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推动我省小学质量的全面升级
实践探究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8期 总第4717期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8期  下一期
以信息化推动我省小学质量的全面升级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3-11-26 16:48:42

       (上接第9版)级学生学业合格率高于全国常模11~18个百分点,2012年我们江苏省是99%的合格率,全国平均是88%;数学我们是99%,全国是81%,高了11~18个百分点。再看我们三年级学生的优秀率,2012年我们江苏是55%,全国常模只有13%,我们是全国常模优秀率的4.2倍,数学的优秀率68%,全国常模优秀率是14%,我们是全国的4.9倍。可以这样说,江苏的小学教育质量是领先全国的,走在全国的最前面。所以温总理在两年前召开座谈会的时候,他曾经说:“全国教育看江苏。”当然我们谈成绩也不能自满,成绩是有的,但是差距还是蛮大的。
       全面持续地提高我省小学教育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以信息化打造小学质量的升级版——使教得更民主,育得更有效,学得更有趣,习得更快乐,管得更人文,理得更科学,切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小学教育。这是我讲的三点最基本的想法。
       这次我们江苏小学论坛是第三届。第一届我们是在苏州举行,大家参观了苏州实验小学,这个学校成立于1905年,当时我们确定了一个题目,叫“改革创新促进小学特色发展——从校校都合格到校校有特色”。去年,我们在泰州召开了第二届论坛,主题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小学特色建设”,我们专门参观了大浦小学,这是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就读的小学,这是他上课的教学楼。楼前的一幅标语是什么?“今天是红领巾,明天当红旗手。”你看大浦小学是这样教育学生的,所以培养出胡锦涛总书记等等一大批杰出的人才,非常了不起。之前大浦小学校庆的时候,总书记为他们写了一封很长的信。今天,我们在天宁区召开第三次论坛,主题是“小学数字化学习”,大家将参观考察天宁区4所小学,观摩5个学科的8节课,着重研讨“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小学教育创新”相关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天宁区数字化学习分享交流活动在局小教育集团华润小学举行”,这是我前天晚上在网上搜索“天宁区到底怎么做的”时,发现他们10月20日发的一则消息,当时点击了272人次,我是273个点击这条消息的。这个消息说:活动伊始,大家的注意力就被大屏幕上各个学校的“E学习”数字故事短片所吸引了。局小以数学“数形结合课型”专题及美术“绘画·设计”创意课型的情景再现,生动有趣地展现了数字化学习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兰陵小学的“微作文”课让师生在E学习中共同成长;丽华二小环境、老师的改变带来了一场E学习的旋风;博小微学院的设计让学生在家也能听老师上课;北环路小学从学、思、行、撷四方面讲述了他们在E学习方面的所思所得;北郊小学的“imath之旅”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学习。精彩的视频让与会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赞叹不已,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各个学校都已经在数字化学习的道路上摸索出了极具特色的方法。
       这是一篇新闻稿,有一位校长的讲话,叫“实践分享,智慧参与”,由“两个女孩的天文梦”引入,具体介绍了依托“解放研究院”的建设,不断设计丰富的课程来适应未来的到来,网络给孩子们打开了学习的另一片天地。博爱教育集团副校长金伟平,从时时处处能学习、环境文化可“对话”、学生机房能“走动”、学生活动更丰富、服务管理更有效这五个方面分享了博小发生的改变,重点讲述了博小微学院的建设与应用。北郊小学校长徐青,介绍了北郊小学由“imath之旅”逐步探索演变到i(爱)课程系列的过程以及项目特点。最后是李伟平校长,他通过聚焦“数字化学习方式”,以“资源的有效运用”为抓手展开的教学研究,明确价值追求:不为技术而技术,内容与策略的选择,尽可能体现技术的不可替代性。重点介绍了课内外结合,课程创生的儿童“云彩”数字创意课程中心,最后提出了“思维发展、情感需求、生命关怀”等三方面的研究困惑,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我读了这一篇报道,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就想到了今天要讲的这个题目。其实这就是信息化,这就是数字化。以前搞一个工作,从底下报材料,让有关部门准备,要很长的时间。现在不需要了,这其实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是非常高效的。
       教育家、哲学家莫兰说过这样的话:“复杂的统一体,如同人类和社会都是多维度的,确切地认识应该看到多维度的信息和把他获取的资讯都置入这个框架”,现在我们就按照莫兰的这种思考,这个框架是什么,就是“教育信息化”。
       我省前一阶段的小学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我省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小学的生机比达到8:1,73.4%的小学建成校园网,苏南许多学校实现“班班通”,省市还加强了平台建设和资源建设。
       二、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逐步提高
       全省中小学99%以上的教师能够运用网络检索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我省教师在全国多媒体教学大赛、信息技术创新大赛等全国性竞赛中位居全国前列。
       三、我省小学信息技术的应用进入了新阶段
       省教育厅于去年10月正式启动了全省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工作。其中幼儿园20所,小学45所,初中36所,高中23所。实践下来,成效明显,就拿天宁区来说,每一所学校都推进改革,常州市全市推进数字化改革,所以我们考虑数字化学校在总结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扩大,到2014年要推广1000所学校,到2015年,所有的小学都要普及,要用这样的时间进程表来推进它。天宁区有很好的条件,以后就要成为全省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基地,全省试点小学的校长都到这里来学习培训,带动全省数字化工作推向深入。
       全省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工作开局良好。各试点学校健全了组织,明确了试点项目,落实了班级和人员,开始了积极地探索。各试点学校所在的市县区教育局积极组织人员管理、指导试点学校工作。常州、镇江等市以省级试点学校为基础,在全市范围内又发展了一批市级数字化试点学校。省市试点学校一起开展活动,资源共享,经验共享。
       天宁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数字化学习工作的推进,全区所有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数字化学习问题。区教育局专门就基础设施、实验学科、教学方式、平台选择、资源利用、终端选择等诸多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对校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南京、扬州、镇江、常州、徐州等市多次组织公开课和现场交流会,试点学校的老师尝试了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一对一学习,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基于微课程资源的翻转课堂学习等教学方式的探索,为建立新型课堂模式积累了经验。
       四、建成了江苏E学习平台
       江苏E学习平台已经正式开通运行,面向全省基础教育学校师生,形成了基于云服务的个性化学习管理中心、课程资源中心、学习支持中心、学习评价中心。
