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学校网上结对促进均衡发展 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迎来书法大家 洪泽县实验中学举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 靖江外国语学校续写《雷锋日记》传承雷锋精神 图片新闻 教育,如何走出“缄默”的困境?
精彩导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4期 总第4782期 2014年03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4期  下一期
教育,如何走出“缄默”的困境?
来源:凌宗伟 作者:凌宗伟 发布日期:2014-03-21 09:59:31

  最近总是会看到一些“雷人”的报道——
  报道一:学校给六位课后打篮球的孩子进行了纪律处分;
  报道二:学校专门制定了《女生行为守则》;
  报道三:学校分设了男女生食堂;
  报道四:学校将及格分数提高到90分以上……
  令人费解的是,面对上述情境,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居然选择了“缄默”。原因何在?通过一些教育阅读,我们或许能够明白问题所在。
  在《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一书中,当代教育哲学家弗莱雷告诉我们,专制教育的特征就是将人“物化”了。在此状态下,因为“缄默文化”,教师会不自觉地屈从于应试教育的种种举措。正因为学校、社会早已将应试教育视为教育的常态与常识了,我们的家长和教师才会默认当下日益猖獗的应试教育氛围,甚至助其滋长。
  我们总以为只有在学校中才会产生专制教育,因而很少在家庭中寻找原因,弗莱雷则认为专制型家庭塑造出了专制型人格的孩子,以至孩子逐渐接受权威的控制并想控制他人。面对弗莱雷这样的论断,首先要反思的是家庭教育:“那些专制型父母在打骂并约束子女时,他们会说‘我这样做只是因为我爱你们’。”这其实就是在隐性干涉孩子的行为认知。
  其实这种“爱”的压迫在学校教育中更为普遍,许多教师同仁总是习惯于高举“爱的旗帜”,使得对孩子的“压迫”成为理直气壮,最终让孩子走进“缄默文化”——因为“爱”,你们不得反抗。我们的悲哀就在于,我们高举的所谓“爱”,更多的是一种私爱,将子女当成自己的私产,将学生当做自己产物的私爱,很少去考虑人间大爱、人性之爱。
  如果从作用与反作用的角度来思考“缄默文化”,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老人跌倒无人敢扶,有人落水无人施救的尴尬局面,这不就是因为“缄默文化”造成的么?
  如今的教育为什么不敢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言,为什么不重视教学活动中的对话与生成,主要还是受专制型人格的影响。有些教师更担心一旦放开将无法控制,因为这些教师在孩子面前就是以权威面貌出现的,害怕动摇了自己的身份地位。虽然我们偶尔也会搞一些种类繁多的学校活动,但这些活动多是所谓“奉旨行动”,是某种规定绩效的衍生,所以这些活动总会在表演中走过场。
  教育,如何走出“缄默文化”的困境?弗莱雷的主张之一就是教会学生阅读,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认识水平。要想使学生成为一个阅读者,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阅读者,问题在于一些教师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拒绝阅读,久而久之他们就在重复性的劳动中变得迟缓和愚钝了,成天忙忙碌碌、穷于应付,最终弄得神神叨叨,迷失了自我。如果我们想改变这样的窘境,唯有重视阅读,通过阅读理解教育,认识社会、重拾自我,进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涵养生命,形成应有的意识水平。
  一些教师为什么不适应对话式教学,更多的是他们对学生的“不放心”,这种不放心多是源自内心的恐惧和无知,害怕学生过早地跨越教育区间,快速地自我觉悟与觉醒。一旦教师能够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学生的质疑,用民主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对话式教学,也许走出“缄默文化”就指日可待了。需要强调的是,要让教育走出“缄默文化”的境地,其责任不仅是学校的,更多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当中行政与领导层观念的改变又显得尤为重要。
  
  凌宗伟,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校长,《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十大读书推动人物”之一。民国教育家刘百川研究者。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倡导者,践行者。近年来在各类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两百多篇。有《语文教师的使命》《校长之道和人格修炼》《健康教育》《成长的烦恼》等专著与编著。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