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学中国·本期策划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56期  总第5530期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56期  下一期
传承方言 守护乡情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8-02-05 15:16:0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对消除语言隔阂,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掌握了普通话和英语,而作为地域特色文化代表之一的方言,却常常让他们无所适从,例如上海话的“结棍”,杭州话的“就噶”,苏州话的“浑堂”,南京话的“癔怪”……一种又一种方言开始在新一代的孩子身上“休克”,并面临着逐渐萎缩甚至消失的风险。
 

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拯救方言,就是传承文化,就是守望乡情。拯救方言,要从孩子做起。
 

现状:孩子听不懂方言
 

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5年后,推普工作卓有成效地进行着,但说方言的区域与人群却在逐渐缩小,特别是发达地区如上海、广州等城市。语言学家迈克·克劳斯的研究发现,全球共有6700种语言,其中只有大概不足200种语言没有消亡的危险,其他语言在100年内有一半可能会消失。富有独特魅力的汉语方言从南至北,从东至西,开始在一代人身上出现断层。


小编近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几所中小学走访时发现,很多小学生听不懂安庆话。比如“磕几波”“耳刀”是什么意思,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在安庆一所重点小学读书的琪琪对小编说,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同学摔倒了,老师赶忙扶起了他,问他“‘磕几波’伤到没有”,大家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老师跟我们解释说是膝盖的意思,我们觉得特别搞笑。”
 

江苏南京城区的一些小学生对“老瓜子(脑袋)”“条走(扫把)”“孩子(鞋子)”“窝(鹅)”这些老南京方言更是感到非常迷茫,家长解释说孩子在学校都讲普通话,自己在家也尽量和孩子说普通话,他们从小就没有听过这些方言。还有一些孩子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来城市读书,成为新一代的“城市移民”,因为说话带有方言,被嘲笑说话“土”气而羞于开口,更加刻意地不再说方言。“我有一次磕破了皮,有同学问我怎么了,我一着急说了方言‘波棱盖儿卡马路牙子上卡秃噜皮了’,大家都听不懂,给他们解释,全班哄堂大笑。”从东北跟随父母来南京的奔奔为此十分委屈。
 

在现居南京的袁女士看来,对学习、工作而言普通话更为重要,她表示在家从不跟儿子说家乡话,也不让老公和婆婆跟孩子说老家话。“小孩上学、考试、找工作,方言都没什么作用,有时间去学习这些方言,还不如让他学习外语呢!”
 

新一代的孩子们越来越少讲方言,很多外出求学和工作的年轻人,也刻意改掉了方言。因此很多学者开始担忧方言的未来,提出了既要推广普通话又要保护好方言的倡议。

 

观点: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传承二者可以兼容


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钱乃荣认为方言是普通话的源头活水,对丰富普通话具有特殊的意义,他认为如果方言衰亡,普通话也会面临枯竭。在经济发展的社会推广普通话十分重要,但是这与保护方言并不对立。
 

“曾经我在班级上,开设了一次‘畅所欲言家乡话’主题班会,结果只有为数不多的小朋友能说上几句正宗的杭州地方话。胡适曾说过‘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方言是一种文化的根,一座城市不应该在孩子们身上丢失这种文化。”文学专业出身的丁老师说,“当然在鼓励日常方言的保护外,小学生习作还是需要使用规范的现代化白话文,尽量少用或不用方言,特别是不健康的方言。而有些方言,多数人能理解的,习作中也可以适当使用,有时候使用方言得当可以提升习作的可读性。孩子们学习语言具有与生俱来的能力,掌握方言和普通话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难事,只要注意场合和用语习惯就行。”


“小的时候,总喜欢去老家,听着大人们‘叽里呱啦’地说着方言。看着他们面带微笑,绘声绘色地交谈,我便能体会到浓浓的家乡气息。或许是骨子里流淌着家乡的血液吧,方言给我的亲切感,正是来自于平时那浓浓的思乡之情。”江苏省苏州狮山实验小学的陈雨希小朋友,把方言当成了家的方向。“普通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语言,学好它,固然重要,但方言作为独特的地方文化,我觉得应该传承。”雨希小朋友说道。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教授丁崇明建议,可以提倡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继续推广普通话,但是学校和家庭可以为孩子创造能说方言的环境,并且提倡当地人用方言创作曲艺和文学作品,达到普通话与方言兼容的一种生态。

 

建议:保护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应从孩子做起
 

社会的流动性,使不同地域之间的人们的交往比任何时候更频繁,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往工具,达到相互理解是前提,因此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但是,一句句方言,连缀的是对故乡的记忆,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也应该对方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在众多专家的呼吁下,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护方言文化,从2008年10月起,中国语言委员会已着手开始建立“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计划录入“饱含民族记忆”的方言。
 

小编认为,学生时代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如果这时候对方言一概避之,无疑是对方言的釜底抽薪。我们应该在提倡孩子们使用普通话的同时,也鼓励孩子们去说方言。苏大文学院的汪教授就认为,要在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里鼓励孩子们说方言,因为现在在学校大家基本上都是说普通话,要鼓励创造一种普通话与方言和谐共存的环境。本地老师带头说,鼓励外地老师来学地道的地方话,然后学好了再教学生,对方言的保护更有效。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唐爱民建议,家长应该多带着孩子去乡村、老家走走,增加一些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机会。“都说‘说百姓话、吃百姓饭’,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了解传统文化,是一种很好的‘乡土教育’。”


浙江省杭州市省府路小学更是在小学阶段开设了杭州话兴趣课,课堂上采取观看录像、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孩子们用杭州方言学习礼貌用语和常用对话词语。


传承方言,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文化,对保护中国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但我们也要提醒大家,在方言的使用过程中,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文化的方言”和“方言文化”并不能等同,尤其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当鼓励孩子去认知方言背后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特色,摒弃那些长期与市井文化混杂而产生的粗俗污浊内容,倡导在合适的语境和场合中使用方言。
 

记住,普通话能让你走得更远,方言却可以让你记得从哪里来!各地方言各不相同,它们对同一个事物的描述也不尽相同,让我们来看看全国各地的一些方言集锦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