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趟远门,跟着课本去旅行
“总要去趟北京吧!”“总要去趟武汉吧!”“总要去趟南京吧!”……今年以来,在这一声声亲切的呼唤中,人们奔走在全国各个城市打卡旅游,于春光中寻找美好,似是在与过去三年的疫情阻击战告别。
有人去山东淄博吃烧烤,有人去江苏南京赏樱花,有人去湖南长沙橘子洲头追寻伟人足迹……五一期间,各种特色研学活动在各地持续走热,同学们纷纷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等地方,在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有跟随家长的脚步,外出探寻2023年的春光呢?如果没有,那即将到来的暑假便是一个外出旅行的好时机。
其实,翻开语文课本,我们早已与全国各地的多个景点打过了照面。
总要去趟北京吧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感受庄严肃穆的现场氛围;去故宫博物院、圆明园、颐和园感受历经时光洗礼的古建筑,与千百年前的古人来一场平行时空的偶遇;去北海公园、胡同里感受老北京人的风情与文化;去全国高等学府清华、北大,一睹学霸们的风采,为自己立下一个目标……
总要去趟西安吧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如果去西安,那必去的景点必然是秦始皇陵兵马俑。
1974年,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今临潼区)骊山镇西杨村村民发现了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掀开了这个被人们遗忘了2200多年的“土黄色军团”。其实,兵马俑在制作初期也拥有过光彩照人的颜色,但经过岁月的磨砺以及出土后的氧化,留存于世的便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土黄色军团”。
车兵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骑兵俑……他们千人千面,各不相同。多年来,无数中外游客来到西安,探寻兵马俑的神秘之处。
总要去趟武汉吧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因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七言律诗而名扬四海,吸引了众多诗人登楼题诗,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经典之作。
古人登黄鹤楼告别友人,抒发离别伤感之情;今人于黄鹤楼前举办少年礼,展望未来。每当毕业季,黄鹤楼公园都会邀请当地的小学生来参加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同学们在黄鹤楼前写下对未来的畅想,并约定十几年后再回来看看自己曾经许下的愿望。
总要去趟南京吧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今年春天,江苏南京成了一座“网红”城市。人们接踵而至,去吹一吹秦淮河的晚风,逛一逛河畔的夫子庙,喂一喂音乐台的鸽子……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其历史之厚重不言而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博物院、总统府、中山陵、明孝陵等,都值得一去。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著名城市、景区,一些小众城市也值得我们去游览。去浙江东极岛看日出、吃海鲜,去吉林延吉品尝朝鲜族的特色美食,去四川乐山的罗城古镇看一看“中国的诺亚方舟”……祖国的大好河山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当然,旅游前少不了要做攻略。规划线路、确定交通工具、安排食宿,同学们不妨试着自己做一次旅游攻略,为自己策划一个充实、愉快的暑假吧!
花式充电,“暑”中有乐
暑假,不是成长的空白期,而是不容错过的充电期、自我提升的关键期。同学们,利用暑期,给自己的大脑充充电,以迎接新学期更好的自己吧!
以德润心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品德修养要从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养成,而非顷刻间获得。暑假期间,同学们可以通过观看爱国电影、帮父母做一些家务事、参加一些志愿活动等,将对道德品质的追求融入日常生活。
以智启真
真正的智育能指引人去认识生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小学的同学们就曾在去年暑假期间开展了各种活动。他们中有人自己动手组装了一辆独一无二的坦克,有人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小风扇,还有人通过阅读各类书籍,获得了不少课堂以外的知识,让人不禁感叹:同学们的暑期生活可真丰富啊!
以体强身
体育作为“五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养德、益智、育美、促劳的育人作用。1917年,青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认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生命在于运动。无论何时,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都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必要前提。安徽省合肥市蜀麓小学的同学们在去年暑假期间跳绳、游泳、打篮球、爬山,在不同的赛场上赛出了不一样的风采,将小小少年的意气风发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美修身
音乐、舞蹈、美术、戏剧,这些美的文化需要我们在一点一滴的学习过程中慢慢感受。平日里,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往往被各科作业占据着,无暇顾及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么,暑假便是我们发展兴趣爱好的好时机。
弹唱一首曲子、学跳一段优美的舞蹈、练就一手好看的字、看一场艺术展览……很多时候,美育的成果不在于通过一场场考试获得证书,而在于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将艺术素养内化为人格素养。
以劳力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同学们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难以体会家长在背后默默付出的艰辛。这个暑假,不如走进厨房,给爸爸妈妈做一顿饭;走进田间地头,真切感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走出家门,当一次小小志愿者,为仍在酷暑中为这个城市奉献的户外工作人员送上一瓶水,在劳动中收获满足感和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字字千金,都是经过多年总结摸索才得出来的”。而“木桶定律”也告诉我们,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同学们,我们要学会思考自己的短板在哪里,并尽快取长补短,从而做到全面发展。
张弛有度,放松不放纵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同学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得多了,但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切莫忘记,学习仍是我们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在网上,有家长晒出了一张小学生的暑假计划表。这张计划表从孩子早上起床到晚上休息,事无巨细,将孩子的一天安排得明明白白,让人看了不禁直呼心累。
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暑假计划应是多种多样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份暑期计划表,兼顾学习和娱乐,做到劳逸结合。
瞧!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的同学们就按照自己的喜好制作了一张计划表,将暑期生活安排得多姿多彩。有的同学将自己假期要读的书列出来,比如《秘密花园》《漂浮的岛》等;有的同学除了日常的学习,还安排了围棋、跆拳道等活动;还有的同学要在晚上准时收看《新闻联播》……
当然,假期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夏季到了,游泳成了很多同学想要学习的一项技能,防溺水也是每年夏季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学游泳要选择正规的游泳场地,并在教练员或家长的陪同下进行学习。另外,在外出游玩时也要注意交通安全,学习一些急救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暑假一到人欢笑。愿同学们在这个暑假能收获知识、增长见识、拓展技能,度过一个丰富而有意义的暑假!
【E学课堂】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足不出户也能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与震撼。扫描二维码,让我们跟随央视的镜头,一起跟着书本去旅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