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走进九峰山 感知“侏罗纪”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9-09-30 09:03:21 |
编者按: 我的“九峰山研学之旅”
在九峰山大峡谷,我看到并触摸了远古时代的岩层,一层一层整齐有序垒压,每一层颜色也不一样。一路上,在大哥哥大姐姐的讲解下,我认识了许多从没见过的花、草、树、虫……冯爷爷鼓励大家捉虫子做标本,有一个大哥哥是捉虫能手,足足捉了半瓶各种各样的小虫子。有好几次,我“撞见”了奇怪的虫子不敢下手,都是大哥哥帮我捉住装进了瓶子。 对了,听讲解的大哥哥大姐姐说,大峡谷中的不少花草都是治病的药材。其中,有两种特别美的花跟我家小区里种的花一模一样,能治咳嗽。我当时就想:下次再咳嗽了,就摘些花吃! ——郑州一八国际小学二年级 李雨筠 在研学博物馆,我进入“侏罗纪时代”,看了恐龙化石、鱼化石、龟化石,此外我还听了螽斯的鸣叫,闻了松柏沉香的味道。一只长得很像鸟的恐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穿越九峰山大峡谷时,我遇见了许多大自然界的生灵:一只“巨大”的蝴蝶,一只像花儿一样的虫子,各种各样颜色的野花,大大小小的草木。有一种草叫牛膝,讲解的大姐姐说,它是一种药材。 在九峰山实验室,我动手制作了一块“琥珀”:选取适量块(末)状松香,加入小金属缸里;点燃酒精灯,对小金属缸加热,令松香完全融化成液态;准备一个圆形玻璃容器;先往玻璃容器中倒入一层液态松香,把捕捉到的虫子(以及事先做好的名称标签)放置于液态松香中,再往玻璃容器倒入足量液态松香……待松香冷却凝固后,一块“昆虫琥珀”就新鲜出炉了。 ——郑州一八国际小学四年级 李雨桐 九峰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山青、水秀、天蓝、风柔、林密…… 在研学博物馆,我看到了各种化石,有恐龙、鱼、龟等。其中,我对“孔子鸟”化石最感兴趣。听冯爷爷讲,孔子鸟为中生代鸟,是世界最早最原始的一种鸟类。我还有幸聆听了一种起源于侏罗纪时代的昆虫——螽斯的鸣叫,开心极了。 在九峰山实验室,我亲手制作了一块“琥珀”。我往一个小金属缸里加入块(末)状松香,放在酒精灯上持续加热,松香完全融化后倒进透明玻璃容器,放入一只小虫子,等松香冷却后“琥珀”就完工了。 ——河南省实验中学思达外国语小学二年级 谢昀晓 解读 早在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研学旅行成为学校教育和课堂教育的延伸,这无疑是我国教育“革命性”的改革。2017年至今,国家又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是“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它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旅行”为载体,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自信心,同时让学生释放成长压力、发现自身潜能、张扬青春风采。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