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被誉为生命之河,在人体内,血液占体重的7%~8%,每一滴血液都承载着生命的活力。今天,输血已成为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患者靠输血得以延续生命。人类是如何发现输血治疗法的?在这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血液多少秘密?
历史上荒唐的输血案例
据史料记载,人类最早的输血行为发生在15世纪初。当时罗马教皇身患重病,眼看身体越来越虚弱,有医生建议他饮用年轻人的血液进行治疗。虽然这种荒谬的方法并没有成功挽救教皇的性命,但这已经算是人类用血液治疗疾病的开端。
1628年,英国医学家威廉·哈维首次提出了血液循环理论,为输血治疗奠定基础。1667年,让-巴蒂斯特·丹尼斯将12盎司的羊血输给了一个被水蛭咬后流血过多的15岁男孩,竟奇迹般地挽救了他的生命。后来,这种将动物血输入人体的治疗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溶血反应,并造成了多个死亡案例。1668年,法国和英国先后颁发输血禁令。
时间来到19世纪初期,很多孕妇分娩时因失血过多而身亡,英国产科医师詹姆斯·布兰德尔再次提出输血治疗法。
之后的11年里,他先后给10位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成功挽救了5位患者的生命。
1900年,奥地利医生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 三种血型。六年后,他的两名学生又发现了AB型血。兰德斯坦纳的这一研究成功找到了以往输血失败的主要原因,他也因此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来,他的生日6月14日被定为“世界献血者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输血医学技术有了巨大进步,成分输血也从科学研究逐步走向了临床应用。
稀有血型到底有多稀有
血型,指血液中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大家最为熟悉的血型应该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前者一般指A、B、O、AB四种血型,后者根据血液内是否含有D抗原,又被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血型。
在我国,体内流淌着Rh阴性血的人还不到1%。因为稀有,Rh阴性血又被称为“熊猫血”。此外,有一种血型比“熊猫血”还要稀有——孟买血型/类孟买血型,被形象地称为“恐龙血”。
“恐龙血”最早于1952年在印度孟买被发现。据报道,孟买血型在孟买出现的频率约为万分之一,在欧洲出现的频率约为百万分之一,类孟买血型在中国出现的比例约为十几万分之一,极为罕见。在常规血型鉴定中,“恐龙血”极易被误判为O型血,给临床输血带来安全隐患。
除了“熊猫血”和“恐龙血”之外,P型血也是一种罕见的血型,全球人口盛行率小于0.001%。除了日本、瑞典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只有一例报告。
目前,稀有血型的输血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体储备或亲属互助献血,另一种是建立稀有血型库,大规模筛选稀有血型的献血者,将所有类型的稀有血型血液及稀有血型献血者的信息加以保存,解决稀有血型人群“用血难”的问题。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输血技术的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失血过多患者的生命。
澳大利亚一位名叫詹姆斯·哈里森的男子,14岁时在一场手术中失血过多,是来自陌生人的大量血液拯救了他。康复后的詹姆斯从18岁那年开始献血回报社会。后来,医生发现他的血液中含有异常强烈和持久的抗D人免疫球蛋白,可以用来避免Rh血型不合给新生儿带来的溶血问题。于是,医生将这种人免疫球蛋白提取出来,制成一种特殊的注射剂。
自从知道自己的血液可以救命,詹姆斯就一直坚持献血。在60多年间,他的血液拯救了约240多万名可能患上致命疾病的婴儿。
古代的滴血认亲科学吗
在一些古装影视剧中,常有“滴血认亲”的桥段,实际上,滴血认亲的方法在我国流传已久。
据史料记载,南梁时,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娶了前朝皇帝萧宝卷的妃子吴淑媛,吴淑媛早产生下萧综。不久,萧综不是萧衍亲生儿子的传闻在宫里迅速传开。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萧综两次滴血认亲。
第一次他偷偷掘开前朝皇帝萧宝卷的坟墓,割破自己的手指,将血滴在萧宝卷的骨头上,结果血液渗入了骨头里。根据当时的说法,这代表二人存在血缘关系。但萧综不死心,他竟残忍杀害自己的孩子,将自己的血滴在孩子的骨头上,血同样渗进去了。萧综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史记载的滴血认亲第一人。
古代滴血认亲除了上述的滴骨法,还有一种合血法,即将两个来源的血先后滴在一碗清水里,看血液是否融合。那么,滴血认亲真的可靠吗?以现代科学观点来看,滴血认亲并没有科学依据。血液在骨头表面是否渗入,完全取决于骨膜,和是否有直系血缘关系没有任何联系。此外,合血法也不科学,同血型但不具备血缘关系的人,在滴血认亲的实验中也会出现血液融合的现象。
时至今日,科学家们仍然围绕着血型进行深入研究,以求揭开更多关于血液的秘密。
【E学课堂】
血液有哪些成分?它们在人体内都有什么作用?扫描二维码,一起来了解血液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