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E学江苏•探索发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2期  总第6148期  2022年05月0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2期  下一期
蝗虫:为消灭它,人类操碎了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2-05-09 11:00:51

历史上的自然灾害曾给人类的生命、生活带来无尽的伤害和痛苦。在中国古代的各种自然灾害中,由一种昆虫引发的灾害尤其值得关注。这种昆虫就是蝗虫。

 

“旱极而蝗”,这只小虫不可爱


蝗虫俗称蚂蚱、蚱蜢,可以说是农民最讨厌的一种昆虫了。它不挑食,以五谷杂粮和草本科类的叶、茎、果肉为食,喜欢居住在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繁殖能力极强。蝗虫分布世界各处,种类总计超1万种,光是我国就有1000多种(以飞蝗、土蝗为主)。


因为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旱灾相伴而生。一旦遭遇干旱,蝗虫便会成群结队地迁移,寻找低洼有水的地方,而它们途中需要补给“粮草”,所以就有了“旱极而蝗”的说法。


在古代,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中国三大灾害。由于缺乏科学的治蝗措施,蝗灾给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造成了重大损失。如《唐书·五行志》记载,贞元元年,北方发生大面积蝗灾,蝗虫所过之处赤地千里,没有一丝绿色植物的影子,直接吃掉两个州的粮食,以致民间甚至出现“人相食”的现象。这次蝗灾让李世民这个开创“贞观之治”的明君都下了罪己诏。


2020年,全球蝗灾预警再次拉响警报。4000亿只沙漠蝗从东非飞到印度和巴基斯坦,一路“大开杀戒”,过境之处只能用“惨烈”二字形容:1平方公里的蝗群一天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极大地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


“生物部队”出击,治蝗出奇招


如今,随着灾害监测体系、防蝗技术的日益完善,我国内陆地区少有遭受蝗灾的报道。但无数人在背后所做的治蝗工作值得我们铭记。


蝗灾之初,我国确实是会直接“开吃”。不过不是人类吃,而是动物,这种治蝗方法叫生物防治法。
新疆自古以来就经常受到蝗虫袭击。在边疆草场上,饲养着一群特殊的“治蝗战士”——70万只牧鸡。一旦发现灾情,便会全军出“鸡”。治蝗期间,它们变身为“流动治蝗鸡”,5天即可完成1000亩的治蝗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鸡苗是国家免费发放的。2012年,国家农业部发动河北、内蒙古等10个地区利用牧鸡治蝗,全国出动近300万只鸡,共减少牧草直接经济损失1.27亿元,户均减灾1万多元,户均增收近6500元。


2000年5月,新疆北部发生特大蝗灾。除采取化学药物治蝗外,10万“鸭兵”在新疆草原投入“战斗”,效果明显。三个月后,新疆至少有100万亩优质草原上如地毯般覆盖的蝗虫被鸭子彻底歼灭。
除了陆地攻击,经常活动在新疆西部的粉红椋鸟往往使用“空袭”的方式对蝗虫进行围剿,每只每天捕食近200只蝗虫,也是当之无愧的治蝗主力军。


国家出手,治标更治本


但如果仅靠“生物部队”和全国“吃货”把蝗虫吃成稀有物种,或许有些过于乐观了。在治蝗行动背后,是我国长久以来的付出。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部建立蝗灾防治指挥部。防治蝗虫治标更要治本,从蝗虫虫卵处就开始扑灭。蝗虫偏爱在微湿润的土壤中产卵,尤其是被水浸过的裸露土地。于是第一步就是兴修水利,控制旱涝,综合防治蝗灾。接下来就是长达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土地被植被覆盖,蝗虫也就难以繁殖了。


我国各地蝗区还建立了飞蝗预测预报组织。哪里的蝗虫数量上升,就会通知各家各户做好预防。而在每年两次的深耕中,农民还会把埋在土里的虫卵翻出来暴晒,喷洒药剂杀死,不让它们有机会长大成虫。


此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使用飞机治蝗,用农业机大规模超低空喷洒农药。近年来还出现了更环保的生物农药手段:要么让蝗虫生病,难以繁殖;要么让它们丧失“社交”欲望,抑制群集行为;要么吸引它们集中到一起,集中消灭;要么让它们吃什么都味同嚼蜡……


正因为这些许多人看不见的努力,这些年,蝗灾才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或者还没大规模暴发,就已被扑灭。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