大型的活动中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时,可以说内心十分惶恐,用选择的课题《相见欢》中的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心情,那就是“剪不断,理还乱”。经过反复地打磨,我终于站在了江苏省语文特色课堂展示活动的讲台上。伴随着些许紧张,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了《相见欢》的学习。这篇课文的设计我采用了本校的诵读欣赏课型模式。和同学们在一次次的诵读中,鉴赏李煜在这首词中的无限愁思,在诵读中品析了这首词的精妙之处。
     同时我还听了其他五位知名学校同仁执教的公开课。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评价方式以及不同的智慧生成等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辈们的精心构思,以及成熟的课堂驾驭,都值得借鉴和学习。活动中《全国优秀作文选》主编姚卫伟老师的精彩点评让我收获颇丰。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诗歌往往用含蓄的语言、丰富的意象来表达深刻的内涵,因此,诗歌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姚卫伟老师的点评对我日后的教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廓清了原先许多模糊不清的认识,解决了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课堂上需要改进之处。同时让我对课堂教学有效性、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等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次公开课不仅仅展示了我校的诵读欣赏课型模式,也让我发现了自身需要努力的地方。
     从苏立康﹑姚卫伟﹑严华银等专家的引领,到课堂上的展示,再到同仁间的互动,这次活动让我理解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真谛,给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认识到了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语文教学需要智慧,年青的我在语文教学的桃花源中徜徉,带着对语文教学的无限热情,努力将自己的语文教学完成由技术到艺术蜕变!
     把技术做好,才能达到艺术的境界
    

     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严云霞
     作为语文老师,一直都很纠结。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苏立康教授和严华银老师从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的角度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先从技术做起。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病句很多、语法知识缺乏、逻辑混乱?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连书信都不会写了?根本原因是很多孩子根本就不懂这些。
     长期以来,语文老师忽略了语文课堂的语文味。而实际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犹如皮与毛关系,工具是“皮”,人文是“毛”;“人文”是附着在语言“工具”之上的,离开了“工具”,根本谈不上“人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课堂上,师生更多地要从“工具”价值的角度,从“语”和“文”的角度,从“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角度,来研究文章,研究语言,研究理解和表达,以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语文教学有自己的标准、规范和程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些东西的达成,需要教学的技术或者说有技术的教学。实际上把技术做好了,才能达到艺术的境界。
     语文教师到底应该怎样教呢?一个学生并不理解的“麦客”一词,怎样才能让学生明白?简单粗暴的肯定或者否定,都会扼杀了孩子学语文的热情。语文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就是要在与学生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在纠正学生某些认识偏差和错误中达成对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螺旋式提升。课堂上教师要敢于发挥自己“教”的作用。这种“教”的作用体现在教学的组织和学生学习的指导上。当学生的几种不同的观点呈现出来,也就是学生将自己的初步的体会和困惑教给了老师和同学们,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智慧的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做的就是就这些不同,展开比较分析。严老师一再强调:教师课堂上的教学之“教”关键在于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向思维的纵深,攀登思维的高度。用追问的方式是把课堂引向纵深的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进行了这么多年的今天,语文老师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传统的语文教学。传统的读背观,传统的积累观,传统的私塾教育,传统的复式教育……它们始终强调的是学生“自主”“个体”的阅读和思考,强调在阅读全过程中学习者逐渐地领会和感受,从而有所领悟而豁然开朗。然而语文素养的形成,最重要应该的是潜移默化。做一个语文老师,她应该会阅读会写作,应该懂阅读和写作的规律,应该知道怎么教会学生阅读和写作……
     (下转9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