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小手拉大手 平安校园行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策划/本报编辑部 发布日期:2019-03-18 16:27:58 |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经常嘱咐我们要注意安全,过马路要小心。老师也时常告诉我们要开开心心上学,平平安安回家。安全无小事,在3月25日第24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小编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聊聊安全小知识吧。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家全面深入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意义所在吗?为了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于1996年初联合发出通知,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全面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996年3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中小学生第一个安全教育日发表电视讲话,拉开了首次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的序幕,他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中小学安全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通过举办讲座、知识竞赛、观看交通事故案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制作宣传板、组织交通安全训练营等活动,完善小学生放学路队制度,建立健全学生交通安全保障。
小常识 大道理
据可靠资料分析,安全事故已成为威胁学生的第一大隐患。有教育法制专家指出,保护学生安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学校要把安全教育真正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家长也要切实履行对子女的监护义务,把安全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 那么,如何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呢?首先,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遵守交通规则。其次,不要购买“三无”食品。再次,参加集体活动时,遇到拥堵踩踏,要沉着冷静,保护好头、胸、腹部不被挤压;观看体育赛事时,要注意自己的位置是否安全,避免飞来的篮球、足球、排球等伤及自己;同时,网络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大家要增强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远离手游和电脑游戏,多多参与社会实践、体育锻炼等健康的户外活动。最后,要预防校园霸凌,上下学的路上要和同学结伴而行,远离操场的角落、厕所、地下室、游戏厅、小树林等偏僻场所;在校期间,不要携带贵重物品,更不要炫耀自己的财物,避免被人敲诈勒索。
小手拉大手 安全进校园
隐患猛于虎,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如何避免灾害的发生,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不但是爸爸妈妈和学校关心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的关注重点。相关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知识普及,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可以避免80%以上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鉴于此,河南各地学校积极组织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通过安全教育宣传、安全知识讲座、意外事件演练分析,让安全意识融入每位学生的心中。
新乡市长垣县南关中心小学在安全防范方面更是别出心裁。学校邀请市人防办的专业人士,以“强化防空防灾,创建和谐校园”为指引,以防空减灾知识宣传为主要内容,进行人防知识宣传活动,通过知识展板、发放宣传图册、展示人防设备等方式,普及防空防灾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学生们直呼大开眼界。 商丘市凯旋路第二小学联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民警进行交通安全宣教活动,结合辖区实际路况,向大家讲解交通安全知识,通过各种交通案例分析,使学生们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通过“交通安全日”活动的开展,形成了以学生为载体,学生带动家长、家庭辐射社会的全新安全教育模式,强化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安全无小事,值此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提醒同学们牢记安全规则,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平安走天下。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