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E学江苏•科普中国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3期  总第6154期  2022年05月2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3期  下一期
解开飞机失事的秘钥——黑匣子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2-05-23 09:39:25

2022年3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一架从昆明飞往广州的客机MU5735于广西梧州上空骤降,落地坠毁,机上132人全部遇难。这一重大事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而要想知道这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就必须找到黑匣子。黑匣子究竟是什么?找到它就能解开飞机失事的谜底吗?

 

万人搜寻的黑匣子到底是什么


黑匣子,也叫飞行信息记录系统,一般包括两个仪器,一个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另一个是飞行数据记录器。


驾驶舱话音记录器对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进行记录,包括机组成员的谈话、与地面人员的通话以及其他各种声响。飞行数据记录器对飞行过程中飞机机身的各种数据进行记录,包括飞行速度、高度、航向等一系列详尽信息。


有了这些详尽的数据,专家才能在后续破译的过程中尽可能还原事故发生的真相。


很多人可能会想:黑匣子大抵就是个黑盒子。事实上,现代的黑匣子并不黑,它外形呈鲜亮的橙红色,这是因为一旦飞机失事,外表醒目的匣子更易被发现。


众所周知,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71%的面积,因此,空难发生的地点极有可能是在海洋上。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研发人员在黑匣子上安装了一个名为水下信标的部件,该部件遇水就会启动,每秒发射一次频率为37.5kHz的声波信号。有了这个信号,搜救人员的工作难度就会降低。但黑匣子的电量十分有限,一旦在水下工作超过30天,电量便会耗尽,信号也就跟着消失了。茫茫海洋中,寻找缺失了信号源的黑匣子无异于大海捞针。

 

寻找难度大,破译工作难


正因为黑匣子载有大量重要数据,往往在空难调查过程中能一锤定音,所以每次空难发生后,搜救人员都会尽全力寻找这能解开谜团的秘钥。但由于空难发生因素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并不是每一架失事飞机的黑匣子都能被找到。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从吉隆坡飞往北京,在飞行途中失联,机上239人下落不明,黑匣子至今仍未找到,此次航班消失依然是一个未解的谜团。


不过,历史上也有不少空难的真相是由黑匣子解开的。2009年6月1日,法国一架客机在巴西坠毁,机上成员全数罹难。经过近两年的搜寻,人们终于找到黑匣子,得知这场事故是由于皮托管结冰,飞机无法侦测空速,自动驾驶自动关闭,机员错误操作导致失速,最终造成这一悲剧。


而MU5735航班出事后,搜救人员经历了七天的苦苦搜寻,终于找到了两个黑匣子。但这并不代表谜底马上就会被揭开,因为对黑匣子的破译工作难度大、耗时长,想要形成一份令人信服的完整报告,也需更长的时间。此外,历史上也有被找回的黑匣子因为损坏严重,数据难以恢复的情况。

 

云传输为何难以实现


在大数据时代下,云计算、云存储已经变成一件很普遍的事。有人会问,为什么黑匣子里的数据不能做到实时传输?


事实上,黑匣子要想变成“云匣子”,就目前而言是一件难以实现的事。


首先,黑匣子最基础、最重要的目的是保存数据,为了在飞机失事过程中扛住巨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黑匣子的尺寸、耗能都有极高的要求,如果加上实时传输这一功能,黑匣子将会更费电。一旦飞机失事地点在海洋,那电池耗电速度将会大大提高,对搜寻活动非常不利。


其次,空难发生的概率极低,如果对所有飞行数据进行同步传输,这将是一项非常巨大且不易实现的工程,需要巨额资源投入,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与隐私方面的争议。


最后,抛开数据传输所需电量和工程资源来说,单是数据传输这一环就难以实现。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网络信号和速度都不稳定,而且一些航线受天气、地理位置等因素限制,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诸多难解的问题。


总之,对绝大多数正常飞行的航班来说,它的黑匣子数据毫无意义。只有当飞机失事后,黑匣子才会显得如此珍贵。而对发生概率极低的空难来说,将黑匣子变为“云匣子”不太现实。

 

截至2022年2月19日,中国民航运输航空持续安全飞行时间突破1亿小时,而3月21日的东航坠机事件打破了这一纪录,所有数据都要从零开始。即便如此,我们仍要相信,过去的4227天安全飞行纪录证明,中国民航运输航空安全指标是远高于同期世界水平的。

 

【E学课堂】

 

黑匣子解码的难点在哪里?快来扫码,一起看专家如何解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