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E学江苏•史海拾贝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4期  总第6159期  2022年06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4期  下一期
“课本之外的历史”系列之白求恩在中国的655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2-06-06 10:22:26

对中国人来说,白求恩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抗战,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白求恩深入中国战场的655天,其间发生了无数感动人心的故事。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毛主席给予他如此高的评价?

 

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来中国之前,早已在北美医学界功成名就。1937年7月,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次会面让他了解到,如火如荼的中国抗战急缺外科手术专家和医疗物资,他毅然踏上了中国国土,投入到援华抗日伟大事业当中。


战场发明家


1938年,白求恩率领医疗队来到中国,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小学语文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中提到,1939年春,白求恩在硝烟炮火中连做115例手术,持续工作69个小时。白求恩不仅是一位战地医生,他还在战场就地取材,研制出多种方便实用的医疗器械,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


“马背上的手术台”  抗战时期,医疗队主要靠马拉车装运药品器械,收展速度慢,不便于作战中频繁转移。有一天,白求恩看见毛驴上的粪驮子,灵感乍现,经过研究、试验,设计出一种新式运输工具——药驮子。药驮子外形像桥,顶部是无盖的箱子,可以存放夹板。这相当于一个轻便灵活的战地手术台,手术室、换药室、小药房都可以被一匹马驮走。白求恩为其取名“卢沟桥”,又被称作“马背上的手术台”。


特效药膏“毕普”  在医疗救护中,白求恩发现伤员的伤口经常因战地转移不能及时换药,延误治疗而感染化脓。经过反复实验,他制成了一种疗效较长的药膏——毕普,既可防止创面干燥,又有消毒作用,还容易揭开,便于伤员自己换药。


遗嘱让聂荣臻潸然泪下


1939年10月,日军进行疯狂的“冬季扫荡”计划,中日两军在河北涞源一带展开激烈战斗。原本打算回加拿大筹集医疗物资的白求恩,立即主动请缨,来到涞源摩天岭前线救治伤员。


一天,哨兵发现敌人马上要来了,催促白求恩尽快撤离。然而还有一位大腿粉碎性骨折的士兵在等待手术,白求恩为节省时间,徒手伸进伤员的伤口去掏碎骨。此时意外发生了,白求恩的手指被伤口中的碎骨头渣划破了。他没怎么理会被扎破的手指,仅蘸泡了一下消毒水就立刻投入到救治中。


由于伤口长时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加之战地医疗队生活条件艰苦,白求恩的手指开始发炎且逐渐加重。为了不耽误工作,他一直没有向上级汇报受伤情况。后来,前线又送来一位患有颈部丹毒和蜂窝组织炎的伤员,这是一种剧烈传染性炎症。在手术过程中,白求恩已经发炎的手指二次感染,疼痛万分,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做了13台手术,写了治疗疟疾的讲课提纲。


11月初,一生解救他人于水火的白求恩倒在了病床上,不仅因手指炎症恶化扩散而连续高烧,更是患上了败血症。但他依然硬撑着给伤员看病,甚至在黄土岭战斗打响后,又率医疗队奔赴前线。最终,体力不支的他被强行抬离战场。


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白求恩于1939年11月12日永久地离开了我们,享年49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将遗产分给战友们,给司令员聂荣臻写了信。在信的末尾,他反复强调:“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聂荣臻这位身经百战、有泪不轻弹的将军,读罢禁不住潸然泪下。


白求恩精神从未走远


白求恩没有孩子,他的后人中比较知名的有两个:一个是罗品信,温哥华三任市长。另一个是堂孙马克·威廉·白求恩,曾在中国短暂学习交流。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马克作为白求恩的亲属代表,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佩戴的抗战纪念章。他说:“没想到还有机会再次来到中国,这次见到了中国领导人,感受到中国人民始终记得白求恩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世人没有忘记白求恩。1970年中加建交,加拿大政府买下白求恩的故居,并将其恢复到1890年白求恩诞生时的样子,布置成“白求恩纪念馆”,列入加拿大国家文化遗产。白求恩出生的格雷文赫斯特镇,成为各国游客尤其是中国人的常往之地。


“为中国人民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是白求恩大夫援华时最大的心愿。84年过去了,由白求恩创立的学校和医院,发展为陆军军医大学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抗美援朝、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参与维和行动……在无数次考验面前,学校官兵、医院医生都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白求恩传人的合格答卷。


白求恩的一生无疑是光辉的,他在中国的655天里,在枪林弹雨中,救治了无数伤员,培养了大批医护人才,照亮了那个年代。今天我们依旧记得白求恩,他,从来不曾远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