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学中国•本期策划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17期  总第5983期  2021年03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17期  下一期
保护母亲河 守护中国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选题策划/ 本报编辑部 撰稿/ 巩旭 发布日期:2021-03-08 13:40:35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提到“母亲”,我们眼前会浮现出一张张美丽的、温柔的、勤劳的脸庞,母亲哺育我们成长,母亲的怀抱是孩子最温暖的摇篮。那么,提到母亲河,同学们又会想到什么呢?
 

有人把河流称为大地的动脉。河流世世代代滋养着大地、哺育着人类,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而那些与民族世代繁衍生息息息相关的河流,就被亲切地称为“母亲河”。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母亲河,如英国的泰晤士河、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印度的恒河、埃及的尼罗河等,我们中国当然也有自己的母亲河,它就是——黄河。
 

黄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长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穿越高山、峡谷、黄土高原和平原,沿途有湍急飞流、悬崖瀑布,也有芳草肥美、清澈小溪,途经九省(自治区),最后奔腾着流入渤海。从高空俯瞰,弯弯曲曲的黄河就像一个巨大的“几”字,更像是一条蜿蜒盘旋的黄色巨龙。

 

那些从黄河中流淌出的故事


黄河,从世界屋脊出发,九曲蜿蜒,奔流入海,不舍昼夜。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养育了无数炎黄子孙,也哺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
 

关于黄河,民间一直流传着不少或真或假的传奇故事呢!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故事同学们一定都听过吧!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负责治水。鲧治水治了9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大禹从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中吸取经验,改“围堵障”为“疏顺导滞”,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耗时13年,终平息了水患。在他的治理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们筑室而居,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大禹治水这种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气节的真实写照吗?


闯王过河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结了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闯王为此很是焦心,愁得胡须头发一夜之间都白了。
 

第二天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了。”闯王大喜,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可到了河边一看,河水“哗哗哗”流得正欢呢,根本没结冰,而河面上却架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正在闯王纳闷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座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原来,黄河结冰是假,百姓们支持起义、想过上好日子才是真。
 

〔小贴士〕历史上,黄河确实有结冰的记录。河流的结冰期与所处的地理纬度有关,如果一年中最低月均温度高于或等于零摄氏度,那么河流就不会结冰,反之则会结冰。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月均温零摄氏度的等温线,在这条线以北,黄河纬度最低,故黄河就成为一条结冰河流。但是,黄河结冰总体上不是实冰,特别是中下游地区,结的冰仅仅是表面一层,冰层下仍然会有湍急的河水,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花园口决堤 古人为治理黄河水患,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目的是让百姓安居乐业。而到了近现代,却曾出现过人为将黄河改道而造成的大灾难,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花园口决堤惨案。
 

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为阻止日军西进,6月9日,国民政府决定“以水代兵”,下令扒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人为造成黄河决堤。波涛汹涌的河水瞬间冲进黄河平原,形成大片黄泛区,一发不可收拾,导致了惨绝人寰的1942“河南大饥荒”。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灾难中,河南民宅被冲毁140余万家,淹没耕地800余万亩,更有数十万百姓猝不及防葬身鱼腹,上千万人流离失所,当时的悲惨状况足以用“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来形容。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每年都会携带16亿吨泥沙,其中有12亿吨流入大海,剩下4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因为它的浑浊,民间才有了“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
 

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水害严重,黄河给黄河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
 

几十载努力,滚滚黄河水变清
 

就是这样一条以“一碗水,半碗沙”为标签的大河,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水变清的现象。历史上有记载可查的“黄河清”有43次,最长的一次为1727年,黄河澄清2000余里,持续20多天。
 

据水利专家介绍,历史上“黄河清”的主要成因是自然现象,比如有一段长时间的干旱天气,导致黄河水流量大幅度减小,带动泥沙的力度降低,导致泥沙沉淀,河水变清。在这种背景下,当遇到强降雨时,黄河水还会变浑。
 

而现如今黄河水变清,则是从1946年开始,经过几辈人的艰苦努力,治理黄河的显著成果。大规模退耕还林、造林还草,使黄土高原恢复了植被,植被覆盖率从1999年的30%左右,上升至2018年的60%以上。
 

守护它们的家,守护我们的家
 

黄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带,黄河流域多样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植被类型及人类活动历史等因素,决定了区域内生物物种的分布、组成与多样性空间格局。但黄河生物多样性现状显然不容乐观。


2018年3月,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联合印发的《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中表明,黄河水资源开发已突破警戒线,近30年间黄河鱼类资源数量减少约一半,土著珍稀保护鱼类资源减少六成。
 

黄河流域多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也为不同的鸟类提供了栖息环境,共覆盖了全国近一半的鸟类物种。但随着城市工业建设、农田利用、海水养殖等不断发展,不同类型的湿地存在被占用和破坏的情况,水域污染使得水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把资源保护好,守护它们的家,也守护我们的家,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深思。
 

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强。2002年,由保护母亲河领导小组设定,每年的3月9日被定为“保护母亲河日”。
 

对同学们来说,“保护母亲河”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镌刻在内心的行动指南和身体力行的不断坚持。不少学校已经积极展开了行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三小学绘画社团的同学创作了以“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为主题的儿童画,向家人、朋友宣传环保意识;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育英小学的学生对学校附近的“母亲河”小凌河河水进行定期监测,并利用课余时间到堤岸捡拾垃圾等;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育才学校教育集团的学生和家长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亲河、爱河、护河”家校互动综合实践活动,了解水文常识、观察水质、清理河岸垃圾;等等。

 

古往今来,中华儿女与母亲河之间的交流从未停止,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与她相处的最佳模式。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像保护母亲一样保护好它,用耳,用心,聆听黄河母亲的倾诉。

 

E 学课堂

 

长江为什么叫江?黄河为什么叫河?江和河到底有什么区别?扫描二维码,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