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隔代抚养”——感恩您温暖了我的童年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选题策划/本报编辑部 撰稿/周薇 发布日期:2018-10-12 15:37:15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人才紧缺,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不得不放弃原有的育儿计划,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回到工作岗位,将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看管。从孩子出生起,祖父母、外祖父母就已成为教养孩子的“主力军”。目前,“隔代抚养”俨然成为我国的一种新型家庭模式。
“隔代抚养”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一知名网站调查显示:如今有一半家庭的孩子是由祖辈带的,而其中三分之二的隔代养育家庭在教养孩子问题上存在分歧。父母缺位的“隔代教育”,很容易引发家庭矛盾。近六成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养育知识靠自身实践和传统经验;而年轻父母则更相信网络、书本、专家。双方往往各执一端,分歧重重。 育儿路上,年轻父母们既需要年长一辈的添砖加瓦,又对他们的教育方式颇有微词。这样一种相处模式,让孩子和长辈都左右为难。对比所有的矛盾、问题,祖孙间浓浓的舐犊之情,藏于心的相守岁月,让人为之动容。
穿梭于城市的“八路军”
每到开学季,地铁、公交车、大街上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衣着朴素的老人肩挎书包,牵着年幼的孩子匆匆前往学校。将孩子送到学校,他们又开始投入下一个“战场”,买菜做饭。到了下午,又要将孩子送去学校继续学习。放学时间,他们将孩子接回家里,督促孩子完成作业。一天往返学校八趟,渐渐地,他们有了新时代“八路军”的称号。多年前,他们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多年后,他们又承担起第三代的养育工作。这样一种生活模式,让他们乐此不疲。 笔者走访了长沙市几所知名小学,校园外,可以见到一些有趣的“祖辈角”,送完孩子上学的长辈们在校外公园或长廊处下棋、聊天打发时间,似乎这份守护,他们不愿错失一分一秒。有些长辈会聚在一起探讨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或抚养方式;有些在钻研一个新玩具、新游戏的玩法;有些甚至在演练孩子昨天没弄懂的习题……并非所有的祖父母带孩子都过时滞后,反而,他们身上有太多值得父母学习的优点。 长沙市雨花区王家冲小学外常有一位静心等待的爷爷,他的孙女才上一年级,孩子的父母工作忙,每天早出晚归,养育孩子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他和孩子奶奶在操持。每天送完孩子,他便一直等在校门外,像上学的学生一样,随身带着一块大胸牌,胸牌里的纸条上记录着孩子一天的作息时间。笔者留意到,每个时间后面还备注着注意事项。他表示,照顾孩子是他和奶奶退休后的全部生活,对于孩子而言,爷爷、奶奶又何尝不是他们全部的精神所依。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5000万个城市家庭中约有三分之二以上,孙(外孙)子女的抚养和照看需要依赖于祖(外祖)父母等。社会大众对“隔代抚养”看法不一,一部分人认为让老人照顾孩子,可以节省下雇用专职保姆的费用,是出于生计等各方面的考虑,综合各方面情况之后的最好选择。 同时,在孩子幼年、童年时期,给孩子营造充满安全感的生活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家中的长辈对孩子的忍耐心、包容度都优于外人,能够给予孩子的是最精心的呵护。 但是,当做父母的感动于“隔代抚养”所带来的便利时,也不得忽视这种养育方式所带来的一些隐患。 超负荷喂养,造成发育超前或迟缓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一种饿,叫你奶奶觉得你饿。”超负荷的喂养是目前造成孩子体重超标的一个因素。专家表示,隔代喂养有利有弊,大多数长辈们具有丰富的喂养经验,但某些传统饮食观念可能导致幼儿偏食挑食,餐桌上的过度溺爱也不利于孩子生长。因此,在家庭育儿这件事情上应该要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不少“隔代抚养”的家庭中孩子一犯错,老人会立马当先前来“护驾”,这样盲目宠溺的举动会误导孩子,让他们滋生一些不良行为。在性格培养和道德规范上,不少老人也会因为过度溺爱,迁就孩子错误的行为,导致孩子是非不分。“包干式”养育是祖父母带孩子极易出现的现象,容易造成孩子的独立性差、不懂得体谅他人等特点而形成自私的性格。
大部分老人都是在退休之后承担起抚育孙辈的工作,身体素质大不如前,日积月累的操劳很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有些老人为了不让儿女担忧,甚至独自默默忍受着病痛折磨,而抚养孩子是一件十分繁琐、劳累的事情。年轻人在关爱自己的孩子成长的同时也要多多关爱家中的“带娃主力军”,体会祖父母对孙子、孙女,对儿女的那份爱心,从而更好地孝敬他们。
面对“隔代抚养”所带来的一些问题,父母和祖辈们都不要去逃避,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两代人在生活习惯和教育理念上或多或少有差异,这就需要两代人相互理解,及时有效地沟通。年轻的父母要多和祖辈们交流新的科学育儿观,祖辈们也可以在传承上一辈吃苦耐劳的精神时多接纳年轻一代的育儿建议,统一认识,择优施教。 祖辈们要改进观念,学会理性育儿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肩负起日常照顾及教育的祖辈们,在慈爱疼惜孩子的同时,更要做到不纵容、不溺爱,不让旧习惯、坏德行耽误了孩子。要坚持细心引导与理性培养相结合。 多方机构相互辅助,促进“隔代抚养”和谐发展 社区、学校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集中开设“隔代抚养”相关知识讲座,转变教育观念,普及教育新理念,将年轻父母和祖辈们聚集在一起,增进三代人之间的亲子关系,消除育儿观念不同所带来的隔阂,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 你养我小,我陪你老。最后,我们应该心怀感恩之心,感激老一辈的辛勤付出,坚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家庭生活中多给予老年人一些关怀,并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老人感受到儿孙的爱心和温暖。让孩子们真正感受爱老、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气。
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也被称作“老人节”。人生每个阶段都饱含着长辈养育我们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滴心血,承载着长辈对我们的每一份祝福,每一份期盼。扫描右方二维码,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重阳节的知识吧。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