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更是祖先留下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河南,非遗丰富、繁多,包含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曲、体育竞技、杂技、手艺、节令、信仰、习俗乃至民间知识等。2020年,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近非遗,看非遗物件、听非遗故事、学非遗技艺,在看、听、学中体味、体知民间智慧,传承、传播中原文化。
2020年2月6日至8日,农历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马街书会如期说唱。本期,我们走进平顶山市宝丰县,寻找“活”在麦田里的说唱艺术——马街书会。
在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村,每年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都会云集在村外应河边的麦地里,激情演绎河南坠子、三弦书、大鼓书、渔鼓、道情、清音、快板等几十种说唱艺术——这种“说唱狂欢”,就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马街书会”。
马街书会是中华曲艺传承历史中的一朵奇葩,以“一天能看千台戏,三天胜读万卷书”的独特魅力,成为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苍穹下、麦地里,三两米一个舞台,一块木板搭台子,扯个条幅就成场,上千名艺人打起板、敲响鼓,放声说唱,数十万观众熙熙攘攘,围圈观看,这就是“马街书会”。曾经,有媒体称这种“户外音乐节”是“中国的伍德斯托克”(世界上最著名的系列摇滚音乐节),把它和迷笛音乐节(中国第一个原创音乐节)相比。
马街书会,是各地说唱艺人向往朝拜的圣地。据马街村广严寺和火神庙碑刻记载,马街书会起源于元代延钓年间,距今700余年。关于它的诞生,民间流传有十余种说法,比如悼师说、庙会说、皇恩说、歌德说、会艺说、除恶说、祈雨说、度荒说等。这其中,悼师说流传最广。马街说书研究会会长张满堂说:“相传,从前马街村有个叫马德平的老艺人,一生桃李满天下。农历正月十三老艺人去世,徒弟们都来悼念他,为他献技献艺,许愿年年来给他说一天书,后来就形成了马街书会。”书会地点,就在马街村北应河岸边火神庙周围麦地里,“以天为幕,以地作台”,成百上千艺人,就地开演。
马街书会有一系列专有名词,像“棚”(艺人演出的书摊)、“亮书”(艺人在书会上表演)、“写书”(雇主在书棚间挑选艺人)等。书会上,艺人竭尽所能亮绝活,目的是被“写书人”看中。艺人被看中后双方商讨书价,一般采用“摸码子”法,就是在袖筒或衣襟里比指头讨价还价。艺人如被“写”走,“写书人”就把艺人的道具或乐器拿走一件,留下定金、地址,艺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前去说书。知名曲艺专家马紫晨撰文介绍道:约一百五十年前清同治初,上会艺人曾有一千余棚(一棚是一个艺人组合,三五人不等);民国前期一般在四五百棚间徘徊;“文革”前最高数是1963年的近600棚;“十年动乱”,书会几近绝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向正常,1986年430棚、950人,1987年之后开始滑坡但偶尔会有爆升,比如1998年曾达到792棚、2364人⋯⋯2006年,马街书会成为国家级非遗后,颓势扭转,艺人上会人数渐趋稳定。
说到这里,有人会好奇了:每年那么多说唱艺人赴约马街书会,他们的吃和住怎么解决?这就要归功于马街村民的热情好客了。几百年来,马街村人酷爱曲艺,厚待艺人,形成了“无君子不养艺人”的乡风传统。每年,马街村家家户户腾房备饭,热情款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而且分文不取。作为回报,艺人进村如进家,摆摊就唱,也是不取分文。于是,村人和艺人亲如手足,有的如同亲戚常年来往——他们以一种浪漫的方式传承着村落的小传统,诉说着村落的记忆,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比如说马街村人张满堂,为了招待艺人,他在自家菜地盖了一排简易平房,建成“艺人之家”,“年年都有上百艺人在我这吃住,有一年光蒸馍吃了320斤”。就这样,像张满堂一样的众多马街村人也悄然成了马街书会的灵魂,和马街说书人一起,共同成就了这一文化奇观。
传承百年,说唱不绝。马街书会起到了“激活族群记忆、动态传播知识、活跃社群交流、加强文化认同”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每到书会上演时,都会有宝丰、平顶山乃至河南省内其他地市的青少年学生准时赶来,穿梭于人海,沉醉于说唱——也正是在书会上,有不少学生结缘艺术、拜师学艺,成为新一代“书会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