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护具、戴头盔、检查保护绳是否系紧,全部确认完毕后就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这可不是攀岩馆里的运动,而是一所小学开设的爬树课!据该校体育老师称,学校每周会安排一个年级上爬树课,在做好安全措施和专业指导的情况下,确保每个学生至少能有两次爬树体验。为什么会开设爬树课?除了爬树课,校园里还有哪些让人大开眼界的另类课程?
惊奇:小学开设爬树课
“加油!加油!马上就要到顶了!”
体育课上,孩子们围着一棵大樟树,树上的男生正在努力往上爬,其他同学在树下齐声呐喊为他加油。男生沿着脚蹬快速向上,到了一定高度没有了脚蹬,他想办法以树杈为着力点,最终爬到了最高点。
这是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一所小学的一节爬树课。据该校校长介绍,这学期开始,学校聘请了专业的攀树教练来指导学生爬树,既希望能加强学生的手脚协调性,也希望让他们在动用体力的同时学会动脑筋。课程一推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甚至还有不少家长希望学校能开设亲子爬树课,和孩子一起爬树。钱塘区教育局也表示,未来将在全区推广爬树课,让每个学生都学会爬树。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大家不妨回去问问自己的爸爸或者爷爷,小时候是不是都爬过树?不仅爬树,很多爸爸小时候甚至是在泥巴坑里摸爬滚打着长大的。每每放学后,一群调皮的男生总是相约一起去树上掏鸟蛋,为了找到更多鸟蛋,男生们从小练就了一身爬树的好本领,但凡能看到的鸟窝,他们都能爬上去一探究竟,彼此之间还经常比赛,比谁眼尖先找到鸟窝,比谁动作麻利上树快。
除此之外,喂蚂蚁、捉蜻蜓、采蘑菇、捞鱼捕虾……这些都是爸爸妈妈们满满的童年回忆。家长们的童年,可能在物质方面是平淡甚至贫乏的,但在精神层面的快乐和满足却丝毫不亚于我们这一代儿童。相比之下,现如今的孩子们被保护得太好了,他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样的蘑菇不能吃,不知道小鸟通常在什么季节下蛋,更叫不出路边那些花花草草的名字,衣食无忧的他们很难体会到父辈们童年的快乐。
所以,对学校开设爬树课这件事,不仅网友们羡慕地感叹“你的童年我的童年终于都一样”,大部分家长也都持支持态度:“孩子通过爬树可以了解自然、亲近自然,换个视角看世界。”“不仅能锻炼身体的力量和协调性,还能学到很多户外生存技能,在面对突发灾害时能帮助他们野外逃生。”“孩子从最开始不敢爬到最后喜欢上这项活动,是一个逐步建立自信的过程,可以让他们在面对以后的每一次挑战时都能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有趣:校园里的另类课程越来越多
还记得笔者上学的年代,体育课被视为副课,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经常能听到“体育老师请假了,这节课改上数学”这句话。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视,尤其是今年六月完成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新增了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对体育课做出改革,除了增加体育课课时以外,也在不断丰富着课程内容。
例如,山东省青岛市一所小学就利用每天的大课间组织了很多颇具年代感的传统体育游戏项目,“我们现在大课间将6个年级的学生分为三大块,两个年级做韵律操,两个年级跳皮筋、翻花绳,两个年级跳房子、丢沙包、踢毽子等。”学校大队辅导员刘老师介绍道。
这些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美好回忆的“复古”游戏重回校园,不仅受到了学生们的青睐,丰富了大家的校园生活,更成为学校心理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些活动大部分是群体性游戏,讲究配合和规则,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培养德育、体能、智力和竞技意识。
除了体育领域,各个学校的其他另类课程也越来越多。上海市黄浦区一所学校为学生们打造了一座可以自己创造内容、自己参与管理的网络社区,通过这个“小世界”,学生们可以在同龄人群体中学会表达、倾听与沟通。他们在“广播站”里讨论热门资讯,在“魔法学院”里提问学科难题,在“大话BBS”里畅所欲言,在“游戏摩天轮”里放松娱乐……这个被称为“零零岛”的网络少年宫,融合了多媒体技术与现代化教育理念,以寓教于乐的互联网共享模式深受大家欢迎。
此外,中医药、马术、茶艺甚至弹珠、集邮等课程也陆续走进校园。比如有的学校成立了少年邮局,将学校、教育局、邮政公司、集邮协会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参与邮政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接触社会、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以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反思:补上自然教育这堂课
“相机发射红外信号,动物触碰信号时就会自动拍摄。”四川平武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员在一群学生的簇拥下,正在讲述野生动物影像的获取方法。
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沙动植物园里,数十名学生在自然科学专业老师的带领下,精心制作喂鸟器,并通过游戏的方式体验鸟类寻找、搬运食物的辛劳。
在天目山,来自浙江杭州市区中小学校的一群小营员跟着自然导师来到森林,探秘、观鸟、夜行,度过两天一夜的自然之旅。
……
现在的少年儿童,大部分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城市中,很难接触到真正的自然元素。他们不仅需要通过专门的教育来了解大自然中的事物,还需要了解生命的奥义、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知识,由此,自然教育便应运而生了。
自然教育也称户外教育,即以自然环境为背景,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儿童融入大自然,在自然环境中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信等综合素养,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今年9月举办的2022中国自然教育大会上,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说:“城市化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自然教育。”大会发布的《北京宣言》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推进,“双减”等教育政策的发布,共同构成了自然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
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对自然教育践行得比较早,拥有丰富的经验:在日本,自然教育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全国有近4000所自然学校;在德国,有超过1500所森林幼儿园,课程体系非常成熟;美国有59个国家公园,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大量户外教学,带领学生去公园考察,学习各种自然知识;等等。
“双减”政策落地后,同学们有更多时间走近大自然,自然教育逐渐兴起。回顾我们的课程体系,自然教育可以和春游、秋游、社会实践等很多课外活动相结合,同学们可以在参观实践中习得自然常识,可以在观察小动物的过程中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哪怕只是在校园中,我们也可以自己种菜、养花,在观察植物的同时保证它们的健康生长,亲身体会生命萌发的美妙。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爬树课程受热捧,只是“体育热”的一个缩影,相信伴随着爬树课、种田课等趣味课程在大中小学的次第出现,年轻一代一定能在“摸爬滚打”中健康长大,拥有强健体魄的同时萌发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E学课堂
为什么要开展自然教育?因为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需要我们用眼睛、用鼻子、用手、用脚甚至用嘴巴去和它交流。扫描二维码,一起来看一堂生动又有趣的自然教育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