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教育,伤不起
班主任驿站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1期 总第4541期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1期  下一期
过度教育,伤不起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1-12-11 09:57:34

     最近,有新闻爆出5岁的孩子因为妈妈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天天“坐班”,导致小小年纪就被医院查出颈椎病。这不禁让笔者深思,在这个一边喊着减负,一边大肆择校的年代,家长们理所当然的时刻把孩子当作教育对象,不断地施以各种教育,使得当局者无一幸免于疲惫不堪的状态。那么这种追求过度教育的现象,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来听听我们奋斗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的看法吧!

     给孩子留一点空间 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 刘伟芬
     “因为学习成绩不太好,而让家长失望。从此他们就不太管我,那时候我可高兴了。以前我最怕考试,因为父母总是把我的实力估高了许多,使我有了很多压力。考试考得好时不说,但考得不好就会来责备我。如今我终于可以放心地去考试了,最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我狠心地在‘孩子,是要父母管教后才会成绩好’的后面打了一个大叉,又打上满天星似的小叉,并要让旁人知道:学习好,并非要逼迫。只要用学习‘天生的美’去吸引孩子,就可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自觉学习。提醒一下其他同学的家长,试着给孩子一点自由空间吧!”
     这是我们班的孩子在家长会时,对家长发出的心声,同时也给我们老师提了个醒:过度教育是危险的。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爱如此,教育更是如此。环顾我们的周围,经济发展至今,每个家庭都有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实力,开始一味的、不顾一切的、过度的关注着孩子的学习。家长们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把这股压力转向了学校、老师,曾几何时我们的老师成为了只向孩子要成绩的“帮凶”,“过度教育”正如洪水猛兽般袭向我们。
     一、游戏是孩子的
     在孩子的情感发展过程中,游戏极其重要。但现在的孩子除了学习,几乎都把空余时间交给了电视、电脑,好一点的就是课外书,大家都忽视了游戏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用童年的游戏帮助成长,让孩子形成领导能力、社交能力、恢复能力——甚至大脑及其回路的形成也跟游戏息息相关。“就孩子而言,他们需要这样的空间,不被打扰或呵护。要取消一切令人厌倦的噪音……给他们空间,让他们能够深刻地思考,发明自己的游戏,创造自己的娱乐。这就像是一张蹦床,让孩子自己学会如何应对。”
     二、错误是有益的
     每个教师都会告诉你,失败是成功之母,可以帮助孩子成长。然而现在教师们面对的整体环境是,父母会替孩子做很多原本是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原因是不想让孩子落在别人的后面。事实是适得其反,你能代替一时,但问题总会聚集在某一时刻爆发,此时受打击的不光是孩子,更是家长,还连带着被某些表象蒙蔽的老师。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学习中如此、生活中也是如此。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只有在面对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孩子才能真正成长,走向自己的成功。
     过度是危险的,失败是有成效的。你真的希望孩子成功吗?那就学会放手,让他们自个儿待着吧。当你松手了,他们才能飞得更高。

    

     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大丰市第二小学 季芸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快乐的歌声曾经伴随着多少人的快乐童年。然而观察现在的孩子,你会看到怎样的童年生活:“分数比一比,能力赛一赛,妈妈说快快快,你为什么偷着玩游戏……” 孩子们的业余时间已被名目繁多的学习班占满了:奥数、钢琴、书法……补习班、兴趣班、提高班占去了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孩子疲惫不堪,父母苦不堪言。这其实就是一种过度教育的表现。
     虽然过度教育的动机是好的,但他剥夺了孩子的时间自由和心灵自由,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孩子需要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应该让他自己看,自己听,自己想,自己玩,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让他自己去发展。他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他们的心灵需要自由驰骋。
     那么作为教育教学的领导者,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家长避免教育过度和教育不足呢?
     一、家校合力,加强沟通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学习场所,老师和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伙伴,应经常利用家长学校、家长沙龙、电话……等各种形式进行交流沟通,根据各年龄段孩子各自的特点,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切忌一概而论。老师或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学习过于疲劳、兴趣不浓等问题,应立即查找原因、进行分析,把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 
     二、兴趣引导,期望合理
     家长对于孩子的各类兴趣班应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让孩子成为自己实现梦想的替代品:“我小时候没学的东西一定要让孩子学”,更不能有“学钢琴就一定要成为钢琴家,学书法一定要成为书法家”的想法……期望过度就会带来过度教育。在为孩子选择学习内容时,要充分征求孩子的意见,以兴趣为主,以表扬促动,合理的期望或许会带来意外的惊喜。
     三、安排适当,寓学于乐
     课余时间的安排应有固定安排和自主安排,切不可排满所有时间,让孩子们失去自我安排的权利。给孩子一些时间、一点空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有许多的知识、能力乃至品质,就是在游戏、生活中获得的。
     凡事都有度,教育也是如此。只有把握好教育的度,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就一定会是快乐幸福的。家长、老师们,打开门,还孩子们自由的天空吧!

