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开启“刷脸”时代在央视“3·15”消费者维权公益晚会上,主持人现场演示了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酷炫十足的登录方式让人眼前一亮。在“互联网+”时代,“刷脸”登录正慢慢改变着“用户名+密码”这一传统登录方式。看似科技含量高、安全系数强的人脸识别技术,真的绝对安全吗?本期,小编就带同学们走近人脸识别技术,去一探究竟。
人脸识别过程分三个步骤:首先建立人脸面相档案,即用摄像机采集人脸图像,然后将其加工编码,并贮存起来,建立档案;其次是获取当前人员面相,并将获取到的图像进行加工编码;最后是将当前图像与档案库中的人脸面相进行比对分析。
有同学不禁产生疑问:人的面孔千差万别,又有许多雷同之处,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依据是什么?更奇怪的是,外表相似度极高的同卵双胞胎,有时候连家长都很难分辨,系统又是如何精准识别的呢?
其实,识别系统虽然只扫描几秒钟,却可以采集到人脸80多处特征,并且有40多种算法组合,确保把不同长相的人区分出来。这80多种特征包括我们五官的相对位置、角度等,如两眼之间的距离,眼角、嘴角的比值,也包括一些局部特征,比如嘴角是否上扬等。还有人的整体分类,比如脸型是国字脸还是瓜子脸等。通过精准比对,识别率高达98%。
至于双胞胎,那要看样本库够不够大。如果样本数据足够多,系统会自动分类、分析。那么,分辨双胞胎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人脸识别技术优缺点大PK
相比较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精准度更高,且识别速度更快,一般保持在1秒以内。此外,用户不需要直接接触密码键,更加卫生。人脸识别还具备良好的隐蔽性、伪装性和非强制性,可在被检测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生物特征比对。这些功能在警方办案时,都能派上大用场。而且,看起来“高大上”的人脸识别设备,其实成本很低。
但这项技术是不是真的没有一丝缺点呢?也不尽然。在“3·15”消费者维权公益晚会上,主持人揭露了这一技术的漏洞。主持人在网上找来一张人物自拍,通过简单的图像处理和动态合成技术,将网络图片中的人脸合成到事先准备好的视频上,覆盖原视频中的人脸,通过“变脸”,轻而易举地骗过登录系统,“黑”进对方账号。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面相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小时候与成年之后的样子会有不同,成年之后与进入老年时期的面貌也有差别。随着相貌的改变,当前的面相采集数据并非长期适用,这就需要进行人工后期再操作,如修正识别人脸的部分关键特征等。
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
如果同学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人脸识别技术早已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刷脸”办卡
与传统付款方式相比,银行卡付款方便、快捷、安全,所以人们基本上都会选择后者。按一下自助办卡按钮,按系统要求输入手机号、预设密码,刷二代身份证,安装了人脸识别技术的机器就会弹出视频窗口,显示正在进行人脸比对。如果和身份证上的照片相似度达96%以上,我们就可以完成办卡。点击确定之后,一张银行卡就从机器里“吐”出来啦。
开门仅需“刷脸”
现在,有些新建小区将人脸识别技术和门禁系统相结合,将“刷脸”作为开启门禁的手段。这不仅解决了人们忘带钥匙或门禁卡的烦恼,而且节省了材料成本。即便有人员变动,只需重新采集人脸数据,并不需要更换门锁。
无处可逃的罪犯
电影《碟中谍4》里,就有用人脸识别技术抓捕逃犯的镜头。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为警方侦查破案的利器。上海“2015猎狐行动”中,我国警方通过大数据和人脸识别技术,成功抓捕潜逃18年的犯罪嫌疑人。今年初,山东潍坊警方偶然发现一张潜逃在外22年的犯罪嫌疑人照片,专案组人员将该照片录入公安部人脸识别系统,与全国13亿人的身份证照片进行比对,找到了破案的关键性线索,并于4月份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人脸识别系统又立一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