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抗战记忆 寻访红色故事
校园童话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10期  总第5104期  2015年09月0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10期  下一期
触摸抗战记忆 寻访红色故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5-09-02 09:24:06

       触摸抗战记忆 寻访红色故事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革命先辈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同学也许无法感受到当年的硝烟和战火,但从书中、纪念馆里、家乡老一辈人的故事里,或许会找到那个时代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体验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乌斯浑河岸边的巾帼英魂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五(8)班 吴宇涵
      1928年至1945年,是一段血雨腥风的时期。一批又一批的抗日战士英勇地牺牲在战场上。在那些殉国的烈士中,不光有男儿,也有女子。今年暑假,我们一家去东北旅游,来到黑龙江省的乌斯浑河岸边,滚滚的江边矗立着一座“八女投江”纪念碑,这是为纪念抗联八名女战士英勇抗击、集体殉难的英雄业绩而修建的。
      当地的村民向我们讲述了这个故事:1938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的一支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路,被日军包围,其中有8名女战士。眼看着敌人向大部队逼近,女战士们果断地掩护大部队突围。她们绕到敌人的背后,发动袭击。敌人上当了,调过头来攻打她们,女战士们视死如归,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可是力量悬殊太大了,被包围的8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她们手挽手,唱着《国际歌》步入了乌斯浑河中……那一年,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的只有13岁。
       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女战士们聪慧机灵,小小年纪懂得如何与敌人周旋。她们舍生忘死,甘愿为了集体利益而献身。最后她们悲壮地殉国了,在烂漫的青春岁月结束了宝贵的生命。她们用自己的牺牲给日军以强烈的震慑!
      所有抗日的烈士啊,我们将歌颂你们的不屈品格与英勇气节!我们会将这种爱国精神深深地扎根在心中,前进!
      红领巾的怀想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小学
      六(1)班 朱天杨
      一年级的时候,我光荣地戴上了红领巾。老师告诉我们,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我似懂非懂。慢慢地,我从书里、家乡展览馆里、姑爷爷讲的故事里,找到了点点滴滴的红色印迹。
       在我的书橱里珍藏着一本故事书——《小英雄雨来》。小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日军抓走,在日军的诱惑和刺刀威逼下视死如归,最后他凭借勇敢和机智,逃脱了死亡的魔爪。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也激起了我对这段历史的兴趣,于是我缠着姑爷爷讲我们家乡——东山的抗日故事。听姑爷爷说,就在1944年,日本鬼子来到了苏州东山,村里的青壮年利用夜色挖地道,设埋伏,开展抗日工作。以前我家门前的水潭边就有一个密道,上面用一块木板盖着,木板上面用稻草掩盖,只要日军一进村,村里的老人孩子就藏进去。日本人特别喜欢“花姑娘”,只要看到漂亮的姑娘就要实施强暴。为了保护村里的姑娘,有个叫阿三的村民当起了放哨员,只要看到日本人来了,他就唱起山歌,姑娘们就躲进菜花地里、玉米地里……
       红领巾飘扬在我胸前,这“红”成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色彩,它是骄傲的颜色,是坚强的颜色,是勇敢的颜色,是我们不能忘怀的颜色。
      烽火江南 忆“黄土之战”
      无锡市东港镇黄土塘小学
      六(3)班 姚家蓥
     1939年5月,在我的家乡——黄土塘,这片东邻常熟,北毗江阴,南接无锡的热土上,打响了新四军东路作战对日军的首次战斗。从此,无锡东区的抗战拉开了序幕。
      一个深秋的下午,地方抗日游击队获悉,日军小队长江原一郎因病找本镇蒋润贤医生诊治,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当天夜里,蒋医生带着伪装的抗日队长进入江原一郎住处,大门一开,四周埋伏的游击队员一拥而进,迅速控制了日军,收缴大量军火器械。这次行动轰动一时,大快人心。自那以后,日本兵再也不敢在黄土塘设立据点,直到抗战胜利。
      为纪念无锡地区抗日史上发生在黄土塘古村的一系列重要战斗,1991年,政府在黄土塘古村修建了“黄土塘战斗纪念碑”。纪念碑上“黄土塘战斗纪念碑”八个大字苍劲有力,仿佛映照出战争年代,战士们不屈不挠、誓死保卫家乡的的一幕幕。园中栽满了直插云霄的松柏,茂密苍翠的竹子,似乎凝结着战士们昂扬的斗志、视死如归的气概。东风吹,树枝摆,我的心在颤抖,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从此消失,但他们永远定格在家乡人民的心里。
      忆起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我心潮澎湃。我们无以为报,只有用心读书,为家乡之崛起而努力奋斗。

       “江抗军”战果累累
         无锡市东港镇黄土塘小学 姚凌花老师
       “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江抗军,打仗总是打胜仗,从来不欺负老百姓,个个爱护江抗军。”这是1939年后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歌,歌中所称的“江抗军”,其实是江南抗日义勇军的简称,而其中所说的“打仗总是打胜仗”,最早的一场胜仗将追溯到黄土塘战斗,那是新四军东路作战对日军的第一次战斗。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一段辉煌被历史尘封起来。虽然每年清明节都会进行祭扫活动,但留给孩子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这一次,借着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系列活动的机会,我和孩子们一起触摸了那一段历史。
      通过寻访,我们犹如穿越时光隧道,置身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看见了革命先辈们以前走过的风风雨雨。那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战争年代已经远去,但那亘古不变的革命精神却延续至今,鼓励着、鞭策着新一代建设者沿着先辈们的足迹继续前进。孩子们也更加明确了自身的奋斗目标,表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回报社会。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