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E学中国•史海拾贝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9期  总第6266期  2023年03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9期  下一期
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3-03-17 13:29:37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它与京剧、国画并称为“三大国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世界。我国历史上的名医有很多,其中有四位被后人尊称为“四大名医”,他们为中国医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医始祖——扁鹊


扁鹊,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他创立了中医四诊法,即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被后人称为“中医始祖”。


扁鹊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可见一斑。据《史记》记载,扁鹊年轻时曾遇到一个叫长桑君的人,此人非同一般,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觉得扁鹊是有缘人,就对他说:我老了,有一个秘方不想让它失传,就传给你吧。另有一味药,你吃下30天后就知道一切了。之后长桑君就消失了。30天后,扁鹊发现自己居然能看见人的五脏六腑,里面有什么疾病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从此,扁鹊出名了。


故事虽有夸张的成分,但扁鹊确实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善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方法治疗疾病。相传,扁鹊在用针灸术治好虢太子的“尸厥证”后,虢君十分感激他,大家也都称赞他有起死回生之术,扁鹊却实事求是地说:患者并没有死,我只不过能使他重病消除,恢复他原来的状态而已,我并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外科之祖——华佗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医术全面,尤擅外科,有“外科圣手”的美誉。华佗总结前人经验,发明了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麻沸散。这个药比国外发明的乙醚麻醉还要早1600多年。


当碰到那些用针灸、汤药也无法治愈的腹疾病人时,华佗就会让他们先用酒冲服麻沸散,等到病人失去知觉后再施以外科手术。例如病在肠胃,就割开洗涤,然后加以缝合,敷上药膏,很快病人的身体就能痊愈了。遗憾的是,由于原始配方失传,后人已经无法一睹麻沸散的真容了。


说到华佗,不得不提到曹操。据《三国志·魏书·华佗传》记载,曹操患有头风病,得知华佗医术了得,便派人将他请来。经过治疗,曹操的病情果然得到了缓解。曹操大喜,想让华佗留下来长期替自己治疗,而华佗却无心富贵功名,便找了个理由告假回家。其间,曹操曾屡次召还,华佗总以妻子生病为由拒绝。曹操派人前去调查,发现了华佗的谎言,一气之下拘捕了华佗,并下令赐死。一代名医就落得这样的下场!


华佗不但精通方药,还是古代医疗体育的创始人之一。他分别模仿虎挥舞前肢、鹤转动颈脖、熊卧倒站立、猿轻盈跳跃以及鸟伸展翅膀的样子创编了一套动作,并将其命名为“五禽戏”,流传至今。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其父在朝廷做官,所以张仲景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并在心中埋下了酷爱医学的种子,10岁左右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后来张仲景承袭家门,进入官场。在封建时代,官员不能随便进入民宅,一心想为百姓治病的张仲景便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打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仔细地为群众诊治。这一举动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他的衙门前便聚集着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和我们现如今一样,那个年代也有传染病等疫情,时称“伤寒”。张仲景从前人留下的医学著作中继承了辨证论治的规律知识,又收集民间药方和治疗方法,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倾尽毕生心血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确立的六经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也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湖北荆州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出身医药世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是当时的名医,曾任太医院吏目。


嘉靖三十年对李时珍而言,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这一年,他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自此,李时珍在医学上的名气越来越大,还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之后更是出任正六品的太医院院判。在太医院任职期间,李时珍也没有间断学习。他享受了最优质的资源,也见识了帝王家最奢靡的生活,终于,他决定辞去太医院的职务,返回家乡。


李时珍返乡后开了一家诊所,在给人看病的空当仍然致力于药物研究。他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错误很多,于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为了“穷搜博采”,他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南直隶、河南、北直隶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从猎户口中知晓虎骨强志壮神之功能,从菜农处明确芸薹即油菜,从工人处学得防止采矿中毒之法。山人、渔翁、农夫、皮匠、猎户……都是他的老师。历经27个寒暑,李时珍终于在明万历十八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时至今日,湖北蕲州一带的中医每年清明还会到李时珍的墓地祭拜,许多人更会将其墓前的青草带回家以消灾灭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