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都是歌——溧阳市燕山中学特色德育工作掠影
16版:学校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88期 总第3885期 2010年03月0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88期  下一期
一路走来都是歌——溧阳市燕山中学特色德育工作掠影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宋国庆 罗和平 李 想  发布日期:2010-03-03 17:07:22

         溧阳市燕山中学位于美丽的天目湖滨、濑水河畔。江南的水韵,使这个美丽的学校汇聚了更多的灵气。校园环境优雅,樟树成林,杨柳依依,芳草茵茵,景色宜人。从1995年建校起,短暂而漫长的15年里,风雨云烟铸就了她的辉煌。从这所美丽的学校,先后走出了10多位清华、北大学子。近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确立了德育的首要地位,并通过德育建设提升学校品位,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现采撷几朵学校德育特色之花,以飨读者。
一、小小电视台,拓展德育途径
        校园电视台是稀罕物,创建它可不容易。但罗和平校长语气坚决:“再怎么困难也要建成校园电视台,要让电视台真正参与学校管理,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在罗校长的积极倡导下,学校校园电视台如期建成了,其工作重点很明确,那就是宣传、引领、监督。
        燕山中学校园电视台很小,只有一名老师,外加每班一名的学生记者和两名学生主持,但这并不影响校园电视台良好作用的发挥。燕山中学的校园电视台根据学校育人的需要设置了许多栏目,如《校园新闻》《校园聚焦》《科普乐园》《华夏掠影》《师生风采》等,其中《校园聚焦》影响最大。
         画面一:有些学生早到校,校门紧闭,他们只能在校门口附近或闲聊或吃早饭或发愣;画面二:有些学生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画面三:某班自行车停放区打扫不到位;画面四:有的学生为了抄近路,任意践踏草坪。以上是某周校园电视台拍摄播出的四组画面,其中还穿插了小记者的采访。看到这些画面,同学们什么表情都有,而羞愧、自责等表情更是浓墨重彩地写在那些画面中违纪同学的脸上。节目播出后同学们早到校现象几乎没有了,绝大部分同学都自觉走斑马线了,自行车停放区变干净了,更没有人再去践踏草坪了……老师们都说电视台曝光效果超乎想像,一次曝光比我们十次教育都管用。罗和平校长自豪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花钱创建电视台,拓展了德育的途径和外延,值!”
        学校电视台不仅体现了监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电视台的宣传、引领、监督的作用提高了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水平,使学校的育人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二、暖暖爱心活动,丰富德育形式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罗和平校长认为:“德育工作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路人,是榜样。教师的爱岗、爱生很重要。惟如此,学生才能亲师、爱师、尊师。”为此学校邀请了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博士来校作了题为《追求人性的教育》的专题讲座。讲座中,李镇西博士用幽默诙谐、饱含深情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的德育思考、德育实践和德育管理。经典的话语让大家回味无穷,老师们都沉浸在了这充满爱心、充满真情、充满人性化的教育氛围中。通过听讲座,广大老师认识到要让学生亲师就必须努力做到心理上给学生一颗滚烫的心,学习上给学生一颗理解的心,犯错误时给学生一颗宽容的心,遇挫折时给学生一颗鼓励的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提升教育教学活动的道德化程度,加大自身道德情感的感召力度,才有可能成为完美的教师。
如果说老师拥有爱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那么让学生拥有爱心就是教育的重心。罗和平校长的话掷地有声:“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培养人才首先在‘育人’,育有爱心、懂感恩的人。”为此学校邀请了著名演讲家邹越老师来校作了《让生命充满爱》大型素质教育演讲。邹越老师富有激情、具有震撼力的语言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会场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祖国,我爱你”、“老师,我爱你”、“爸爸妈妈,我爱你”,这些发自学生肺腑的心声此起彼伏,使在场的许多人都潸然泪下。通过这次演讲活动,家长、老师和学生的心贴得更近了,学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理解了感恩,增强了回报意识。
        “大家要多阅读、多观察、多留意,多收集爱心教育方面的素材,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要让学生处在爱心教育的氛围中。”罗和平校长时常这样提醒教师。
         网络上一位打工爸爸在儿子生日时写给儿子的信感动了许多网友,学校德育处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教材,于是及时把相关材料下载、整理,以《打工爸爸来信成“催泪弹”》为题印发给班主任、语文老师及每位学生,对学生进行系列感恩教育活动:班主任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并要求在周记本上写一封给家长的信;语文老师批阅、指导、修改;学生誊抄修改后的信并通过邮局寄给父母;请学生转告家长收到孩子的信后要认真阅读并能给孩子写一封回信;语文老师向班主任推荐优秀的学生信件,班主任请学生推荐感人的家长回信;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学校组织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课。此次活动反响强烈,效果出奇得好。
