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E学江苏•江苏小作家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74期  总第5683期  2018年12月07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74期  下一期
遗忘在田里的篮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五(6)班 秦陈悦 发布日期:2018-12-07 14:53:21

周末,我跟着奶奶来到了田里。奶奶摘着扁豆,而我就无聊地拨弄着藤叶。咦?有个灰溜溜的东西闯进了我的视线。哦!原来是我的篮球,我几乎把它忘记了。
 

它是爸爸给我买的礼物,陪我度过了许多童年时光。虽然爸爸很忙,但是妈妈一有时间就会陪我玩。我想学打篮球,于是妈妈教我拍篮球。看着篮球像一个听话的孩子在妈妈的手指下跳跃,我也跃跃欲试。可是篮球总是跟我“作对”,不是弹不起来,就是会滚到旁边去。我气馁地把篮球使劲砸向墙面。这下不是我打篮球,而是变成篮球打我啦!不争气的眼泪一下子涌出了我的眼眶。妈妈告诉我,一定要有耐心,又手把手地教我怎么用力,怎么控制方向。果然,篮球渐渐听我的话了,我又笑了。
 

小学有篮球课,老师教我们投篮,我怎么也投不进篮筐,小声说道:“算了吧,也许是我的力气太小,也许是篮球太重,反正我是完成不了任务了。”这时候,沈老师走过来,笑眯眯地说:“可不能轻言放弃啊,坚持练哦。”于是我又拾起了篮球,坚持投篮,一次、两次、三次……终于投进了。我感受到了篮球给我带来的喜悦。


一次玩耍时,篮球被我遗忘在田里,孤零零地躺着,一直躺到了今天。我赶紧把它抱起来,洗去它身上的泥污,在地上拍了几下。哇!它还像以前一样弹性十足呢!“咚咚咚……”那清脆的弹跳声仿佛告诉我,它一直鼓足勇气,等待希望……
 

点评:作者抓住动作、心理描写,回味了从喜爱篮球到遗失篮球的经过。结尾以声音结尾,留有余思,充满希望。
 

指导教师:杨红玉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