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豫剧唱功显 雅韵传四方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选题策划/本刊编辑部 整理/高会芳 发布日期:2020-09-14 09:29:39 |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更是祖先留下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本期,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豫剧。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知心话”……听到这几句唱词,你的心里是不是立刻泛起涟漪:“嘿,豫剧!”对,这都是豫剧的经典唱段。 说起豫剧,很多人都能哼唱几句唱段,就像说起越剧会唱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样。不过,仅仅会哼唱算不上达人,豫剧中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又名河南讴、靠山黄、靠山吼、土梆戏,也称河南高调。因河南简称豫,新中国成立后被正式定名为豫剧。它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拥有最多的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除河南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等地也有专业豫剧团。目前,豫剧已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豫剧特征鲜明,风格朴实,行腔酣畅淋漓、不拖沓,与南方戏曲的柔美风格有较大不同。它对唱功的要求很高,尤其注重吐字和发音,要求吐字清晰,让观众听得清、辨得明。豫剧传统剧目往往是边说边唱,说中带唱,唱中带说。经过创新,现代豫剧加入了合唱、重唱以及对唱等形式。此外,现代豫剧还和声乐元素相结合,流畅的旋律拉近了舞台和观众的距离。由于河南各地方言的差异性,豫剧形成了四大声腔:通俗易懂的开封祥符调、声音低沉的洛阳豫西调、慷慨激昂的商丘豫东调、活泼婉转的沙河调。
历史上,豫剧剧目众多。据统计,现今流传下来的传统剧目有一千多个,其中大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比如封神戏、三国戏、包公戏、杨家戏和岳家戏;还有一部分是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比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倒霉大叔的婚事》等。当然,豫剧还有古代戏和现代戏之分,像深受人们喜爱的《花木兰》《大祭桩》《七品芝麻官》等就属于古代戏,而《李双双》《夫妻俩》等现代戏也凭借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新老听众所接受。
在豫剧的演变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殿堂级的名家。他们分别创立了自己的派系,像陈派、马派、崔派、阎派以及常派等。 常派创始人是常香玉,在豫剧各流派中,常派的知名度最高。“谁说女子不如男?”舞台上,常香玉用她独特的唱腔,把花木兰的故事演绎得细致入微、动人心弦。她博采众长,汲取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河洛大鼓等艺术之长,把不同风格的豫剧唱腔融合于豫西调中,创立了真假音混合演唱的腔调。她能做到“一句唱腔里有5个音,一句词里融合豫东、豫西两大派”。早先,周恩来总理听过常香玉的演唱后评价说:“演唱声音清晰动人,不用看字幕就能够清楚地听到演唱的内容,而且情感丰富,能够轻易将人们带入角色之中。” 常香玉有一句口头禅:“人间悠悠万事,我就是觉得戏比天大!”从艺七十多年间,她演出的剧目有一百多个,演出场次不计其数,塑造的人物形象家喻户晓,其中代表性剧目有《花木兰》《白蛇传》《大祭桩》《破洪州》《拷红》《断桥》《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与流行音乐相比,戏曲和青年人还有一定距离。对此,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说:“青年人不是不喜欢戏曲,而是没有找到走近戏曲的合适途径。” 李树建是一名豫剧演员,演出近万场,听戏观众累计超过一亿人次。作为豫剧界公认的领军人物,他开拓了豫剧新格局,囊括了国内几乎所有戏剧荣誉。由他主演的《程婴救孤》《清风亭上》等经典名剧,不但在全国引起广泛反响,而且走向欧美和东南亚舞台,大大提高了豫剧在世界的知名度。 为了让青年人爱上戏曲、爱上豫剧,李树建率团先后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郑州大学、郑州市东关小学等几十所大中小学,举办戏曲推广活动。同时,他还在不少学校设立了传承基地,为青年学子走近戏曲、了解戏曲进而热爱戏曲搭建平台,促进戏曲在青年人中的薪火相传。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听豫剧,既是在听故事,也是在学道理、悟人生。闲暇时,不妨去剧场看一场演出,近距离欣赏一下豫剧——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