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的校园情结 不自然的前提
茶话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03期  总第5016期  2015年05月1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03期  下一期
父与子的校园情结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5-05-13 13:47:11

 
      有趣的游戏,崇拜的英雄,学习的压力,郊游的去处……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对父辈的校园生活充满了好奇?儿时的他们会有哪些校园活动?他们的校服、伙食、文具、游戏等又与我们有哪些不同?

       童年不同年   射阳县明达双语小学五(7)班   陈祉羊
       父辈儿时的校园生活是什么样的?爸爸笑眯眯地说:“那时候的我们呀,连校服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女生玩跳橡皮筋、跳格子。男生玩攻城、斗鸡、抽陀螺。”
见我对攻城来了兴趣,爸爸津津有味地讲解起来:“攻城就是在地上画两个框,留个口子。所有人分成两队,每人用手抱着一条腿,另一条腿蹦跳着去攻击或迎战敌人。如果一方攻进对方的地盘而不踩线,就算赢。”爸爸边说边不由自主地给我做起了示范,言语里满是快乐。
      “您那个年代物质条件不好,为什么还玩得那么开心?”我问出了心中的疑问。爸爸笑了笑:“快乐与穷富无关。我们随手捡起一块瓦片就能打水漂,用砖头就能磨出陀螺,用废铁丝拧成圈也能滚上半天。我们那时虽穷,但心里不穷,志气不穷。”
      我渐渐明白了,为什么现在如我们这般家庭的日子大多过得比别人家好了,因为我们的父辈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志气。

      “玩”去哪儿了    睢宁县桃园小学   卓瀚文
       背着沉重的书包,迈着迟疑的步子,我走进教室。黑板上有老师早早留下的作业。说句实在话,我的心压根就没有在这里,早已跳过窗户,飞奔到操场上了——
     “快点,把球传给我——”一个衣着朴素的少年,浑身上下既是汗水又是泥土,他接过飞来的球,飞脚射门,赢得一阵激动的欢呼!那个少年便是我二十多年前的爸爸。那时的学生根本不懂足球为何物,只是把电影里看到的东西带进了校园,把用过的作业本揉成一团,用麻绳上下左右缠绕制成“足球”。他们带着这样的“足球”在校园里飞奔。
      如今,我们的体育、音乐、美术课等,早被主课老师预定了。体育器材室里的球呀,绳呀,早已满是灰尘。只有上级来检查时,它们才重现鲜亮。课间,我把球拿在手里,心里痒痒的,要是能让我踢上两脚,那该多好呀!可这只是个奢望。语文老师来催我们回教室写作业了,学校马上又要抽考了,我只好悻悻离开。
       同样是十几岁的少年,时代的变迁让本来属于我们“玩”的时间,被考试、竞赛生生夺走了。谁能还我们阳光的校园生活,也让我们像爸爸儿时那样,一身泥土地在校园里飞奔。我盼望着这样的日子早点到来。
                                      
       幸福童年    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五(1)班   戴雨萱
    “我们小时候可没这么多玩具,要玩就自己做!”当我问及童年生活,妈妈陷入了回忆。
爸爸饶有兴致地说:“那时男生都喜欢打游击,每次课间,折几根柳枝,让女生编成帽环就开战了。对了!我们还有一种游戏叫打画片——把纸折成的画片扔在地上,如果能让画片翻面为胜!”见我想象不出来,爸爸干脆用纸折了起来,那动作叫一个娴熟,我暗道:爸爸小时候肯定很调皮!折好的画片是正方形的,我玩了几次,真是有趣,一点儿也不比我们现在的玩具差!
       妈妈想起好玩的事,说:“小时候,你姥姥在忙农活,我就在一旁玩。经常无聊时挖地瓜,每次挖出来都烤了吃,再看看自己的手,乖乖!全黑了!”那逗趣的语气,夸张的表情,惹得全家哈哈大笑。
      父辈的童年趣事,让我深感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要好好珍惜它。

       感怀昨天,珍惜今天  南京市浦口区复兴小学六(3)班   李新颖
       时光飞逝,两代人的校园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父亲的学校很小,教室是低矮的平房,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则冷得如冰窖。地面坑洼不平,桌面也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仅有12个班,每个班却有90多人呢。一到下课,黄土地面的操场就成了欢乐的海洋,一天下来,大家都“灰头土脸”的。那时,人们的生活很清贫,父亲的书包是奶奶用废布料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没有拉链就用纽扣替代。那时,谁能用上买到的书包,可真是一件稀罕事呢!
      跟父亲相比,我们的校园生活真是幸福无比。校园里绿树成荫,高大的教学楼在晨曦中熠熠生辉。走进教室,有崭新的课桌椅,光洁的水泥地面。同学们的书包也各式各样,现在想要找到一个手工缝制的书包,还真是一件难事。
      对比两代人的校园生活,我觉得自己要更加发奋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

     “危险”中更快乐   如东县河口小学   徐铃钰
爸爸说,他的童年可不比我们的这么“安全”“文艺”。擦破、刮伤,那都是家常便饭。爸爸小时候喜欢抓昆虫玩,一个玻璃罐,一根筷子长短的木棍便是全部工具。大课间一到,伙伴们都“埋伏”在操场边的树丛里,锁定目标后便用木棍将虫子堵到墙角,再对准罐口,继续驱赶,虫子只能自投罗网。
      他们也并非“百战百胜”,时常会被一些“狠角色”攻击得落荒而逃。一次上体育课回来,一棵树上形如莲蓬的果实让大家直呼稀奇。一个“机灵鬼”不管三七二十一想上去看个究竟。谁知这一爬导致大树摇晃,那挂在树上的“果实”里一下子涌出了许多蜜蜂,爸爸见势不妙,忙让大家“撤退”,可怜了还在树上的“机灵鬼”,被蜜蜂蜇得鼻青眼肿。哈哈哈,爸爸的校园生活真是既刺激又充满乐趣!
      现在的校园生活可比起爸爸那时“安全”多了,我们在层层保护罩下失去了很多乐趣。老师啊,给我们点自由吧,有时带着“危险”玩,才会玩得更快乐!
 

      不自然的前提   南京市浦口区复兴小学   季   勇
      我是一名老师,从学校走出来,又回到学校里,对于校园有着特殊的感情。
      每每提到现在孩子的学习,我就会想到自己读书时。那时校园是简单的,没有多少分类的教室,泥巴操场是我们为数不多的游戏天地。有时我们还会跑到围墙外生产队的打谷场上踢足球,无拘无束。对于学习的事,好似没有多少记忆。
       现在的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的教室功能齐全,孩子们也在享受着它的便利;游戏不怕摔跤,塑胶操场是他们的温床;唱歌有美妙的钢琴声,老师甜美的歌声令他们陶醉;科学就在身边,他们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验神奇……如果没有那么多课业负担,那孩子们天天都是笑语盈盈。可正是很多机械化的训练,让他们似乎失去了天性,即使想放松,也得等到课业完成后。
       他们,在学习条件富足的情况下,快乐的天性和我们小时候是一样的,爱玩耍,爱自由。只是,这快乐是有前提的,而且这些前提都是不自然的,被强加的。有了种种顾忌,他们也就无法享受自然而然的自由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