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E学河南·印象社团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99期  总第5854期  2020年03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99期  下一期
笛之韵 诵之声——记鹤壁市山城区第八小学竹笛、经典诵读社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楠 杨志强 发布日期:2028-06-02 00:00:00

鹤壁市山城区第八小学(以下简称“八小”)在“每一个学生都很优秀,让每一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快乐成长”办学理念引领下,确立“文化育人,特色兴校”办学思路,发扬八小精神,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乐学、会学,健康全面发展。
 

近年来,八小重视提升校园精神文化品质,创设静态文化氛围,丰富动态文化形式,深化管理文化内涵,着力构建特色加学习型活力校园,其中竹笛、经典诵读等课程已成为八小的鲜明特色。

 

2013年,八小引进竹笛特色教育课程。
 

纪常怡是八小竹笛社团教师,她说:“八小把竹笛纳入教育课程后,赢得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喜爱,有许多学生吹奏得特别好,所以学校就在2014年成立了竹笛社团。”竹笛社团的教学分两个阶段,二、三年级是启蒙阶段,四、五、六年级是提升阶段。纪常怡主教启蒙阶段的竹笛课,此外每周一还要带领全校教师学习竹笛。
 

竹笛对指法、口型等要求极高,但在纪常怡等社团教师的倾情指导下,八小竹笛社团学生克服困难、自我加压,一步一个脚印,终让竹笛在八小发芽、生根、开花。
 

刘金翰是六(4)班学生,加入竹笛社团四年了,竹笛等级考试已考至七级。他告诉我们,学习竹笛不仅丰富了他的课余生活,更让他掌握了一门乐器,自身也得到很大提升。他还讲述了一段难忘的经历:“2018年重阳节,我们竹笛社团成员一起去敬老院为爷爷奶奶吹奏竹笛。他们看完表演,高兴得合不拢嘴!”这件事让刘金翰深有感触,他没有想到吹奏竹笛竟能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带来那么大的欢欣和快乐,回来后更加刻苦学习竹笛了。
 

五(5)班的季俞锐三年级时加入竹笛社团。据纪常怡介绍,季俞锐很有音乐天赋,许多学生刚开始学习竹笛时指法和吹奏都很难掌握到位,但是季俞锐却能一吹就响。聊起竹笛,季俞锐一脸神往:“此前,我报过好多个特长班,比如画画、吉他等,让我一直坚持下来的却只有竹笛。”同样,六(2)班的原子怡也说:“上竹笛课时,纪老师很幽默,常开一些小玩笑逗我们开心,我们都很喜欢她。有时学到困难之处会产生厌倦心理,想要放弃,这时候纪老师就会告诉我,既然学了就要坚持到底,不要轻言放弃。”
 

在竹笛社团浸润几年,六(3)班的付嘉鑫想成为一名竹笛教师。她说:“有一次,我们学校举办竹笛艺术节。纪老师吹了一首曲子,让我特别羡慕。那个时候我就想,长大以后我要像纪老师一样当竹笛教师,把竹笛传承下去。”
 

校园因文化而底蕴深厚,校园因艺术而活力四射。2018年,八小举办第二届竹笛文化艺术节,竹笛社团学生独奏的《塔塔尔族舞曲》《扬鞭催马运粮忙》等曲目展现了纯熟的竹笛技艺;同年,八小参加第十五届星星火炬大赛,竹笛社团学生独奏的《塔塔尔族舞曲》获得一等奖,《小放牛》《扬鞭催马运粮忙》获得二等奖,合奏的《紫竹调》获得一等奖;2019年,八小参加河南少儿综艺春节联欢晚会,竹笛社团学生合奏的《彩云追月》获得特等奖,并在河南电视台播出。
 

一支小小竹笛,吹奏悠悠曲调。纪常怡说:“竹笛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民族器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和文化价值。竹笛想要学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刻苦练习。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学生们在悠扬的笛声中陶冶情操,能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

如果把竹笛比做“武”,那么诵读就是“文”了。
 

为了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阅读古典诗文的能力并丰富学生人文素养,八小成立了经典诵读社团。
 

八小的经典诵读与该校教师王娅大有关系。2015年,王娅在参加全国夏青杯朗诵大赛时突发奇想,何不让经典诵读走进课堂?随后,她就开始把经典诵读引入课堂教学中,“我把每篇课文做好朗读示范,播放给学生听,还把诵读和丰富的活动联系起来”。随后,八小正式成立经典诵读社团,王娅成为社团负责教师。
 

在王娅看来,“诵读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表达的重要方式。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学生们的诵读水平在语言的浸润中得到提升,同时也能更深地感悟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几年来,在王娅的引领下,八小经典诵读社团犹如一颗种子破土而出,融入大千世界。
 

有一次,王娅带领学生演练《红色石林》。时值夏日正午,四十五名学生站在操场上列队练习,很快口干舌燥,有学生甚至开始发牢骚。王娅鼓励大家:“我们一起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于是,大家咬牙继续排练。
 

2018年10月,八小经典诵读社团学生参加河南省青少年红色经典诵读大赛,经过与五十六个代表队的激烈角逐,最终斩获特等奖。那一刻,从王娅到学生,一个个喜极而泣,他们觉得一切都值得了……还有,在2018年河南省经典诵读大赛中,八小经典诵读社团参演的原创作品《鹤壁无法复制的山水印章》,获得二等奖;2019年,八小经典诵读社团被鹤壁市山城区教体局推选参加2019年鹤壁市山城区春节联欢晚会;在鹤壁市首届经典诵读大赛中,八小经典诵读社团学生参演的《中华韵·少年情》获得一等奖。
 

采访中,八小经典诵读社团学生田芮琪告诉我们一个“内幕”:“2019年3月,在排练《呦呦鹿鸣》时,需要双腿跪在地上展示汉礼。反复练习容易酸痛、麻木,转换动作时容易迟钝。但大家咬牙坚持,一直到排练结束。最终,在5月举行的2019年鹤壁市首届经典诵读大赛中,《呦呦鹿鸣》斩获大奖。”这种“内幕”场景,只是经典诵读社团日常排练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岁月清浅却有力量,经典诵读的种子已深植于学生们的心中,只待开花结果。”王娅说,一天又一天,经典诵读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们进行精神品格的自我塑造,进行文化底蕴的自觉积累,让他们在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