就这样,暖暖的爱心活动在燕山中学的校园里不断地延续着,学校里逐渐升起一种充满爱心的氛围……
三、浓浓班会课,挖掘德育内涵
         在燕山中学,班会课已经颠覆了传统的班主任说教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把班会课打造成学生德育的良好平台和阵地。
        学校班会课除了收看校园电视台播出的节目,收看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电视讲座外,还有其它丰富的内容,如成功家长谈家教,优秀学生谈学法,每位同学都向学困生说一句鼓励的话或提一条建议,选读短小精美的文章进行励志教育等。当然更多的则是把班会归还给学生,由学生确定主题,自编自导自演节目:有小品、话剧、辩论会、模拟法庭等,班主任则是负责指导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燕山中学的班会课还有一种针对性很强的开展模式,就是通过节目的演出来阐述某一方面需要重视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远离网吧、珍爱生命、反对邪教等。如初三(9)班利用某一位学生家长在市公安局做刑警的机会,收集了许多和毒品有关的真实案例,自编自导了一个由于中学生不慎吸毒而给家庭带来巨大灾难的短剧,使同学们清醒地认识到毒品离中学生很近,必须拒毒品于千里之外。
        浓浓班会课,使德育内涵得以充分挖掘,避免了班主任一言堂式的枯燥无味的说教,学生也过了一把主播或主演瘾,在潜移默化中很轻松地把高尚的品格烙在了心里。罗和平校长认为:“要把德育做到学生的心坎上,班会课是一个可以施展的大舞台,一座学生动力的加油站。”
四、短短周例会,碰撞德育思想
         学校每周都要分年级举行班主任例会,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五上午第四节,短则20分钟,长也只不过40多分钟。会前班主任先要自主总结、反思一周工作,带着收获和思考参加例会。班主任例会的一般流程为:1.自由呈现亮点;2.坦诚交流问题;3.全面分析原因;4.明确改进措施;5.部署下周工作。每周班主任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得失,能把亮点最大化,能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同时班主任研讨时德育思想发生碰撞,很容易产生工作灵感,迸发出新的德育思路、德育方法,从而推动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赵丹华老师认为在和学生交往中千万不能居高临下,求全责备,一定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看学生”;杨志荣老师通过处理班级中的一起学生恶作剧,引发深深的思考,认为“班级无大事,事事皆不小”,有时要抓住契机,小题大做;沈德保老师认为家校联系本是他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好帮手,他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家校联系本的多种用途。这些班主任工作的“得”给其他班主任以很大的启发,于是也就有了德育生成。强伟宸老师在参加例会时灵感突至,认为学校要对宣传橱窗、墙壁、报廊进行重新规划布局,要让它们说话,成为德育载体,体现“德育无痕”原则,橱窗应更多的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如书法、美术、作文等。学校采纳了他的建议,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得到了最大满足,德育效果显著。
         对于班主任例会,罗和平校长坦言:“我看中的就是它的针对性、时效性、碰撞性。”话虽短,但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五、多彩艺术节,提升德育品味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计划》,学校每年都如期举行校园艺术节,艺术节各项活动开展的情况将纳入班级常规考核。
        校园艺术节有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上有老师的合唱、独唱,还有学生舞蹈队表演的精彩舞蹈等。整个艺术节期间各项活动异彩纷呈,几乎天天都有比赛,有大合唱比赛、独唱比赛、器乐比赛、摄影比赛、绘画比赛、书法比赛等。校园内到处都是歌声、笑声,整个校园成为一个欢乐的海洋。大合唱比赛每班必须全体参加,共演唱两首歌曲,一首为必唱歌曲——校歌《梦想放飞的地方》,另一首为自选歌曲,要求内容健康,主题鲜明,能够展现中学生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风采。各班为了荣誉,都精心准备、全心排练,充实并快乐着。初一(7)班班主任是一位新班主任,为了亲自指挥大合唱,主动向音乐老师请教,对着电脑一遍一遍的练习,班级获奖后,他脸上写满了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初一年级独唱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接受校园电视台小记者采访时说:“我的成绩不好,平时比较自卑,没有参加比赛前大家都看不起我,现在同学们都对我刮目相看,一下课就要我唱歌给他们听。我觉得自己在班级里有地位了,学习自信心也增强了。”初三虽是毕业班,但对艺术节的重视决不亚于非毕业班。毕业班的班主任认为通过艺术节的各项活动能够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能凝聚人心,帮助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懂得要尽最大努力为班争光。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