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热爱学生——建湖县草堰口小学班主任工作侧记
班主任驿站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8期 总第4609期 2013年04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8期  下一期
真正热爱学生——建湖县草堰口小学班主任工作侧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3-04-23 09:36:59

     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知识的累积,更需要教师的热爱和尊重。本期,我们请来了建湖县草堰口小学的校长和班主任们,来谈谈他们是如何真正热爱学生的。

     奋进中的草堰口小学校长 于达良
     建湖县草堰口小学创办于1910年,在南京中华财院的慷慨资助和各级政府的通力支持下,于2000年整体搬迁至新校址。校园面积26000㎡,建筑面积6021㎡,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51人,教职工5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8人,小学高级教师33人,大专以上学历36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学生“三率”指标均为100%。
     学校已走过百年的历程,各项工作不断登台阶、上水平。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热心指导下,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四配套”工程的到位,教学软、硬件的充实完善,为实施“阳光体育”提供了物质保证。电脑房的使用、校园网的开通,资源共享目标的实现,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的配置,对开启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动手、动脑及实践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亮点逐步凸显,在全县的位次逐步前移。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示范基地”“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盐城市安全文明校园”“盐城市百佳校园”,盐城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盐城市“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盐城市“平安校园”,盐城市“绿色学校”,体育竞赛跻身县甲级队行列,乒乓球代表队名列全县第二名。教师素质普遍提高,受到国家、省、市、县表彰的有40多人次,先后涌现出3名水乡教坛新秀,3名县学科带头人,4名市、县教学能手。最近几年我校就有20多名老师在县赛课中获奖。学校有3个省、市、县列项课题,在国家、省、市刊物上发表和参评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五百余篇,参加省、市历届科技创新大赛硕果累累,共有500多名学生的书法、绘画、手工制作、作文参赛获奖或发表于省、市级报刊,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强化规范管理。首先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宣传《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实施规范管理方案,修订完善了《教职工岗位工作考核细则》《师生奖励条例》等条例,成立了校执行规范督导组,督导师生的规范执行情况。开足、开全所有课程,活动课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季节情况,实行每月一更换,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实行静校制度,确保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总量不超过6小时,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注重校园文化管理,做到了净化、绿化、美化、人文化的要求,对师生进行安全、法律法规等系列教育,多次在盐城电视台、建湖电视台、省科技网、省市报刊上作为正面典型进行了报道,受到社会、各级领导及家长的好评。
     时代在发展,要求将更高。坚持规范管理的草堰口小学全体师生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强化特色建设,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大力关心和社会的支持下,在草小人的创新创业中,草堰口小学一定能成为204国道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给学生多一点赏识 许加扣
     曾几何时,我们的班主任总为班级里几个所谓的差生而发愁,他们总是抱怨:“这道题讲了多少遍,你为什么总是记不住?”“让你不和他打架,你为什么还和他打架?”“作业为什么总是不能按时独立完成?”听着班主任老师的训斥,学生总是毕恭毕敬、唯唯诺诺。一阵暴风骤雨的训诫过后,学生依然江山不改,涛声依旧。
     其实,我们应该赏识我们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赏识孩子,鼓励孩子,是师生感情的催化剂,是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之所在。
     我们要有善于表扬的心态,要舍得夸孩子。有时候需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优点加以表扬、加以鼓励,让孩子从我们这里得到一种信心,得到一种被关爱、被肯定的感觉。这样,他的责任感自然就会被唤发出来,他们就会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从而在不断的成功中找回自信。
     多一点鼓励,少一些训斥。让学生看到我们期待的眼神,让学生听到我们激励的话语。这种期待和激励就会像一盏导航灯,为学生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成长留下的回忆 唐为峰
     师范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基层小学任教。15年的教学旅程,让我从一个健康的小伙子成长为健壮的青年,从一棵稚嫩的小苗渐渐地成长为一棵大树。我崇尚“平等对话、沟通合作、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理念;主张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重在培养兴趣、发掘潜能、唤醒体验、彰显个性、养成习惯;追求“清”“实”“活”的教学风格。
     近年来,经我辅导的学生书法、作文、科技作品多人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奖,我撰写的论文曾获得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二等奖,我主持了盐城市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课题——《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2007年和2010年我被县政府和市县教育局授予小学语文“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如今我的成长经历有幸被置放于学校的一角,供其他教师借鉴学习,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我的内心便不再孤独,也坚信前行的路将更加光明。

    

     做学生喜欢的美术老师 仓其山
     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容易。我问学生:“你喜欢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的标准很统一,诸如尊重、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
     作为教师要时时处处将“尊重理解”四个字放在首位,为学生着想,关心、热爱学生,才能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用真心换得真情。作为美术老师,在我的课堂上,没有好学生和差学生之分。只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细心完成作业的就是好学生。在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中,我始终秉承着这一原则,课堂上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相同的关注,不让某些学生产生“我被冷落”“老师不喜欢我”的感觉。在学习上,我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画作无所谓好与坏,只要认真去画,能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就是优秀的。面对学生,我承认他们有智力水平的差异,但没有好坏之分,他们的人格是平等的。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更应该正视这个现实,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我想,给成功的学生以尊重,是对学生的赞美、支持;给所谓的学困生以尊重,是对学生的安慰、鼓励。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和他们和睦相处,才能使学生在健康发展中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幸福与快乐。记得在一次《诗配画》课堂上,有位同学为《咏鹅》配了画,画面上的鹅都是四条腿的。我大声地惊呼:好可爱!他很高兴,和我谈了谈他的创作理念,虽然看似违背常理,但却充满了童真和童趣。我在赞扬的前提下,教会他们要尊重客观现实,使他们乐于学习美术。他们喜欢我,我更爱他们,这样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信赖我,我也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创造欲。
     总之,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被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今后我还要不断进取,积极努力,争取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美术教师。

    

     让爱之花在班级里绽放 仉冬萍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每一位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都会有深刻的体会,因为摸索过、探求过、失败过、成功过。我,也是班主任中的一员,对此感受很深刻。班级管理千头万绪,学生思想瞬息万变。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个性张扬,见多识广、思维灵活,考验着每一个班主任的能力。
     作为班主任的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全面地了解学生,多听听学生的心声,用个人魅力吸引学生,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工作中我时刻以一颗慈母般的心关爱着每一个学生;始终以期待的目光关注着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学习成绩差而忽视学生。既为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感到高兴,也能谅解学生学习中的失误,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到我既是他们学习上的好帮手,又是生活中的知心朋友。让爱之花在班级里绽放,让学生在一片芬芳中成长!

    

     德育教育随笔陈必君
     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深知要真正做好德育工作,难度很大。德育工作难,难在其长期性和隐性,难在其能否真的让孩子们入脑、入心并铭记终生。
     德育应与学校的整体工作有机融合,在各个管理层面体现并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细节,即从微小处着眼、着手、着力,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并生效。德育教育要以情动人,以理感人。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必须使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特别要注重孩子们的主动参与和真实感受,使孩子们从感情的变化引发行为习惯的转化,收到让孩子们终生难忘的效果。
     德育工作者要成为孩子们人生追求的引领者,实践体验的组织者,健康成长的服务者,良好成长氛围的营造者,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