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每到秋天,叶子安然地落在地上,呵护大地,完成它们最后的使命,不留下一点痕迹。我们每一个人都想用照片留住自己最美的年华,本期,就让小编带同学们一起,将叶子最美的“证件照”留在这充满生机的春天。
实验目的
初步学会叶脉标本的制作方法;通过亲手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审美观念,增加生活情趣。
实验材料
树叶:选择比较坚硬,网状脉比较明显的叶片。如桂树叶、枫树叶、橡皮树叶等。采摘时要连同叶柄一起摘下。
器材:软毛牙刷,各种染料,大烧杯,氢氧化钠(俗称烧碱或火碱),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3%双氧水,水彩染料或红、蓝墨水,托盘,镊子,旧书或旧报纸。
注意事项
1.腐蚀液为强碱性溶液具有腐蚀性,小心不要弄伤手指,要用镊子夹取叶片。
2.洗刷叶肉时,要轻柔,顺着叶脉纹路单向刷,避免弄坏叶片。
3.各种植物叶片厚薄程度不同,需要腐蚀的时间也不同,需要观察,根据经验自行掌握时间。
实验步骤
1.调配适量浓度为2.5%的碳酸钠和3.5%的氢氧化钠腐蚀液。
2.将调配好的腐蚀液倒入烧杯中,放在电炉上加热至沸腾。
3.将叶片浸没在腐蚀液中,继续加热10~15分钟(具体时间以叶片的厚薄程度为准),用镊子不停地轻轻摆动叶片,使叶片被均匀腐蚀。
4.当叶片变为深褐色或有叶肉脱落时,取出叶片,将其放进装有清水的托盘中,洗净腐蚀液。
5.因此将托盘中的清水倒掉,把叶片放在托盘中,用软毛牙刷在流动的水中轻轻地刷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刷去叶肉直至露出白色的叶脉。
6.把刷洗后的叶片放入浓度为3%的双氧水中漂洗,使它们变为纯白色,再取出叶片清洗干净,夹在旧书或旧报纸中压干。
7.根据需要将压干的叶片染成各种颜色,再次夹在旧书或旧报纸中压干。
8.取出压干的叶片,这时,叶脉标本就基本完成啦!同学们可以在叶脉标本上进行创作,使其更加美观,还可以进行塑封,使其保存的时间更长。
实验原理
在加热的碱水中将叶片煮一下,主要是破坏叶肉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而碱性的溶液能够将脂质带走。细胞膜破裂后,叶肉就能够被轻易刷去,留下美丽的叶脉。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是解决植物学教具的有力手段之一。当我们在课堂上讲到一种植物时,最好有这种植物的活体,以便加深认识。但有些植物是有区域性、季节性的,如果有植物标本,就不会受区域性、季节性的限制了。目前通用的植物标本制作方法有干制和浸制两大类。
对含水量较少,易于干燥,干燥后又不易变形的植物材料,可采用真空干燥、冰冻干燥、微波干燥、硅胶干燥和吸水纸压制等物理方法进行强制性脱水。也可以首先进行必要的化学处理,然后再进行脱水干制。
最常见的植物标本是腊(xī)叶标本,属于干制标本的一种。腊叶标本又称压制标本,通常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纸压制使之干燥后装订在白色硬纸上(这种纸称为台纸)制成的标本。
腊叶标本对植物分类工作意义重大,它使得植物学家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查对采自不同地区的植物标本。一些大的植物标本馆往往收藏百万份以上的腊叶标本,植物学家借助这些标本从事描述和鉴定工作。16世纪后半期植物分类的迅速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腊叶标本这种新技术促成的。
腊叶标本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植物分类学的研究,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在普通人眼里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出于一种博物学的传统和情结。当然,腊叶标本本身带给人们的美感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普通植物标本的制作一般在美观上不太讲究,也不是很注重颜色的保持。但是如果作为科普展览展示或装饰用的植物标本,在制作的过程中对标本是否平整、美观和色彩保持如何就会有更多的讲究。
对那些柔软多汁,不易干燥或干燥后易变形的植物材料,多采用浸泡的方法制作标本。当植物的全株或一部分为了教学、科研、陈列等用途,常常需要长期保存时,就需要将植物标本浸泡在一定的药剂溶液中,制作成浸渍标本。浸渍标本的制作方法主要有福尔马林浸渍法和原色保存法两种方法。由于浸渍法需要的化学液剂比较复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上网搜索并实践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