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青春:那年他们正年轻
曾经稚嫩的年轻教师,如今已桃李满天下。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沿着时间轴回到老教师们初为人师时的场景。
上的不是“课”而是“纪律”
“1952年我参加工作,第一堂课上,两个特别调皮的学生在下面说话。无规矩不成方圆,我把他俩叫上讲台好好教育了一番,课堂上顿时鸦雀无声,从此没人敢不听我的话。”江西的周老师回忆,当时他们的日子过得清贫,白天正常教学,晚上还要给不识字的群众上课,常常在那昏暗的煤油灯下工作到深夜。
除了要上课,还要填饱肚子
20世纪70年代,安徽的张老师教初一,第一堂课讲“老三篇”里的《愚公移山》。因为准备充分,她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学生们精神振奋。
她还记得,当时的孩子一开学就是劳动,有时去农村开发小农场,有时去填海造田。“当时自己常常是半空着肚子上课,课余时间大家就想办法找东西填饱肚子,有人还会开荒种菜。”“劳动”成为那个时代的关键词。
见证了第一个教师节
1985年秋季开学没几天,湖南的王老师就赶上了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当时获表彰的老师有一件T恤衫作纪念,还有一朵大红花。”看着学校里的“先进教师”,她默默在心里树立了一个榜样。时光流转,如今她已是有近40年教龄的老教师了,获得了诸多荣誉,也成了年轻教师追赶的对象。
全英授课让学生蒙了
1998年,江苏的谢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对怎么上英语课,他精心磨了好几天,最后决定全英文授课。当时的农村孩子很少接触英语,一下子蒙了。他清晰地记得,“让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时,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支支吾吾说不出口,白净的脸憋得通红”。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让他感动,很多人放学后还在教室里自习,每次都要赶他们才回去。
由于身处不同年代,老教师们的执教经历和感受也不尽相同,但投身教育事业的执着无悔,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拆盲盒:老师中的“隐藏款”
你印象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严肃、一丝不苟?其实我们的老师也有可爱的一面。这就像拆盲盒一样,层层包裹下的可能是意外的“隐藏款”。
他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言不合就上才艺。你以为是“青铜”,没想到是“王者”。
浙江一位语文老师为奖励学生完成作业,按承诺在课间表演“隐藏技能”——舞蹈,瞬间燃爆教室。律动之下,学生也跟着一起快乐地摇摆。
“期待你的字能早日追赶上你帅气的外形”,评语旁还有一个俏皮的卡通形象。山东一位“00后”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会手绘一些表情包、卡通人物,真是可爱又走心。相信看到这样的评语,孩子们定会动力十足。
他们有着有趣的灵魂,有时还有点儿孩子气。
江西一位老师为了生动讲解干冰升华的过程,在课堂上模拟了舞台特效。只见讲台上“仙气缭绕”,老师缓缓从讲台中探出脑袋,慢慢起身,这可不就是“仙人”再现嘛!
为了教孩子们童谣,江苏一位老师将自己“幻化”成了“孙悟空”。那逗趣的动作,神似的音色,柔软的身姿,引得学生们笑得直拍桌子,直呼“戏精”!这样充满能量的课堂,谁会走神?
“把秋裤的裤脚塞到袜子里,是对冬天最基本的尊重!”冬日课间,河南一位老师让学生们撸起裤腿,突击检查他们穿秋裤的情况。有这样可爱又暖心的班主任,学生们在冬天也会感到温暖。
花样百出的课堂,别出心裁的设计,暖到心底的关怀,都是老师为了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能够健康快乐成长。看完这么多“宝藏”老师,你是不是也想到了某个有趣的老师呢!
谢恩师:感恩这一程有您相伴
“努力的意义是让你过得了丰年,也经得了荒年。”“世界上最美的事不是被爱,而是去爱。”……时光不复,但老师的教诲言犹在耳。谢谢您给予我们真诚炽热的爱与感动,让一颗颗种子开花结果,各有灿烂。
山东省济南市燕翔小学方静雯 当教师的幸福在于,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被孩子毫无保留的真诚、天真烂漫的童真拯救着。他们时刻提醒我,不要忘了自己也曾是孩子,不要丢了不管不顾的勇气,不要遗漏了身边的美好。是啊,童心是对世界的温柔坚守,有着抵挡时光侵蚀的力量。怪不得总有人说,做老师的人都不会老。
吉林省舒兰市青松中心校苗可凡 我们平时写周记,周老师都会一篇篇仔细阅读,写很多评语。去年暑假周记数量多,她只在每一篇周记后画个勾,我顿时有些失落。在开学第一篇周记的最后,我小心翼翼地写下这份心情。在下一次拿回周记本时,竟发现她用红笔写着自责。这份感动就像寒冬里的太阳,只要看一看,心里就暖洋洋亮光光的。
湖南省长沙市火星小学高艺晟 很意外,那次十拿九稳的测试没有考好。心情失落间,吴老师拍了拍我说:“成绩只是暂时的,一次的分数无法代表什么。最重要的是,你是很棒很努力的孩子。”我的眼眶立刻湿润了,一瞬间失落与感动交集,我释怀了:这次没考好,下次再战!
江苏一位学生家长 小学时我在班里风评不佳,在又一次犯错后,她在黄昏时分将我带到空无一人的教学楼顶。她一向严厉,那天我战战兢兢地抬头,却在炫目的剪影中望见她温和的笑。她说,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什么由自己决定。能画星空的孩子,就不要只画泥巴。这句话拯救了一个迷途的人。
教育是一份情怀,是师生之间心的联结,爱的传递。无数少年从童年启程,奔赴梦想的山海,而老师是送了我们一程又一程的人。亲爱的老师,谢谢您的教诲!
传薪火:以传承致匠心
李大钊、瞿秋白、缪伯英……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上,一大批无畏险途的师者,引领一大批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学生,投身中国的革命事业;钱学森、袁隆平……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瞩目,人民教师在讲台上认真教书,在讲台下刻苦钻研,中国经济腾飞的背后,有他们无私奉献的身影;黄大年、于漪、张桂梅……他们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培育了一代代社会主义新人。
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教师。他们中有人在疫情封校时期,帮住校生清洗校服,担当起“父母”的角色;有人在地震时用瘦弱的肩膀背起腿伤学生,一口气冲下五楼;有人在疫情肆虐期间义无反顾赶往最前线;有人在暴雨天一字排开,护送学生去食堂……
“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中国千万教师们就如滚滚洪流中那一朵朵奔腾的浪花,推动着历史向前。他们在时光里埋头耕耘,浇水育苗,蓦然回首,满目已尽是绿荫。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师德高尚,何为师者精神。
师恩情重,难以为报,传承是最好的致敬。从台下到台上,从师生到并肩奋斗的“战友”,无数人正沿着前辈的路,续写着新的教育故事。
古往今来,“老师”的叫法数不胜数。不变的是,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老师一直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与重担。他们带我们认识斑斓的世界,给我们人生最初的启蒙,而当他们目送我们走向未来后,自己却一次次回到原点,继续在平凡的讲台上,奉献最不平凡的风景。教诲如春风,师恩如泰山,衷心祝愿教师们节日快乐,桃李满天下!
【E学课堂】
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张桂梅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改变了近2000名女孩的命运。扫码了解她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