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E学江苏·科普中国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49期  5477  2017年09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49期  下一期
无线充电,真的要来了!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7-09-12 11:00:08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终端设备厂商纷纷想要在这一新型领域分一杯羹,尝试将此项技术用于自己的产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平板、智能家居等终端设备,都有可能用上无线充电。那么,什么是无线充电?它有可能取代有线充电吗?

无线充电发展史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顾名思义,无线充电,就是充电的整个过程不需要实体的电线来连接。它又称作非接触式感应充电,由供电设备将能量传送至用电装置,用电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进行充电,同时供其本身运作。
1890年,物理学家兼电气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就已经做了无线输电试验,实现了交流发电。2007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经过多次试验,成功为一个两米外的60瓦灯泡供电。研究者们相信,将来只需要安装一个电源,就可以为整间屋子里的电器供电。
为了在技术上吸引眼球而获得经济利益,某品牌手机已经将这种技术运用到了自己的产品上。自从这款手机问世,一时间,很多厂家都觉得自己被甩在了后头。如今,该品牌手机的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2小时左右可以将手机完全充满电。
目前,国际上不少汽车厂商、通信公司都在研究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在国外有些国家已经开始投入使用。
2014年,韩国铺设了一条长达12公里的无线充电路段,车辆行驶在这段路上,可以边开车边充电。国内的无线充电技术虽然没有国外成熟,但也开始在部分城市投入运营。比如北京、成都等城市,已经推广了无线充电微循环公交车。

无线充电技术优势VS劣势
安全 就拿手机充电来说,无线充电无需接触电源,可以避免触电的危险。同学们小的时候,一定时刻被家长提醒要远离电源。小编看过一个报道,儿童因触电而死亡的人数占儿童意外死亡总人数的10.6%。所以,运用无线充电技术,同学们给自己的电子设备充电就安全多了,爸爸妈妈也会很放心。
耐用 同学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任何一个充电器的数据线都包裹着一层“衣服”,那叫“绝缘皮”,防止我们在充电时被电流击到。但数据线用的时间久了,绝缘皮会破损。如果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就不会遇到这个问题了。
方便 充电时无需以电线连接,只要放到充电器附近即可。经济发展使每个家庭拥有不止一部电子设备,在有多个用电装置的情况下,无线充电就可以省去多个充电器,且不占用电源插座,避免了多条电线互相缠绕的麻烦。
成本低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市场对充电桩的需求越来越大。相较于充电桩,无线充电的建设成本更低,而且还不受场地等因素的限制。
虽然无线充电有那么多优势,但还是存在不少有待改进之处。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从这句广告语我们可以看出,各个手机厂商在快充上可是下足了功夫。但无线充电的速度,还是不能和有线充电相提并论。而且,远距离充电技术估计在三五年内比较难落地,现在的无线充电设备仍需要充电板,个头还不小,它看起来更像是床头柜上的一个摆件。同学们,你们愿意带着它满世界跑么?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谁可以保证,不在充电的时候去玩手机?难道要连着充电装备一起捧在手里?对不少手机使用者来说,它反倒成了累赘。
无线充电是否有辐射,也是不少人关心的一个问题。有一段时间,小编的朋友圈里流传着这样一条消息:“无线充电器比手机的辐射更大!”真的是这样吗?无线充电使用的共振原理是磁场共振,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身体对电场的反应很强,但身体对磁场的反应则几乎没有。因此,这一系统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不过,这还只是一种推测,有研究人员对此观点表示担心。所以,无线充电在真正应用于日常生活前,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试验。
此外,无线充电领域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无线充电装置的检测标准不确定,支持自由位置无线充电的技术团队还不多……这诸多因素,也制约着这项技术的发展。

其他创意无限的充电技术
诺基亚声音充电技术
来自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以及诺基亚组建的科学家团队,研制了一种可以收集能量的纳米发电机,可以将说话声、音乐甚至是马路上的噪音转化为手机的电源。想象一下,这种技术如果真用在手机上,会是怎样一种情形:你旁边有人不停对着手机大喊大叫;有人举着手机对着商场门口的音箱一动不动;还有人蹲在马路边,拿着手机对准来往的车辆……别奇怪,人家是在给手机充电呢!
病毒帮助电池提升容量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叫M13的经过基因改良的良性病毒,来帮助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最高可达3倍。在锂空气电池中放入M13病毒,再加入一种化学元素金属钯,通过电池中金属分子的反应,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从而延长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不过,这些技术大多还停留在实验阶段,离真正的普及还有些时日。值得期待的是,随着这些研究与实验的深入,也许未来我们会迎来一次无线充电的革命。对于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