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E学河南•特别策划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4期  总第6023期  2021年06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4期  下一期
我的篆刻故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梓龙 发布日期:2021-06-14 15:13:44

篆刻对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学习篆刻以前,我完全不知道它是什么。


第一节课,严肃的张老师给我们简单讲述了篆刻基本知识以及我们需要做的准备。张老师讲的一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他说的是书法和篆刻的关系:“好的书法家不一定是篆刻家,好的篆刻家一定是书法家。”听完这句话,我心想完蛋了,成为篆刻家的前提是得先成为书法家,但我这七扭八歪的字压根成不了书法家,那我是不是成不了篆刻家?想到这,我心灰意冷,可我又想,要把篆刻当成课余爱好,在学习疲惫时,当成一种驱赶枯燥、静心修养的好方式。


我觉得学好篆刻的精髓在于多加练习,张老师在每周一下午的课上,并没有花很多时间讲怎么刻,倒是花了大把时间,为我们每个人进行一对一指导,这让我特别有收获。


老师要求我们在篆刻时认真对待每个步骤,磨石、临摹、上稿、刻石,每一步都要仔细认真,如果有错误了必须改正甚至重来一遍,这让我学到篆刻的严肃。


篆刻是非常易入门的一门艺术,一下午课程就掌握了基础方法,适合每个人。然而,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东西,就越难做好,就像有些人写了几十年汉字了,也不能成为书法家,这需要毅力加上领悟力。


以印稿布局为例,最让我感慨的是字的变形,加长缩短、字与字的组合、印稿布局的疏密……这都融入了篆刻者对美的感受和理解。我的名字是三个字,本打算刻四个字的印,发现名字写出来疏密失调,于是我把姓作为一个单独的字, 把名字的两个字结合在一起, 根据印面做了些变形。


老师给我们讲,北京奥运会会徽上出现了篆刻的身影,2009年篆刻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篆刻之路走来不容易,我会继续走下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