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中,有不少奇怪的地方:为什么著名的四大名旦都为男儿身?为什么京剧的唱腔如此奇特?为何很多角色的衣饰非常艳丽,脸谱特别夸张抽象?本期,小编带同学们迈进京剧的门槛,一窥这奇妙的传统艺术世界。
漫谈京剧发展史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京,而后徽、秦(秦腔)、汉(汉剧)合流,为京剧的诞生提供了土壤。
两百多年来,京剧名角辈出,流派纷呈,诞生了一代又一代著名的表演艺术大师。
京剧有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其中,生、净、末是男性角色,旦是女性角色,丑是喜剧角色(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以白粉)。
京剧早期是没有女演员的,因为在封建观念中,女子不便抛头露面,而京剧中又不能没有女性角色,所以只能由男人来扮演旦角。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生“四大名旦”的出现,使“男旦”表演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也由此诞生了京剧四大门派——梅派、程派、尚派、荀派。
京剧脸谱含义丰富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不少同学肯定听过《说唱脸谱》,歌中巧妙地融入了传统戏曲元素,朗朗上口。
脸谱是显示人物性格、辨认忠奸善恶的象征。
红脸象征忠义,如关羽、赵匡胤;黑脸为中性,表示性格严肃,如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如张飞;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恶,如宇文成都、赵高;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性格刚正不阿、桀骜不驯,如窦尔敦;金脸和银脸象征神秘,代表神妖。
校园里的京剧“迷弟迷妹”
“好一似嫦娥下九重,清清冷落在广寒宫。啊,广寒宫……”在江苏省金湖县城南实验小学的音乐课上,小学员何洁将杨贵妃失宠后内心苦闷、强自作态到不能自已、沉醉失态的心理变化过程,舒展自然地展现出来,其舞蹈动作伴随着韵律之美。一旁的小观众随着京胡的旋律拍打膝盖,时不时地跟着哼哼。“学习京剧已经三年了,一接触到它,我就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何洁告诉小编,像她这般喜欢京剧的小戏迷呀,学校里还有不少呢。
在城南实小开展的课程中,处处都有京剧的影子。音乐课中加入了戏曲欣赏的内容和京剧表演的训练;体育课中加入了武术欣赏和武术操的训练;语文课上有京剧唱词的欣赏和诵读……
2010年,学校仅有5名学生学唱京剧,如今,京剧已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学校京剧班100多人可以进行曲段表演,在市县各类比赛中屡次获奖。在京剧这一方舞台上,每一位小学员都享受着从刚开始的苦练到感受掌声的甜蜜过程。
京剧入门技巧
为了增强京剧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可以先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剧目入手。“现代剧《红灯记》、传统剧《红娘》都可以作为入门剧目。”城南实小的孙强和张海两位老师建议。两位老师从事京剧指导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想告诉同学们的是,如果想要往专业化方向发展,首先要有吃苦耐劳的决心。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在京剧学习中,专业的指点必不可少。现在网络教学资源比较丰富,同学们可以找一些京剧表演的视频、同步课程等来进行学习。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就近寻访当地的剧团,向一些专业的京剧演员拜师学艺。
两位老师建议,学习时,贵精而不要贪多,有时可能一天就学两句话,但只要坚持学下去,自然会见成效。在具体的京剧入门学习方面,两位老师总结了四大要点。
“咿咿呀呀”喊连天,京味嗓音脆又甜
“要想唱得好,喊嗓少不了。”从低到高,从高到底,初学者15到20分钟即可,当然,还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乱喊。其中包括京韵、京白及行腔归韵等有关说白、演唱方面的练习。
“云手”“台步”时时做, 下盘身段显自然
京剧讲究“坐有坐相,站有站姿”,讲的就是动作的周正优美、规范,手和脚的灵活、扎实。其中包括兰花指、兰花掌、虎口掌、拉山傍等有关手势和步法方面的练习。
“转动眼珠”不能废,“精气神韵”台自见
“眼睛杀得下堂子”,就是说眼神练好了,练得有分寸了,能丢得开、收得回了,就能抓住观众。上台后,精气神自然就饱满了。其中包括“上下、左右,随指转动”“练对眼,两眼看鼻尖”“练远视,听蝉叫”等有关练眼神的口诀。
“压腿”“踢腿”勿忽视,绝活出彩亮眼前
一指腿背韧带的基础练习,如“偏腿、旁腿、拿大鼎”的练习,初学者可用;
二指简单的形体动作,如“虎跳、窜猫、前扑、抢背”等,适合有基础的京剧爱好者;
三指京剧毯子功,如毽子小翻、旋子、吊猫等高难度的动作,一般不推荐同学们练习,除非很有天赋、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同学,可在京剧专业老师的辅导下进行。
总之,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有了熟练的技巧,就能更丰富、更生动、更鲜活地表现人物性格,也就更能感动观众。
京剧能培养男孩儿的英武之气,更能增添女孩儿端庄秀丽之美,但学习京剧的过程却不易。
央视纪录片《京剧》第三集中,就讲述了小学员们学习京剧的故事。梅兰芳是中国戏曲的一代宗师。他创造出了大量善良、温柔、华贵而具有正义感的女性形象。请欣赏梅兰芳的代表作之一——《霸王别姬》选段。
京剧是我们的“国剧”,集众家之长,代表着我国古典戏曲的最高成就。其中蕴含的文学、诗歌、美术、舞蹈、音乐等元素,使其成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更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它的起点很高,但又非常接地气,它唱的不仅是一出戏,更隐含了时代的变迁,折射出社会万象,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体现着中国人的含蓄和稳当,唱出了中国人的个性和气节。走近它,便会产生与现实关照相连的感悟。
关于京剧,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可以讲述。同学们,只要我们深入地了解京剧,就能发现这个传统艺术的巨大魅力,我们也有责任把这门国粹艺术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