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传承河洛文化,话说河洛大鼓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策划/本报编辑部 整理/李丹 发布日期:2021-05-03 10:28:37 |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更是祖先留下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在河南,非遗丰富、繁多,包含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曲、体育竞技、杂技、手艺、节令、信仰、习俗乃至民间知识等。2021年,我们继续“穿越时空”走近非遗,看非遗物件、听非遗故事、学非遗技艺,在看、听、学中体味、体知民间智慧,传承、传播中原文化。
关于“河洛大鼓”名字的由来,有这样一段经历。1950年,偃师县二代鼓书艺人张天培,跟随周恩来总理到朝鲜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张天培演出结束,周总理问他:“你演的是什么曲种?”张回答:“这是我们河洛地区流行的地方曲艺——大鼓书。”周总理说:“那就叫河洛大鼓吧!”遵从周总理的指示,在1951年洛阳召开的第一次曲艺工作会议上,将此种曲艺形式正式命名为“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早期流行于农村,20世纪30年代后渐渐传入城市。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河洛大鼓开始在洛阳及偃师周边地区迅速盛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河洛大鼓的黄金时期,洛阳市许多地方设有书棚,艺人云集于此,竞相献艺。这段鼎盛时期,艺人足有一两百人,知名艺人频出,最著名的是有“说书状元”之称的河洛大鼓第二代传人张天培、第三代传人程文和、号称“一代宗师”的第四代传人段介平。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逐渐普及,河洛大鼓听众逐年减少。张怀生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们在台上正唱得起劲儿,台下有人喊了一嗓子:“《霍元甲》开始了!”观众便跑得没剩几个了。 农村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使河洛大鼓留存变得困难。随着洛阳周边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洛大鼓仪式性和娱乐性演出机会迅速消失。河洛大鼓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