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线路》课程教学 探寻语文课堂教学之美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法摭谈
10版:创新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88期 总第3885期 2010年03月0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88期  下一期
浅谈《电子线路》课程教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周建春 发布日期:2010-03-03 16:26:58

        《电子线路》是职业教育电子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电子线路涉及电路类型多,电路变化复杂,理论颇具抽象性,学生又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
一、 《电子线路》的教学现状存在不少问题
1. 《电子线路》教材体系落后,教材内容基本上与实际联系不紧,较少反映近年来电子工业高速发展带来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器件、新工艺。以分立元件电路分析为主、集成电路介绍为辅的课程体系,远不能适应目前电子设备中集成电路大量推广应用的客观现实。同时职业教育的教材理论水准定位偏高,很多教材可以说是大学教材的缩影,脱离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实际,未能突出技能的培训和应用,针对性和灵活性较差,不能体现职业技术教育重在实践能力培训的特色。
2. 职业学校的《电子线路》教学模式较为传统,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知识的系统性而轻专业需要和知识应用,且弹性较小,不利于分层次教学和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独立性差,知识应用能力差。同时很多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也有待改进。
3. 电子线路理论课教学中,讲授重点通常放在对电路组成原理的讲解上。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凭借教师的一张嘴、一副图来完成,并且通常花很长时间,这就导致学生根本没有兴趣。所以,必须要在保证完成教学过程中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在教学内容上要实现结构更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 要加强集成电路方面知识的学习,当然只有抓住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学习,做到分立电路为集成电路服务,才能从宏观上把握电子线路课程的改革方向,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会学习、能创新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2. 由于学生在半导体物理、集成制造工艺等诸方面还不具备理论基础,所以要精简集成芯片内部电路分析,突出集成电路外部特性和功能应用,这才能符合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际。
3.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比例协调、相互兼顾。近年来,数字微电子器件快速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在整个电子线路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得重要。而目前《电子线路》中的数字电路部分只是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电路,如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等,与实际不相符,这样更显得增加数字电路分析的迫切性。
三、 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
        任课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通过形式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便于他们更好地接受知识。
1. 探究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它相对于传统的知识授受教学而存在,在当今倡导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并逐渐渗透到职业技术教学的领域。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灌输,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
2. 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提倡学生多提问,以利于开动学生思维,激发其创造性,并能灵活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即能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条件对同一问题应有相应较优的解决问题方案,这样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3. 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思维的教学模式,也是尽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思维的教学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自然现象、社会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亲身经历一个研究发现的过程,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之,研究型教学是以研究解决问题为主线,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前提,开拓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教学模式。
4. 实验实训教学模式。即在课堂上由教师操作,并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以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实验教学方式。
四、 教学手段的改进
        生动有趣的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应该多一些直观,少一些推理;多一些应用,少一些理论;多具体而少抽象。根据《电子线路》教学内容特点,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制作课件为教学服务,可以让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调动所有感官来加深理解与记忆;运用丰富多样的FLASH动画以及JAVA仿真,可以生动表现具体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难表达的物理过程,使学生更易于理解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利用EWB、PROTEL等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对相关内容进行基础验证、模拟实验和电路设计,增强学生对电路的感性认识,掌握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电路参数的测试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