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到湖南的异乡人,经常会惊讶于:都是湖南人,怎么说的方言差别这么大?去到湖南省内不同地方游玩时,更是好奇地发现每个地方的特色戏曲也大相径庭。不说外地游客了,土生土长的湖南伢子估计也没有真正去了解过湖南戏曲,本期,让E宝带同学们走进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戏曲,伴随轻快的节奏一起探索和感受湖湘戏曲的魅力吧!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戏曲。湖南位于长江中游,是连接东部沿海省市与西部内陆省市的桥梁地带。不仅山川秀丽,而且文化传统悠久。独特的地理位置滋养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文化,湖南地方戏剧以其奇异的风姿,高耸于中华艺林,湘剧、祁剧、辰河戏、衡阳湘剧、武陵戏、荆河戏、巴陵戏、湘昆、长沙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永州花鼓戏、阳戏、花灯戏、傩戏、苗剧、侗戏19个湖南地方戏剧剧种在祖国的剧坛大放异彩。
长沙花鼓戏
长沙花鼓戏形成初期是以旧长沙府(现在的长沙县)为中心,后逐渐向周边地区辐射,但花鼓戏不只流行于长沙,还在省内流传甚广。长沙花鼓戏是湖南省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长沙花鼓戏最开始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慢慢地,随着人们的接受和广为传唱,不同派系的花鼓戏因相互间的艺术交流而逐渐规范化,舞台语言向长沙官话统一,形成了现在比较完备的长沙花鼓戏剧种。长沙花鼓戏音乐曲调有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200余支,其传统剧目多以表演“两小”(小旦、小丑)和“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特色,其中不少精彩的剧目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2011年5月23日,花鼓戏(长沙花鼓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湖南著名风景区张家界演出的大型山水实景节目《刘海砍樵》就是花鼓戏的典型代表,其因朴实、明快、活泼的表演形式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巴陵戏
巴陵戏是湖南省岳阳市地方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巴陵戏最初叫作“巴湘戏”,民间又称之为岳州班,1953年才正式定名为“巴陵戏”。巴陵戏的历史可久远着呢,它源于明代万历年间传入的昆腔,明末清初,弋阳腔流入湖南,清代乾隆年间,巴陵戏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因素,以唱弹腔为主,兼唱昆腔和杂腔小调,逐渐发展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戏曲声腔剧种。巴陵戏在内容上与前面提到的花鼓戏有所不同,它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和话本,以反映历代政治、军事斗争题材为主。同时,巴陵戏还是研究中国戏曲流变和地方剧种成形、发展的宝贵资料。
2006年5月20日,巴陵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湘昆
湘昆是湖南昆曲的简称,是湖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与中国南方的苏昆、北方的北昆同源。因流行于湖省湘南的桂阳、嘉禾、新田、宁远、蓝山、临武、宜章、永兴、常宁等地,并以桂阳为其发展和活动中心,故又称“桂阳昆曲”。早在明代万历年间,中国戏曲的主要声腔之一的昆山腔便传入湖南,对湖南传统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至今,湖南的湘剧、祁剧、巴陵戏、辰河戏、荆河戏、武陵戏等地方大剧种中,还保留着不少昆腔剧目和曲牌。
梅山傩戏
梅山傩戏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是湖南省冷水江市民间举行祈福、求子、驱邪等傩事活动时搬演的娱神和自娱戏剧。梅山傩戏在声腔、对白、动作上,表现出原始野性、诙谐幽默的特点。梅山傩戏的传承十分神秘,是由汉化的土著巫傩师口传心授、以家传和师传两系秘密流传至今。正是由于这种古老的传承方式,梅山傩戏才得以原生态保存。
2011年6月9日,湖南省冷水江市申报的傩戏(梅山傩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剧
苗剧是湖南19个地方戏曲剧种中,最年轻的一个戏剧剧种。1954年2月,苗剧诞生于湘西苗族自治区花垣县麻栗场乡。开始时,曾称“苗剧”“苗语剧”“苗戏”(苗语叫“戏雄”),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称“苗歌剧”,1982年被正式定名为“苗剧”。
今天,我们能欣赏到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湖湘戏曲,这要得益于一代代戏曲大师们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和技巧,将传统的曲艺精髓与现代人的喜好特点相结合,尝试各种新的创作手法,将戏曲送上舞台、送进社区、送入校园。作为学生,我们需要更多、更全面、更有效地接受、学习和传承湖湘戏曲文化。
扫描下方二维码,一起了解更多关于“湘剧”的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