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用书籍为儿童搭建一座彩虹桥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选题策划/本报编辑部 撰稿/巩旭 发布日期:2019-04-01 16:01:03 |
儿童图书日,让童年不分国界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坐在床边给自己讲过的那些故事吗?丑小鸭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白雪公主战胜了恶毒的皇后,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匹诺曹经历磨难,找回了诚实,变成了好孩子……阅读,始终伴随着我们成长,它让我们幼小的心灵第一次知道了真善美;它鼓舞我们遇到困难不要气馁,付出终会有回报;它为我们传输着爱与勇气,让我们热爱生活;它让我们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1967年4月2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把安徒生诞生的日子确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迄今已有50多个年头了。在过去的50多年中,每到4月2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都会确定一个主题,在全世界儿童中开展读书活动。 中国的少儿出版界从1986年开始参加IBBY的活动,并于1990年成立了中国分会——中国儿童读物促进会。近30年来,中国儿童读物促进会致力于将国际儿童图书日引进中国,设定每年4月2日为“中国儿童阅读日”,并为此开展一系列活动,旨在共同架起儿童与图书的桥梁,让中国儿童与世界儿童同处一个阅读起跑线,以此促进中国儿童阅读,引领中国儿童成长。
重新认识儿童阅读 读书是一个民族精神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全民阅读关乎民族的兴盛和进步,而全民阅读的关键一环就是儿童阅读。纵观国际,在新加坡,小婴儿出世后护士叮嘱产妇的事项中就有“如何读书给婴儿听”这一项。在以色列,孩子到了百天,家长会把蜂蜜涂在书上,让孩子用舌尖去感知书是甜美的。在美国,1997年末就由政府发起一场阅读运动,建立了一支由百万公民自愿组织的辅导队伍,确保美国学生在二年级结束前能够独立看书…… 越来越多国家、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阅读对自身特别是对儿童的重要性,都说童年的长度决定了国家的高度,儿童阅读的深度决定了民族精神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阅读与民族未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透过数字看阅读 据调查,犹太人每年人均读书64本,芬兰是世界上图书馆使用率最高的国家,同时芬兰图书馆的分布密度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人均每年读书60本,俄罗斯人每年人均读书55本,德国47本,日本40本,法国14本,美籍华人邹奇奇12岁时就读完了2000本书,中国香港小朋友文浩谦一年读书2618本。而根据2014年的调查数据,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仍在“谷底”,不足5本!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儿童在6~9个月时就开始阅读,我国儿童则普遍要到2~3岁才开始阅读活动;美国儿童在4岁后进入独立的、自主性的大量阅读阶段,而我们的孩子平均到8岁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虽然国家层面设立了“中国儿童阅读日”,但普通民众对儿童阅读的认知仍然有限,除了少数一些机构(如个别少儿图书馆)还在热心地组织读书活动外,整个社会几乎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显然,在影视网络和电子游戏构筑的声光世界中,在教师和家长精心布置的所谓成才规划中,在社会日渐浮躁的大氛围中,孩子与书本的距离越来越远。 阅读之花开遍校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要用儿童阅读让儿童的精神世界变得更美丽,也要用儿童阅读去塑造儿童美好的人格,更要用儿童阅读去创造一个民族美好的未来。 所幸,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差距,也开始行动起来了。江苏省无锡市育才小学将图书阅览室修整一新,全天对师生开放,并为学生办理图书存折,每读一本书都会有相应积分收入,积分达到一定数值可换相应的学习用品,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学期人均阅读量达到30本;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在每个班级成立了读书俱乐部,并在班级后墙上设立了“流动书箱”,每个学生每周带两本书放进书箱,课间可以自由选取、阅读;海南省海口小学由家委会拟定了《家长承诺书》,设定每晚七点四十分至八点十分是亲子共读时间,要求家长监督、陪伴孩子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等等。
特级教师谈儿童阅读 对于儿童阅读,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外阅读推广人郭学萍老师,也就是孩子们口中的“长辫子老师”,对此颇有研究。笔者曾就家长普遍关心的儿童阅读有关问题请教郭老师,她向我们强调了阅读中的“四少”。
其次,少一些框限,允许“自主选读”。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水果、粮食、蛋禽、蔬菜,所以,“经典阅读”也好,“快餐阅读”也罢,都是一种个体需要。 再次,少一些控制,允许“个性阅读”。课外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是依据孩子的爱好、兴趣而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给予学生完全自由的阅读是不现实的,适当的控制是引导学生有质量阅读的保障,关键在于“度”的把控。
另外,针对亲子阅读,郭老师也向家长们传授了五个小秘诀。第一,营造家庭阅读的环境,让书无所不在,让孩子跟家长一起爱上阅读。第二,自主选择合适的书目,等待机缘,创造机缘,然后为他们挑选一本“对的书”。第三,确定固定的阅读时间,像每天早晨起来必须洗脸刷牙一样成为习惯。第四,做好阅读的方法指导,父母要以身作则,注意阅读的方法和策略渗透。第五,在阅读互动中学写作,提倡“对话式”阅读,在厚积中等待薄发。
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本书,多一点心思,多一点投入,收获的其实不仅仅是孩子。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用阅读来充实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让阅读在每个孩子的生命中生根、发芽,让我们的生命之旅一路芬芳。
■E学课堂
语文行业的多位作家、教授、特高级教师和专项研究的博士们,根据课标及教材,结合各年级学生的智力与认知发展,为大家分级推荐了阅读书目,扫描左侧二维码了解一下!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