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师大慰问考察时,表示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一时间,课本中传统文化的去留问题受到了广大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引起了文化教育界的深思。是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还是删除古诗词,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成为公众争议的焦点。在小学课本里,该以怎样的形式呈现传统文学经典?我们来听听以下几位老师的看法。
中国教材要更具“中国味”
扬州市宦桥小学 曹小卫
在微信、微博等“快餐文化”流行的今天,学生知周杰伦、周笔畅,不知屈原、孟子;会打字却写不好中国方块字;说着流利的英语却读不懂《沁园春》《满江红》的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日本小学将书法作为必修课……一度让国人汗颜。对传统经典文化逐渐弱化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从教材入手,让中国教材尤其是语文教材更具有浓郁的“中国味”,致力于“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们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语文教材的编写既要突出语文听说读写的工具性地位,也要兼顾文学的陶冶、文化的熏染和思想价值观等的引导功能。要为学生的成长、文化的传承、民族的进步服务,经典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学生发展的规律出发,教材在选编上应呈现出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的脉络体系。如低年级开始循序安排诵读《三字经》、儒家经典和古诗词,中高年级开始循序安排《燕子》《珍珠鸟》等名家名篇赏析,高年级可衔接渗透《两小儿辩日》等浅显文言文学习。这样,既能够体现语文学科的知识本义,也能够彰显民族风味,贴近孩子,贴近生活,紧跟时代。
浩瀚五千年,中国经典文化博大精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经典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化也必然更加凸显。在原有“学写毛笔字”的基础上,组块式有机渗透琴棋书画、军事、术数、医学、星象等知识与传统语文的整合与融合,不断增强语文的学科基础地位,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成人奠基。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经典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语文教材应该成为中国经典文化传承的第一载体,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引导学生在读经诵典中怡情养志、涵育文明,达到“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目的。
让经典融入学生的“血液”
射阳县长荡小学 曾培培
教材的改编是一项重大的工程,涉及面广,千头万绪,需要有关方面的决策者和顶尖的专家学者从高端的层面来全面深入地思考,才有可能推动教材的改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和散文,语言凝练,能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无尽的画面,用隽永的词句描绘出至高的境界,常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对于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极为有利的。当然,考虑到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有困难,可以选录一些流传甚广的段落或句子让学生去记忆。如果能够按照学期有体系地给学生编排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增强字词句篇的练习,学生的文学素养肯定能够得以提升。
最近这段时间一些以前的国语课本十分走红,这些老的国语课本在网络上也能找到原文,字里行间确实能够读出大作家的功力。而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人工斧凿的痕迹尤为严重。叶圣陶先生亲自编写的教材包含了各个方面,既有语言文字本身的工具性,更是充满了人性化,内容很有趣味、很实在,孩子们十分爱读,教材本身要传达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而现行的课本中有的课文政治意味过浓,如《我给江主席献花》《暖流》等,这些文章就学生本身而言,大部分是不喜欢读的。有的编者开创出的“文包诗”体裁,不可否认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但是由于语言缺少一定的魅力,大大削弱了诗歌本身的韵味,学生也会觉得枯燥无味,学习效果自然不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的编写自然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组织最优秀的文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出版家和学识精深的优秀学者来共同编写,教育主管部门只需要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各类出版物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估和推荐即可。如此这般,是不是可以开创一种不一样的教材风格呢?
另外,我认为教材在编写时应当适当地加以整合,围绕某一主题选文时考虑到学生背诵量。现行教材需要背诵的课文往往集中在某一两个单元,而大部分单元是不需要背诵的,这一点不太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让学生轻松背诵名家名篇,让经典更容易渗透到孩子们的学习中去。
学经典诗文,传民族血脉
南京市铁心桥小学 朱国泉
一国“一本”、举国皆用的语文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毋庸质疑,肩负着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不仅要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知识修养,还要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化,深刻认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从中得到启发,延续和发展我们中国的文化。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指出了诗歌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古典诗词追求独特的审美趣味,生动形象,妙处横生,富于人性的亲和力,更因句子短小、整齐划一,读起来朗朗上口,儿童喜闻乐诵。古典诗词讲究形式,经过长期发展,具有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的特点,韵律感强,对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节奏感也非常有益。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让孩子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从小打好古诗词的基础,同时能培养孩子感受音韵美的能力。
由此可见,古代经典诗文在工具性、人文性的语文教材中绝不是可有可无,它是有机的、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
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远离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脱节,能与时俱进吗?
