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学中国•本期策划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6期  总第5978期  2021年02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6期  下一期
古今学生的花样开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选题策划/ 本报编辑部 撰稿/ 朱晓玲 发布日期:2021-02-22 10:32:46

新生入学大PK
 

如今,同学们舒服地在家度过了冬天最寒冷的时候,于春暖花开时开启新学期征程,古时候则不同。“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受古代农耕文明的影响,学子们在农忙时(农历五月左右)要帮忙务农,趁着农闲时(农历十一月左右)抓紧时间读书,因此,古时很多朝代的学生是从冬季开始入学的。
 

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件大事,当然就是参加开学典礼啦!说到现在的开学典礼,同学们可能会觉得有点乏味,校长致辞、教师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发言……多数学生的参与感并不强。古代的新生开学礼却大为不同。通常,古代新生入学礼有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开笔礼等四个环节。
 

正衣冠 “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古人相信,衣冠不仅能遮羞,还能反映人的精神面貌,所以把“正衣冠”放在入学礼的第一步。入学时,新生们依次站好,然后由先生一一为他们整理好衣冠,再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再由先生带入学堂。
 

行拜师礼 学生进入学堂后,就要开始行拜师礼。学生先向先生呈拜师帖,并向孔子像及先生行三跪九叩大礼。随后,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相当于学费),表示敬意。六礼分别是瘦肉干(表达弟子心意)、芹菜(寓意勤奋好学)、莲子(寓意苦心教育)、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学业圆满)、红豆(寓意鸿运高照)。先生收下束脩后,回赠学生葱(寓意聪慧)、芹菜等礼物,同时带领弟子齐颂《大学》首章,象征担下“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净手净心 行完拜师礼,就到了净手净心的环节。学生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清洗,正反面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所谓“净手净心”,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洗手这个仪式去除心中杂念,日后专注于学习之道。
开笔礼 开笔礼是入学礼的最后一道程序,包括朱砂开智、击鼓明智、描红开笔等。因“痣”与“智”谐音,“朱砂开智”即先生用蘸有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痣,寓意学生从此开启智慧。“击鼓明智”意在通过击鼓声警示学生珍惜读书的机会,保持耳聪目明,争取创业建功。“描红开笔”是指学生在先生的指导下学会写人生第一个字,这个字可能很简单,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除了以上几点,古时候小学生的入学年龄也比现在晚。同学们大多是6—7周岁上小学,古代较为普遍的入学年龄则是8—15岁。明朝规定“8岁以上、15岁以下,皆入社学”,“社学”就相当于现在的乡村小学,不需要入学考试,也没有限制招生数额,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参加。据传,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轼都是8岁入学。

 

入学配置哪家强
 

穿着校服、背上书包、坐上专车去学校,是当今很多同学的日常。古代学生的入学配置与现代相比,到底哪一方更胜一筹呢?
 

现下国内学校校服并无统一的风格,运动装是主流。而从古代新生入学礼的“正衣冠”我们可知,旧时学堂对学生的仪容是很重视的,所以学生们都有统一的“校服”——青衿。相传,各朝皇帝还会根据自己的审美重新设计专属这个朝代的校服。
 

拾掇完穿什么,就该收拾书包了。由于课业负担的加重,在现代,双肩背包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同学的需求,有的同学甚至拖着拉杆箱式书包去上学。而在古代,最初学子们用的是木制或竹制的便携式书箱(又称“书笈”),后来为了携带方便,改用包袱来装书。
 

上学除了要带书,还要带笔墨纸砚,于是,包袱又升级为“褡裢”,可以分开存放学习用具。虽说古代的书包一步步升级,但书笈仍有它的用武之地,学子上京赶考时,要带上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书籍,这时书笈就派上了用场。
 

古代富家子弟也许能坐马车上学,穷人家的孩子上学只能靠走路。东汉的任末14岁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在漫长的求学之路上,他曾露宿荒野,削树枝作笔,汲树汁当墨;也曾在星辉烂漫下借月光读书,或点燃麻秆、蒿草取光。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也曾背着书箱,长期游学于京城长安。而现在,同学们就算没有家人专车接送,也有校车可以乘坐,可比古代的学子们幸福多了。

 

十年寒窗谁更苦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其实古代学生也有假期,只是假期少得可怜。汉朝及隋唐时期,太学及国子监的假期分为旬假、田假、授衣假,即每旬只有一天假,农忙或换季时,会有一个月左右的假期,学生可以回家帮忙务农或者拿衣物。
 

社学放假制度按照习俗由教书先生自定,但假期也比现在短得多。明朝时,小学每个月只有谒圣(拜孔子)这天放假。清代唐鉴办的义学规定,学生每天早上5—7点到校、晚上5—7点回家,学校每年腊月初十才放假,假期只有岁末约一个月的时间;有的学校规定每个月放假3天;还有的学校在每年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放假。
 

清朝皇子们的假期也只有5天,上书房只有元旦、端午、中秋、万寿(皇上的生日)、自寿(自己的生日)这几天放假,连除夕也要正常上课。可见十年寒窗苦读并非虚言。此外,古代学生放假回家还要帮忙干农活、做家务,与现代学生快乐的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双休日生活相去甚远。两相对比之下,同学们简直是生在了“福窝”。

 

书山有路勤为径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给了很多寒门学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无数学子挑灯夜战,只为榜上有名。蒲松龄六七十岁仍然坚持苦读应试,《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听说自己中举激动地疯癫了。科举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呢?
 

古代的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童试和乡试、中央的会试与殿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通过县试和府试即为童生,通过院试的童生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成绩特佳的生员有机会被选为贡生,成为国子监的学生。
 

中了秀才就意味着进入士大夫阶层,拥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被用刑等特权。此外,秀才若是在乡试中中举,那便成为举人,初步具备入仕资格。举人通过会试后,即为贡士,再经殿试赐出身,乃为进士,有机会当官,就可以光耀门楣、光宗耀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种层层选拔的选官制度,说起来简单,实则十分严酷。有人得到童生的身份后,院试却多次落第,清道光年间广东曾有百岁童生参加院试的纪录。
 

有人认为,古代的童生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秀才相当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贡生相当于985高校的本科生,举人相当于现在的硕士,贡士相当于当今的博士,进士则堪与高校教授相媲美。
 

科举之路,道阻且长,但有范仲淹等寒门子弟苦读多年成为一代名臣和大师。知识改变命运,在古代如是,现代亦然。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读书一定是每条路的起点。学海无涯,以苦作舟,以勤为桨,终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深知书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而身处信息洪流时代的我们,更应该保有一颗求知心。同学们正处在知识储备阶段,理应为攀登知识高峰打好地基,所以,新学期让我们一起踏上新的征程,去知识海洋的更深处遨游吧!

 

E 学课堂

 

春秋时期,官学盛行,穷人家的孩子读书无门,是孔子率先开创了私学,倡导仁义礼智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扫描二维码,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