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礼仪知多少?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
江苏少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02期  总第5031期  2015年05月1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02期  下一期
采访礼仪知多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5-05-13 09:02:49

采访礼仪        
      采访礼仪,指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与采访对象交往时的礼节和仪表。记者礼仪是记者留给采访对象的“第一印象”,它往往影响着采访对象的情绪,影响采访效果。

采访前
      采访前,记者在约见被采访对象时,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了解采访的场合、对象、规格和要求等;预先主动告知对方自己的采访性质;拟定采访内容,撰写采访提纲;对于是否可以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采访中
       首先,我们来看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与金庸老先生的一段开场对话:
       杨澜:非常感谢您在8年之后再一次接受我的访问,还是在这个办公室,还是有无敌海景。
       金庸:希望再过8年,我在16年之后再见到你,但不一定,这个办公室可能没有了。
       杨澜:我们约定好啊,我数着日子啊。
       金庸:如果8年之后我还有价值,你觉得访问有意思,我跟你谈谈天,聊聊天很高兴的。
       这个例子证明了一句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杨澜很擅长沟通交流,她的开场白既体现了老朋友的问候,又表示了与嘉宾谈话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双方很快建立了合作关系,随后自然而然地进行心灵对话。除了精心设计的开场外,采访中,我们还需要记住以下几个关键词。
仪表自然,着装整洁
     小记者们需要适当包装自己,但在穿着上不必过于修饰,朴实、整洁即可。另外,少先队员要系好红领巾,佩戴采访证。表情不要过于严肃,应自然从容,面带微笑。目光注视对方时稳重、柔和,让对方感受到真诚。
认真倾听,善于交流
      在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小记者们应该做一名最佳听众。那么,倾听时要注意什么呢?
注意运用手势、表情等特殊语言。小记者们的思维一定是随着对方的谈话在活动,会产生不同的表情等。如侧耳听表示“很感兴趣,请接着说”;点头则是绝妙的“语言”,当对方说到关键点时,你轻轻一点头——“你说得对”“嗯!这是重点,我注意到了”,这就起到了鼓励对方讲下去的作用。
注意运用感叹调。在倾听别人回答时,可以运用一些感叹词,如“噢!”“是吗?”“结果呢?”等,表示你对谈话内容的关注,获得对方的认同。但要注意,此类插话不宜过多,以免打断采访对象的思路。
提问有礼,把握尺度
      采访应该是“二人台”,而不是“独角戏”。提问时应多用商讨式的语句,有助于解除对方防范的心理意识;注重平等对话,让对方感到与记者交流无拘束;注意察言观色,在采访对象高兴时乘兴追问,疲惫时适可而止,拒谈时暂不强求。
排除干扰,全神贯注
      小记者们采访时,既要听又要记,还要观察,久而久之可能引起疲劳,所以平时要注意加强速记训练。此外,小记者们还要学会排除干扰。比如正采访校长时,他的电话铃响了,采访不得不暂时中断。这时小记者可以抓紧时间休息一下,放松紧张的神经。等校长处理完事情后,再说:“刚才我们谈到哪儿啦?噢,您谈到……请您接着谈吧!”这样,可促使双方都迅速回到采访状态。

采访后
      采访后,为了让采访内容更详实,小记者们可询问对方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完成采访稿后,可以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最后,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儿童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以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儿童教育最核心的任务。因此,靖江市马桥中心小学以学校特色——经典诵读为载体,以习惯养成教育为目的,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我也文明就餐了
      钱   铨
      我虽然才上五年级,但体重已达百斤了。对于我爱吃的菜,我会直接将盘子端到面前,将碗里装得满满的,嘴里也塞得满满当当;而我讨厌的蔬菜之类,我要么不碰,要么假装筷子没夹好,“一不小心”掉到桌上。
可是,在学校举行了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之“文明就餐”小诗创作后,我真的认识到自己错了。学校拍摄了我们在食堂就餐的视频,看完后,我惊呆了:难看的吃相,惊人的浪费,脏兮兮的餐桌……哪来的文明可言!
       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和妈妈说了,又问妈妈:“怎样才是文明就餐呢?”妈妈舒心一笑,说:“凡事不能一步登天,就从‘光盘行动’开始吧!”我一听,乐了:“那还不容易,瞧我这‘将军肚’就知道‘光盘’对我来说简直小菜一碟嘛!”妈妈摇了摇头说:“这可不是让你把所有的东西都吃光,而是指不浪费粮食,有报道称‘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呢!”
       这个数字太惊人了!在学校的号召下,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都认真进行了调查、思考,写出了一首首“文明就餐”小诗。更重要的是,从那以后,学校餐桌上的吵闹声少了,盘子里的剩菜少了……听说,有的人还在家里当起了“文明就餐宣传员”了!当然,那里面肯定有一个我!

       最浪漫的养成教育
       龚银凤老师
       中国经典诗文如滋润万物的春雨,飘飘洒洒来到人间,带我们走进一个浪漫而又富有诗意的世界。蓦然回首,学校开展习惯养成研究已近一年。仔细回味,在不断的摸索与探究中,学生、教师,包括可敬的家长们,正慢慢改变着。
        学生变了。日常行为更规范。无论是入校时的主动问好,还是课间不追逐打闹,亦或是就餐时的“粒粒皆辛苦”,孩子们的改变让我们欣慰;勤劳孝顺更懂礼。学生对于父母的教育,不再是听而不闻,更多的是虚心接受、知错能改;笔耕不辍更勤勉。学生养成了勤练笔的好习惯,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师变了。在研究经典诗文的过程中,崇美向善的文字丰润了教师的心灵,书情雅意改变着自身气质,思想情操提升到新的境界。“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长足进步,教学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家长变了。众多家长积极参与活动,开展亲子诵读。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更多的是心灵的碰撞。这种跨越台阶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开端。三(1)班柳栩云的家长最烦恼的是孩子喜欢骂人的坏习惯。自从读了《弟子规》后,她就变了——说话和气态度好,用语文明人夸赞。
      六(1)班朱韶庭在作文中写道:“每当我心情烦躁时,就会反复诵读‘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能后虑,虑而后能得’。慢慢地,我的心变得平静了。”
       通过熟读古诗文,六(2)班的孙添栩在父母生病时也懂得关心了。她说:“《弟子规》教导我们孝敬父母时‘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我做的这些离古贤文中所说的还差得远呢!”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