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小行星被发现
小行星是指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小行星本身的亮度比较低,不像彗星和流星一样肉眼可见,因此直到19世纪才第一次被人类发现。
1801年1月1日晚上,意大利天文学家朱塞普·皮亚齐在西西里岛上的巴勒莫天文台进行观测时,在金牛座里发现了一颗在星图上找不到的星。他连续数日观测这颗星,随后将自己的发现报告发送到哥达天文台。后来,皮亚齐生病了,无法继续他的观测。而哥达天文台收到皮亚齐的报告时,那颗星已经向太阳的方向运动,无法再被观测到了。
德国天文学家高斯读了皮亚齐的报告后,将这颗星的位置计算了出来,并将数据送往哥达天文台。德国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奥伯斯根据高斯的数据,于1801年12月31日晚上重新发现了这颗星,即1号小行星“谷神星”。1802年,奥伯斯又发现了另一颗小行星,他将其命名为“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在1803年和1807年也相继被发现。随后,越来越多的小行星被发现。
一波三折的“追星”往事
在发现小行星的工作中,我国的天文工作者也做出了不少贡献。
1928年10月25日,旅美求学的中国青年张钰哲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小行星。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其正式编号为1125号,被命名为“中华星”。
张钰哲学成回国后,成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拓荒者之一,但由于当时旧中国贫穷落后,无法进行天文学观测,他再也没有找到这颗小行星的踪迹。
直到1957年10月30日,他在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轨道酷似1125号的小行星。随后经证实,这颗小行星并非1125号,但20年后的1977年,当这颗小行星的轨道被精确地确定后,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破例将“中华星”这个名字给了这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充满戏剧性的是,原本以为失踪了的1125号小行星,却在1975年、1981年、1986年分别被再次观测到,并于1988年被重新命名为“中国星”。
1125号小行星失而复得,“中华星”与“中国星”交相辉映。一波三折的“追星”历程,背后是新中国天文观测科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岁月流转,我国天文事业有了飞跃发展,我们有了更先进的技术,通过太空望远镜和电脑分析图像,一发现小行星就能对它进行轨道预测和分析。
为何获得命名的小行星数量很少
随着望远镜巡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发现的小行星越来越多,获得永久编号的小行星已超过60万颗,但已正式命名的却不足5%。为何获得命名的小行星数量这么少?原来,小行星的命名具有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要遵循一系列规则,经历一个烦琐的流程。
从临时编号到永久编号历时较长 小行星被发现后还需要至少两个晚上的观测数据,才能上报给国际小行星中心,如果被确认不是任何一个已知的小行星,即可获得一个临时编号。而要想取得国际永久编号,则需要确定其轨道,这可能要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
命名权有窗口期 一颗小行星在获得永久编号后,其发现者可在10年窗口期内给这颗小行星提名。一旦超过时限,发现者就失去了优先提名权。而且,发现者的提名权是不能让渡的。
永久命名要求严格 永久命名不长于16个字符,不能是数字,最好是一个单词,可以以某种语言发音,避免与已获得命名的小行星或自然卫星过于相似,政治、军事人物或事件的提名必须在其本人死亡或事件发生后100年才被允许,不鼓励用宠物名字,不允许纯商业或以商业性质为主的命名等。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在市场上买卖的星星命名权,仅仅是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商业行为,小行星的命名权是不可以买卖的。
截至目前,小行星的命名一般以对人类社会发展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命名为主,如以古代科学家命名的张衡星、祖冲之星、一行星、郭守敬星,这是第一批以中国人名命名的小行星;又如以近现代科学家命名的戴文赛星、杨振宁星、钱学森星等。
此外,我国现设的省区市以及绝大多数的省会城市的名称也被用以小行星命名,如北京星、江苏星、南京星等。诸如地湖所星、南土所星、南京大学星、南师大星等以科研院所、学校等单位命名的小行星也有,不过数量并不多。
【E学课堂】
一代又一代的天文学家用他们坚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追寻浩瀚宇宙,绘制银河画卷。随着空间探测的不断发展,人类未来很有可能会登上这些小行星,去探索奥秘、开发资源,使之造福人类。小行星会不会撞击地球?我们该不该担心和害怕?扫描二维码,一起来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