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E学湖南•湖南小作家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84期  总第5745期  2019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84期  下一期
美妙溢满校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怀化市沅陵县鹤鸣山小学四(9)班 谢 发布日期:2019-05-27 10:53:05

在这之前,我从未认真欣赏过她——我的校园。
 

课间小憩,我漫步在校园的花丛小径,无意中瞧见几株有趣的植被。我叫不上名字,但我清楚地看到在那洋溢着黄绿、嫰绿、墨绿的地方,一抹被叶子轻捧起来的万紫千红。它们三个叶瓣尖微张,叶瓣不知为何微皱,也许是因为疲惫吧。走了一会儿,一个半圆的“绿帐篷”映入了我的眼帘。它与小叶女贞暗红的叶瓣相拥而簇。而在我一番仔细观察过后,那日渐凋零的紫红花乍现。她累了,花瓣微曲,却仍然挺立,尽力舒展着叶片,犹如垂暮终年的老妇人。忽然,一缕香气调皮地钻入了我的鼻腔,那是一股清新略带甜味的香气。我很快发现了它,它小巧玲珑,带有一丝倦意,似乎刚刚睡醒,叶瓣尖小心翼翼地向花的心蕊探去,像贪睡的小孩子。这是四季桂吧!她的叶片在阳光的炙烤下,边缘就像刚烫的新发型,肆意卷起。
 

这个“迷你森林”到头了,接着,我便向撒满阳光的小树林走去。


铺满青泥石板的小路上七零八落地飘洒着枯黄的叶,它们悄悄长大,又默默老去。它们在这场短暂的生命旅途中,曾接受阳光雨露的洗礼,经历了岁月的无情雕琢,仍散发着魅力。我倚靠着一棵粗壮的青松,想象它从稚嫩幼苗到现在的魁梧参天,感叹着生命从弱小到强大的可贵。


季羡林老先生曾在《槐花》中说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只要你自己试试看,你就会发现这美妙溢出的校园。
 

点评:小作者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把校园的一花一草写得如此生动,在小作者的眼中,这些花花草草不是静态的,似乎它们在低喃,也有自己的情绪,也有属于自己的传奇经历。
 

指导教师:向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