且不论中国的古典文化具有多么伟大的生命力,环顾世界,好多国家兴起了汉语热,念起了“床前明月光”,一本《孙子兵法》,一本《周易》,被各国奉为经典,广泛研究。难道在这些璀璨文化遗产的故乡,要自弃自己的古典文化?
从五四运动开始,志士仁人引进国外思想,追求的历来不是“去中国化”,而恰恰相反,他们追求的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中国化”——是在继承中国文化思想遗产的同时,吸收外国先进学术思想,采用科学方法,得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
古典诗词,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可以说大多都很通俗易懂,从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的学生,都能从中遴选出优秀的诗文去学习。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让学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能够固本培元。在童蒙时代吮吸到民族文化的“第一口母乳”,打下传统经典的底子,让《清明》《静夜思》《潼关怀古》……这些传统文化因子伴随学生成长,潜移默化、深深浸透到他们的血液和骨髓,构成中国文化的基因,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和发展中国的文化。
传统经典诗文形式丰富多样,层次不同,有的深奥,也有的简易。选文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适应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体裁应更多地走出传统小学语文编写范式,形式多样化,有创造性,如采用“文包诗”等;数量要适中,要有稳定性,不能动辄删改。
一个没有自己的文化语言以及社会认同感的民族,一个文化传统消逝的民族,是不能也不会生存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把中国经典诗文嵌在学生脑子里,把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遗传下去,是设计者在编定语文教材时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传承经典,提升素养
扬州市汶河小学 万晓霞
什么是经典?《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经典,就是历史流传下来的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著作。”那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就是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对儿子孔鲤的教育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在中国民间,孩子呀呀学语,首先背诵的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从小诵读国学经典意义重大,首先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延续。其次,蒙童时期应该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造就圣人君子的气质。再次,读国学经典能改变每个人的气质,提升一个人的素养。
小学诗歌怎么筛选,个人认为应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一二年级可以选用历代著名绝句为主,约80首左右;三四年级可以选用唐诗为主,约100首左右;五六年级可以选用《诗经》《古诗19首》《楚辞》《宋词》节选为主,大约120首左右。这样小学阶段古诗约300首左右,也就达到古人所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诗教,往小处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往大处说,培养一种兼济天下的情怀。往近处说,可以培养一种格物致知的个人品质;往远处说,可以形成一种和而不同的人生取向。
每一首古诗词几乎都有一段浓缩的历史,每一篇美文几乎都有一个浓缩的生活场景。如何在诵读、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还原历史,还原生活场景,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到诗词的美感?我认为首先应在各年级教材中安排一个经典诵读主题单元;其次,学校可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结构特点编著校本教材适当延伸,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近三年,我们学校就先后编写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银杏读本》《走近董仲舒》《奇妙的对联》《浩瀚的诗词》等。
编写的校本教材可基于主题的拓展。如在学完白居易的《池上》,给学生补充描写儿童的诗《稚子弄冰》《观游鱼》《桑茶坑道中》。学完《宿新市徐公店》,组织学生开展“田园诗”的研究活动。还可基于作者的拓展,由一篇作品向这位诗人的其他作品拓展,引导学生亲近名家的系列作品以及大家风范。编写校本教材亦可基于写作背景的拓展等。
诵读恒久远,国学永流传。总之,教育是一项千秋万代的事业;经典诵读,也是一项千秋万代的活动。选择国学诵读,能让我们的教育之路更长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