    

     过度教育要不得 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 金斌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越来越受到父母的重视。但很多父母亲把教育等同于“上重点、考名校、洋留学”,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几乎被训练成一架学习“机器”。一项研究表明,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使用5至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的人。在避免过度教育方面,家长和教师至少可以做出以下努力。
     一、保持良好心态,注意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家长的望子成龙、虚荣攀比、恨铁不成钢、失落补偿,教师的求全、师道尊严、报复、卸包袱等不健康心理,随时左右着教育者的言行与态度,极易导致过度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因此,要避免过度教育,保护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教育者首先应保证有健康的心理。为此,一方面教育者应注意提高自身修养,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绪,养成良好性格;另一方面还应在必要时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尽量轻装上阵。
     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师生关系
     青少年儿童虽然年龄小、阅历少,但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性的独立个体,也应受到尊重,也有自我发展的自由。教育者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兴趣、志向,就必须在民主的氛围中,与他们平等地交流和沟通,他们才有机会、才愿意敞开心扉,暴露自己的闪光点。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尊重青少年儿童,与他们建立民主宽容、平等对话的关系。
     三、尊重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树立终身学习观
     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适当方式,把握教育的内容、深度和广度。学海无涯,而人的精力有限,学生不可能在其学生时代掌握他所须的一切东西,很多知识只能等到以后边工作边学习。因此,超负荷或超阶段的教育不仅有损孩子的身体健康,更有损孩子的心理健康。
     四、给学生更大自由发展空间,树立快乐学习观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总体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学习质量也应得到相应改善。儿童天性好动,情感丰富,好奇心、求知欲强,兴趣广。教育如果能顺其天性,因势利导,就不仅不会有过度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还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家长和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不只解放学生的眼、耳、手,还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激发其好奇心,拓宽其兴趣,帮助指导其科学、健康、快乐地学习。
     其实,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育,就是让儿童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要解决教育过度的问题,惟一的办法正如陶行知所说的那样,解放儿童,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健康地成长。

    

     家长,请对过度教育说“NO” 镇江市中华路小学 赵玉琴
     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而且愿望迫切,因此,就出现了对孩子的过度关注,从而导致教育过度的现象。作为一名班主任,工作多年来,我深深感受到过度教育对孩子的危害之大,因此,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对过度教育说“NO”。 
     一、过度关爱只会让孩子失去责任心
     如今,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受到特殊照顾。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心中唯有自我,缺乏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自理能力差,难以适应社会。作为家长,应当把孩子视为家庭中普通的一员,对孩子的物质要求不应当满足的决不给予满足;应当满足的一般也不要马上满足,让孩子有所等待和忍耐。要告诉孩子,人生的追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目标也需要克服困难和努力争取才能得到。
     二、过度期待只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以《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而著称于世的老卡尔·威特曾断言“过度期待只会毁掉孩子的未来”,作为家长,要抱着顺其自然,适当引导为前提,孩子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引导他做什么,适当帮孩子制定阶段发展目标,这些目标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先天条件而定,不要一味地跟别人去比较。
     三、过度重视成绩只会让孩子失去更多的能力
     分数本是对孩子学习情况的一个检验,是老师、家长和孩子自己反馈信息的一种手段。而很多父母把对孩子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把对孩子的亲疏宠责都与考试分数挂钩,逼着孩子去为分数而学习,结果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身为父母,千万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与好奇心。绝对不能用考试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更不能让孩子有以此为荣辱的意识。”除了分数、品德修养、性情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四、过度束缚只会使孩子失去天性
     父母管孩子,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不管孩子则是父母的失职,这是常理。但要做到管之有方,管之得法,管之有度。父母管理孩子绝不是越严越好,越苛刻越好,要放与管相宜。正如幼苗需要自由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一样,否则,再好的苗子也不能吐露芬芳,再聪明的孩子也不能健康成长。
     总之,家长要创造宽松自主的环境氛围,要平等的理解他、尊重他,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使他能够快乐地成长,同时还要怀着一份平和适度的期望去看待孩子、欣赏孩子。

    

     后记:现实告诉我们,这种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和智力发展规律的过度教育的做法是追求教育功利心过度的表现。它不仅不能开发孩子的智力,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教育的过程不仅发生在学校,发生在形形色色的培训班,它应该时时刻刻存在于社会,存在于家庭,存在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每一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