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教育 共筑中国梦
教师节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2期 总第4892期 2014年09月0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2期  下一期
青春献教育 共筑中国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4-09-03 08:57:59

       教师,一份普通的职业,但是它却赋予我们太多太多……每个人的成长之路,必有教师的辛勤陪伴;社会的每一点进步,必有教师的无私奉献。教师不是雕塑家,但是他们甘作人梯,呕心沥血地献身教育,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智慧的年华,雕刻出一批又一批世界上最珍贵、最美丽的“艺术品”。金秋时节,这是一个感恩的季节,更是一个属于教师的季节。今天,让我们怀揣一颗感恩之心,走近几位优秀教师,一起去品味他们执教生涯中的酸甜苦辣。

       一曲京剧颂中华满腔真情献教育海门市余东小学李鹏山老师的京剧教育实践之路  曹建松
      

       他用充满魅力的京剧,滋养儿童性灵;他用博大精深的国粹,弘扬民族文化。李鹏山,原是南通京剧院的一名京剧演员。6年前,他与小学教育结缘,全身心投入到京剧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中。
       京剧进校园,国粹传少年
       京剧是一种流行于全国的戏曲剧种,表演上唱、念、做、打并重。京剧结合虚拟性程式动作,丰富细致,节奏感强,技术要求高;角色行当,分工细密,生旦净丑,武流筋斗,表演各有特点。学京剧,要想达到专业水平,教学上只有做实“严谨”。
       刚开始,余东小学少儿京剧团里的孩子们连最基本的站姿都成问题,李鹏山老师并没有因此对孩子们失去信心,而是从一招一式教起,从一字一句的吐词下手。每次练功,李老师都对学生们十分严格,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是唱词里的一个字都要反复训练。
       6年来,他教学风雨无阻,电动车因此损坏更换了3辆;6年中,为了让孩子们圆一个京剧梦,他省吃俭用,自掏腰包购买化妆品、服装、道具等;6年里,他几乎未曾有过假期,一到节假日他就带着孩子们练功、表演,或拜访名师、票友,却不谈任何报酬;6年间,每次演出,他既当化妆师又做服装师,还兼职保姆,负责孩子食宿……
       渐渐地,孩子的眼神变灵动了,出操时与别的孩子站在一起,京剧团的男孩子们个个气宇轩昂,英俊挺拔;女孩子则个个亭亭玉立、气质高雅。孩子们在参加社团的过程中,滋养了心灵,舒展了筋骨。就这样,他们渐渐走进了京剧的世界,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经历了独特的成长历程,呈现出了别样的精彩。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李老师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引领着一群农村娃,徜徉于京剧世界,并带领这群孩子走出南通,走出江苏,走向全国。他带领的京剧团表演的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参加南通电视台首届春晚选拔赛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我们都是国粹传承人》参加海门市首届戏曲演唱大赛获最佳表演奖;京剧《打虎上山》参加2013年南通市首届少儿春晚并获“观众最喜爱的节目”;2012年11月30日,学校首届京剧节拉开帷幕……
       在李老师的带领下,一个个京剧新星冉冉升起。“猛听得金鼓响号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在悠扬激越的锣鼓声中,身穿“战袍”,手舞银枪的“穆桂英”登台亮相。她名叫陈王月,是余东小学五年级学生,11岁的她,在京剧舞台演出有近3年的历史:在海门市文化广场的“七彩之夏”,留下轻盈灵动的舞姿;在南通市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留下英姿飒爽的身影;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留下铿锵有力的嗓音……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她咬紧牙关、持之以恒的付出。她几乎利用每天全部的业余时间去练嗓音、练手势、练眼神、练步法……一点一滴,李老师都看在眼里。
       像这样的孩子在京剧团里有很多,阳光率真的曹斯炜、人小鬼大的马喻辉、沉着稳重的曹安妮、埋头苦学的任宽等。他们凭着对京剧的满腔热情,在李老师的严格训练中,寻找着快乐,追寻着梦想。2013年9月,在江苏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上,当孩子们一起捧回金奖的奖杯时,李老师和孩子们都激动地落泪了。
       李老师一直在京剧教育的路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6年时光,虽然和其他优秀教师的几十载教育生涯相比微不足道,但怀揣着美丽京剧梦的李鹏山老师,却用实际行动点燃了孩子们的京剧梦,传承了国粹风采,彰显了教育真谛。让我们祝愿他和京剧团的孩子们勇往直前,再创佳绩。

