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绿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江苏省射阳中学高二(20)班 张馨元 发布日期:2018-06-19 10:44:22 |
关于“绿”这个词,早在古代诗人笔下留下了许多生动的故事。“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当年就不知牺牲了那位“拗相公”的多少脑细胞;“绿肥红瘦”中的“绿”,又使后来的文人墨客对易安居士产生无尽的联想。 绿,是生命存在的本质特征。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绿历来是生机、是生活、是生态、是生命。水和绿都是生之态,且是生态之本。 绿色是一种新的增长方式。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里的“绿色”,至少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经济要环保,二是环保要经济。这种方式必须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进而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这条绿色发展之路,正是科学、永续发展之路。 绿色又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天蓝、地绿、水净,山青,没有人不向往,却不易获得。这需要人人觉悟,个个参与。用白岩松的话说就是:“如果两个人每天用8次手绢,一年下来可以保护一棵20年树龄的树。”这类小事是大家举手之劳就可以做到的。 由是观之,绿色山河,需要用绿色思维、绿色理念去创造,需要完善绿色机制、绿色制度来守护。如今我们应该做的,如果用文学的语言表达,那就是守护现在的绿,扩展明天的绿。 是的,对于绿,我们不仅要懂得欣赏,更要学会用心厚植。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