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E学中国•探索发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0期  总第6272期  2023年04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0期  下一期
真正的“火焰山”——新疆硫磺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3-03-31 14:20:52

《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情节相信很多同学都印象深刻,事实上,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火焰山并不像电视剧里那般,大火熊熊燃烧,而是因为赤褐色的山体在太阳的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像极了正在燃烧的山火,故而又名火焰山。其实,我国曾有一座真正的“火焰山”,那就是新疆的硫磺沟。

 

大火燃烧了129年


提到新疆,我们的第一认知可能是地域辽阔,盛产水果,人民能歌善舞。其实,新疆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算得上是当地的“特产”。


在南北疆交会处,有一处以细碎砾石和胶质泥岩交叠形成的地方,名为硫磺沟,其集雅丹地貌、石林地貌为一体的悬崖峭壁、丘陵沟壑让人惊讶。但二十多年前,这个地方却是一座燃烧了数百年的“火焰山”。


关于这个地方,早在清光绪年间就有“裂隙纵横,浓烟弥漫,岩隙间火焰呼呼,经年不绝”的记载。起初,硫磺沟的奇特之处并不在于它特殊的地貌特征,而在于一场百年大火。据史料记载,硫磺沟的这场大火早在1874年就已经开始燃烧。专家推断,这场大火是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造成的。首先,新疆地区天气炎热,温度较高,加上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活动频繁,使原本处于地底下的煤矿资源暴露在地表,而煤接触氧气,加上高温就很容易导致煤田“自燃”。


其次,清朝时期人们开采煤矿资源的技术并不高,往往会因为一些疏忽导致小范围的火灾发生。长此以往,小范围的火情连接起来便造成了这一场大范围的火灾。据推算,这场燃烧了129年的大火共烧掉了约2.4亿吨煤炭。

 

历时四年才扑灭


俗话说,水火无情。这场燃烧了129年的大火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产生了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和数吨粉尘,破坏了当地的土壤和植被,原本住在周围的居民也因为环境的逐步恶化而选择迁移。


这场火灾也牵动着全国上下的心,周恩来总理曾就此表示,要先摸清煤田火灾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措施。


为了扑灭这场大火,1999年,“新疆硫磺沟煤田火区灭火工程项目”正式立项。因为面积广阔,情况特殊,这项工程在推进途中遇到了不少阻力,但在科学家们的潜心研究下,历经四年的努力,耗资近一个亿,采用注水、注浆、用惰性气体隔离以及黄土掩埋等特殊方式,终于在2003年将这场大火扑灭了。


如今旧貌换新颜


早在远古时期,这个地方还是一片海洋,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活动不断变换, 它悄悄地完成了由海洋向陆地的转变,摇身一变,成了大自然的一幅杰作。


也许有人会觉得,被大火肆虐后的硫磺沟应该变得荒芜,毫无生机,但《老子》曾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如今的硫磺沟山体色彩鲜艳,美轮美奂,经过风霜雨雪的雕刻呈现出不同的美,它凭借自身独特的地理风貌涅槃重生,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玩,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硫磺沟似乎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这场百余年的大火做出一些补偿。


经过治理和开发,如今的硫磺沟早已变成摄影家的天堂。无数人为了一睹其风采,不惜长途跋涉,驱车前来驻足观看,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