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科技创新之花结素质教育硕果 绳随心动精彩有我
学校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1期 总第4541期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1期  下一期
绳随心动精彩有我
来源:海安县曲塘镇双楼小学 作者:姜勇 发布日期:2011-12-11 14:11:58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实学生课间活动内容,今年海安县曲塘镇双楼小学在校园里开展了一系列“绳随心动,精彩有我”花样跳绳特色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学校特色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1.特色创建,与时俱进。“体育活动”一直是学校的传统办学特色,近年来,学生的课余活动随着时代发展愈来愈丰富,再加上阳光体育的全面开展,传统的体育活动显得越来越单调。通过深思,我们觉得体育的内涵很丰富,要想全面发展很容易。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决定抓住某一点做深做透,做出特色,打响品牌,以点促面,走出特色创建新路子。在此基础上,校务会成员和全体老师经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调研,最终形成确立跳绳活动的共识。
     2.选择花样跳绳的可行性。跳绳运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不受年龄、场地、人数限制,器材简便,易于普及。其中,近些年来异军突起的花样跳绳,动作花样繁多,手脑结合,娱乐与观赏并重,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和艺术创造价值,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既能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增强师生间的友谊,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发展。同时采用形式多样化的跳绳,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健康心理的养成,更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开发课程、营造氛围
     1.开发课程,利于操作。跳绳虽说人人会跳,但要详细地说明跳法,开发更多的花样品种,让学生爱跳会跳,必须开发一套校本课程。学校为此成立了特色校本课程开发领导组,以体育教研组为核心力量,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边开发边实践,边开发边修改,目前已开发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校本课程。
     2.营造氛围,深入人心。为了营造积极的特色创建氛围,学校将校园操场西墙壁粉刷一新,作为特色展示墙。鲜红的标语——“绳随心动,精彩有我”引人注目;跳着长绳、短绳,做着各种花样的卡通充满童趣,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凸显办学特色,让跳绳变为学生的一种自觉锻炼行为。
     三、形式多样、活动正常
     学校多个渠道努力,为花样跳绳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一是抓好主阵地。学校将花样跳绳教学作为体育课教学内容之一,每节课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新动作的教学,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二是用好大课间。每天跑操结束之后,学校就进行跳绳特色练习,训练巩固体育课所学内容。学生间相互切磋,创编新动作,将跳绳引向深入。三是搭好展示台。为了推动特色创建的持久效应,及时表扬先进,督促后进,学校利用每周国旗下讲话时间安排上周体育老师推荐出的跳绳小能手进行全校展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们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四是开好教研会。学校特色创建领导组定期开展活动,商讨有关事项。特色教研组能组织体育教师学习特色创建的理论知识,交流教学心得,相互取长补短。
     四、众志成城,打造品牌
     1.面上普及,点上升华。为了检阅特色创建的阶段性成果,六一前夕,结合校园艺术节,学校举行了跳绳比赛,评选出各个单项的绳王,做到面上普及,点上升华。
     2.创造机会,展示特色。在“绳随心动、精彩有我”花样跳绳活动中,学校教师与学生全力以赴、克服一切困难,力争打造一流品牌。今年4月,县少先队基础建设评估工作检查,我校杨道兰老师执教的主题活动课《花样跳绳,我能行》受到好评。随后,在海安县教育局的指导和关心下,学校拍摄了《我们在阳光下成长》专题片送南通市参评并获奖。花样跳绳活动还被众多媒体关注,并进行了宣传报道。今年教师节,学校将花样跳绳作为主打节目,精心编排,认真训练,给全镇老师以耳目一新之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由于全校师生的众志成城,不懈努力,才让花样跳绳特色成为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并受到各级领导、家长、社区的好评。今后,双楼人将继续努力,再攀新高,让花样跳绳伴随学生成长,伴随学校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