       “三通两平台”建设取得可喜进展。“宽带网络校校通”依托各类项目进展顺利。“优质资源班班通”,通过“专递课堂”“名校课堂”“名师课堂”等三个课堂的建设和运用。“网络空间人人通”是在网络时代下对学生学习、老师教学以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新模式的创新与探索。据统计,目前全省已建成超过30万个各级各类网络学习空间。“江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运行。“江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江苏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
       五、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每一个学科专家组组织本学科试点学校,成立学科联盟,集中研究课程改革的方向,要求与信息化带来的环境、机遇、研究三者的对接融合和创新,给每一个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小学语文组、综合实践组已经组织了全省试点学校的活动。每个组都梳理出了本学科改革的路线图。
       但是一年来,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不高;三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宽带入网率不高,同时也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四是不少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要求;五是统筹管理比较薄弱,重复建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比较突出,共建共享良好机制尚未形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规划纲要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独列为一章,进行专门阐述。刘延东同志也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改革教育理念的深刻革命,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曹卫星副省长在全省信息化会议上指出:推进教育信息化要深化两点基本认识,第一,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第二,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我们怎样看教育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要求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小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十分重要的时期,打好这一时期的基础,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增强国家软实力意义重大;现阶段小学教育的重点任务——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离不开信息技术。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同时,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快速弥补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资源和学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
       江苏小学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坚持育人为本,以应用为导向,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完成小学信息化建设的任务,我们要着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以教育信息化打造小学教师教学的升级版,使教得更民主,育得更有效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在现实中创造未来。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育的使命是什么?教育就是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教师的有效教学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教”的本意就是手持棍棒对着孩子,其本质就是外施内效,由外向内。“育”的本意就是妇女生育孩子,其本质就是孕育、养育、由内向外。教追求的是结果,强调了共性的多,强调共性的多,促使我们要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学业标准,统一的质量要求;育追求的是过程,强调了个性的多,促使我们关注课本以外、课程以外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因此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就有两种价值取向,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种叫素质教育,一种叫应试教育。其实素质教育也不是完美无缺,也不是说应试教育就是万恶不赦。它们是在教育过程当中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共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相互协调的过程。这对教育过程当中的“教”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得更民主。
       “教得更民主”包涵三层涵义: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育得更有效”有如下的实施途径:指“育”得有效果,对教学活动的结果、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指更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指更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即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质量要达到两个满足,一是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二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时间。”这三点和我们的小学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小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教室里一半是女生,小学教师90%是女教师,学生的课后时间就是这里指出的“闲暇时间”。
       日本有个学者叫佐藤学,他写了一本书《静悄悄地革命》,他分析了当前教育正面临三大变化:课程由按部就班的“阶段型”向以探索为中心的“登山型”转变;课堂以同步教学相协同学习转变;教师由“教”的专家向“学”的专家转变。
       刘延东同志也指出:“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迫切要求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她还指出:“信息技术突破了学习围墙,扩展了学习的手段与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有助于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

       我们现在回到一个原点性质的问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信息技术下,同样要面临这样的问题,“我是谁?”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门捷列夫曾说:“教师就是上帝见到你都要脱帽行礼的人”,这也是“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为了谁?”我们一直要求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其实我们应该思考再深入一些,首先要办让学生满意的教育,特别是小学阶段,应该着力打造培养人的教育,要“构造一方池塘,滋润学生自然成长;点燃一束火焰,促进学生自己成长;敲打一块碎石,推动学生自由成长;推开一扇大门,实现学生自觉成长”,由此我们更应该明确,我们为了谁的主体应该是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