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E学湖南·湖南小作家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93期  总第5812期  2019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93期  下一期
摘玉米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长沙市长沙县榔梨街道龙华小学五(1)班  发布日期:2019-11-25 09:25:26

今年暑假,我回到了位于洞庭湖边的老家,每一次回去我都格外兴奋,在那里我就像出笼的鸟儿一样自由、快乐。
 

在我家屋子前面有一片湖,湖边是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其中就有我们家种的玉米。
 

有一天,爷爷告诉我:“玉米要老了,今天要把玉米摘完。”我听了,觉得这是一件新鲜事,便自告奋勇地对爷爷说:“我也要去。”爷爷说:“玉米地里有许多虫子和灰尘,会让你全身痒痒的。”“我不怕!”我对爷爷说。爷爷没有办法,只好带我去摘玉米。


我和爷爷一人戴着一顶草帽,爷爷背着锄头,我拉着小推车,两人走向了玉米地。我问爷爷:“不是去摘玉米吗,要带锄头做什么?”爷爷回答说:“摘完玉米后,要把玉米秆锄掉,方便种下一季的粮食。”
开始摘玉米了,我学着爷爷左手扶,右手掰。看起来好像挺容易,但长长的玉米叶上有毛,叶子尖上还有小刺,一不小心就会刺到手。我和爷爷专心摘着玉米,摘满一车之后,爷爷准备把玉米拉回去,我闹着要拉,爷爷就同意了。我吃力地把推车推到屋子后面,把玉米倒出来,又把空车拖回玉米地。就这样,我将所有玉米拖回了家,而爷爷留在地里锄草和玉米秆。
 

到了正午,我和爷爷回家了,刚摘下来的玉米已经被奶奶和妈妈剥好了。午饭是我们亲手摘下的玉米,刚出锅的玉米香气扑鼻,吃起来也特别甜。


在家乡的玉米地里劳动,吃自己摘的玉米显得格外香甜,让我知道了收获自己的劳动果实会感到幸福。我希望明年暑假我还可以回老家和爷爷一起摘玉米。
 

点评:小作者既有敏锐的观察力、不怕吃苦的行动力,也有对生活、对劳动、对亲情的感知力,还有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流畅表达力,所以能够成就这篇令人读来印象深刻的佳作。
 

指导教师:罗利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