       漫漫育人路殷殷师者心记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胡彧老师  蒋道君
      

       胡彧,1990年参加工作,小学语文教师。从教以来,她先后被评为“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栖霞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栖霞区优秀青年教师”“栖霞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工作期间,她承担了南京市电教馆小学语文优质公开课录制,该影像公开发行;数次为栖霞区电视台教育专题片进行配音;在省、市、区级开设公开课和讲座三十余次;发表语文学科论文及教育教学随笔十多篇。
       她勤于思考,致力于教科研
       为了让学生喜欢汉字、亲近汉字、热爱汉字,胡老师对高效识字、写字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以“趣”引路,有“理”可依,落“实”到位的教学主张。她认为必须做到:寓教于乐,识之有“趣”;遵循规律,识之有“理”;分类就简,高效落“实”。她的研究使学生在更大的识字乐园里翱翔,在语文识字、写字这个广阔的世界里有了更多、更新奇的发现。
       为了不让课堂40分钟按部就班地进行,胡老师对朗读进行了潜心研究,她认为应该设计精当的问题来适时地引导学生充分地读,美美地读,在读中悟,以读带讲,以读带问,以读言表,以读传情。为了让课题研究更有生命力,她提出了八条可操作性的有效方案:一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读;二是让学生在示范引领下读;三是让学生在进入意境中读;四是让学生在明白逻辑结构中读;五是让学生在感受词意的丰富性中读;六是让学生在走进人物角色中读;七是让学生在鼓励中读;八是让学生在评价中读。
       她勇于实践,投身于课堂
       二十多年来,胡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她倾心教育,为人师表。她用诚心和爱心,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她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想法,发现他们的优点、爱好及特长;她全面了解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科学工作方法;对于问题学生,她施以慈母般的爱心,走进学生的世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她用爱心铸就年华,在她的眼里,每位学生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美丽花朵。“做最好的自己”是她对学生们说的最多的话语。
       胡老师精心施教,形成特色。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她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坚持营造轻松、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坚持向每一节课要质量。她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落实课程标准,她既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关注学生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的培养,努力让学生能够写得一手好字,说得一口好话,写得一手好文章,养得一身好习惯。
       她无私奉献,悉心于培养
       胡老师以自己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奉献于教育事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良好的威信和形象。在教师帮带和学生辅导方面,她特别注重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精心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小学生学科知识竞赛和综合能力大赛,成绩卓然。另一方面,作为负责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管理人员,她想方设法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悉心指导。在培养和帮带活动中,她认真履行责任,率先示范,和青年教师一起成长,以自身的人格和智慧开启了一扇又一扇年轻教师的心灵之窗,成为青年教师心目中亲密的伙伴和值得学习的榜样。
       行走在语文教学的康庄大道上,胡彧是如歌的行者。她希望自己是安妮·沙利文,在海伦·凯勒伸出的手中画出宇宙的奥秘;希望自己是伊索,是安徒生,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揭示真理、启迪心灵;她希望自己成为学生心中永远最爱的天使。

       最平凡的感动如东县实验小学杨蓉老师的教育之旅  如东县实验小学王国斌蔡娟
      

       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崇敬来自坚守。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热血澎湃的宣言,有的只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踏实与勤勉,有的只是对教师职业的执著和守望。他们是一线耕耘者,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用高尚的师德诠释着敬业与奉献的力量,在教育实践的旅程中走得坚定而执着,杨蓉就是这样的践行者。
       2014年2月20日,学校的QQ群上的一张照片成了热点:画面中的杨蓉正坐在桌前专注地批改作业,而她的左腿被绑得笔直,平放在椅子上。一时间杨蓉的电话铃声不断,同事们纷纷询问伤情。原来她在上班途中骑车摔伤了膝盖部位的半月板,必须静养,保持膝盖部位不弯曲才能尽快恢复,可她只休息了一周就来上班了。为了在校内减少走动,嗓子不好的她竟然不怎么喝水,还主动和搭班老师要求每天中午都让她在教室里管理午休。
       了解情况后,有的教师劝她:“伤筋动骨一百天,你怎么不多休息些日子呢?”可她却说:“上个星期腿太疼了才没来上班,现在已经好多了,只要把腿绑直就不碍事了!再说我请假时,其他老师帮我又是上课,又是改作业,我已经十分感激了。我知道大家的工作都很忙,怎么能再添麻烦呢?”朴素的话语,默默的行动,让大家都读懂了她:别无他求,只求无愧于心!
       杨蓉总是这样尽心尽力,对待年轻同事更是关心备至。同组刚参加工作的蔡老师在准备她的第一堂校级教研课时一筹莫展,是杨蓉的一句“不要着急,磨课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安抚了她烦乱的心绪;是杨蓉帮忙约来其他老师,听她试教,帮助她反复推敲;是杨蓉叮嘱她路上小心,回去后要趁热打铁;还是杨蓉在蔡老师道谢时,告诉她要多感谢同组的其他老师。
       和杨蓉搭班的王老师不止一次地感叹:“和杨老师搭班,我的班主任工作减轻了一半。”原来杨蓉每天早早就到班,一有空就在班上协助管理班级。作为一个非班主任,这样做一次容易,难能可贵的是一直如此。她给了年轻老师很多关怀和帮助,而在别人道谢时,她总是说:“谢我什么,我没帮到多少忙,你应该好好感谢其他人。”这样平实的话语深深地感动着每一颗年轻的心:不仅要做一名优秀教师,更要做像杨老师一样谦逊的人。
       留心观察的老师都会发现:很多个中午,杨蓉会一个人在教室里专注地忙碌着,她站在课桌旁弯腰批改学生语文书生字表下抄的组词,对的微笑着打个勾,错的一一改正,一本又一本,每位学生的语文书都打开着平放在桌上。大家都由衷慨叹:“杨老师,你真是认真,和你相比,我们很惭愧!”杨蓉却说:“我哪里认真,只是有时间就顺带看看孩子们书上的词语。”这些细致的做法真正地诠释了“责任心”的深刻内涵,给大家树立了好榜样。
       踏实、勤勉、谦逊、淡然的杨蓉,一次又一次地带给我们最平凡却又最真实的感动。她就像一片在大树上找到了自己位置的美丽叶子,用自己的方式为教育的大树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