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E学中国•探索发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68期  总第6335期  2023年09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68期  下一期
越长越小的“不合理蛙”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3-09-22 15:09:44

动物界中有一个普遍规律:后代幼时的体形要远远小于母体。无论是蝙蝠还是蓝鲸,鸟类还是人类,基本都符合这个规律。但偏偏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动物——不合理蛙是个例外。究竟不合理到什么程度,才会令科学家最后像开玩笑般给它取了这个名字呢?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不合理蛙也叫萎缩蛙,学名为奇异多指节蟾。说起来它们被发现的过程也很有意思。一支考察队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一条河流里发现了一只巨型蝌蚪,它的前半身是一只普通的绿色青蛙,后半身拖着长长的尾巴,显然正在经历从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令考察队员疑惑的是,这只巨型蝌蚪全长约25厘米,在我们的一般认知中,如此巨型的蝌蚪应该也会变成巨型的青蛙,甚至成年后的青蛙个头超过一米都不足为奇,但考察队员却并没有在这个地区发现这样的巨型青蛙。当地人对这种蝌蚪也几乎不了解,更没见过这种巨型蝌蚪变成的蛙。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考察队捕捞了一些蝌蚪带回实验室饲养。他们仔细观察并记录下这些蝌蚪生长、完全变态发育的整个过程,并且终于成功见到了由这些巨大蝌蚪发育而成的青蛙。原来,这种蝌蚪在变成蛙的过程中,不仅没有长得更大,反而像缩了水一样,从全长25厘米变成身长最多不超过7厘米、在当地随处可见的普通蛙。小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蝌蚪,长大后却“泯然众蛙矣”,说的就是它们吧!


只闻其声,不见其踪


成熟的不合理蛙身长4.5至6.5厘米,与身体相比,头部就显得更小了。它的口鼻短且圆钝,一双大眼处于背外侧位置,虹膜是金黄色的,还有一条水平棕色线。背部及腹部很光滑,趾可以自由活动,趾间则完全被蹼填充,四肢均无吸盘。


不合理蛙喜欢栖息在池塘、湖泊或小溪旁的静水池中,一般为水流停滞且植被茂盛的水域,四周环绕森林、草原或稀树草原。平时它们多游浮在水面上,将鼻孔和凸出来的眼睛露出水面。一旦遇到危险,它们便会一个猛子扎进水底泥潭中,或用强壮的脚趾和额外的关节来搅动池水,让水变得泥泞浑浊从而隐藏自己。哪怕遇到大鱼和水蛇的袭击,它们也可以利用异常滑腻的身躯把敌人甩掉。看来在蛙类家族中,它们算得上是小机灵鬼呢!


由于不合理蛙巧妙的伪装,它们很少会被人亲眼观察到,人们通常只能听到它们独特的类似猪打呼噜的声音,可谓“只闻其声,不见其踪”。


小身材,大能量


虽然不合理蛙的存在听上去匪夷所思,但这个物种却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据科学家不断研究发现,不合理蛙之所以能够“逆生长”,是因为它们的皮肤可以分泌出一种叫作缩氨酸的物质。英国厄尔斯特大学生物医学资深讲师阿布德瓦哈介绍,两栖类动物身上的缩氨酸,其化学成分类似于某些哺乳类动物甚至人类体内帮助控制血糖的缩氨酸。虽然英国目前普遍使用的糖尿病药物是根据濒临绝种的北美大毒蜥的唾液制成的,但科学家们认为,包括不合理蛙在内的一些幼时体积比父母还要大的两栖类动物的分泌物可能对控制血糖更有效。


我们知道,当人患有糖尿病时,体内就无法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或是所分泌的胰岛素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血糖含量过高。而缩氨酸恰恰可以刺激人体胰岛素的分泌,使胰岛素分泌能力提高百分之五十,有助于控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此外,巴西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从2001年开始对不合理蛙的分泌物进行研究,目前已从中提取出6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对疟疾、利什曼病等病症也具有治疗作用。


所以说,任何一种生物能够出现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没有原因的,或许它们身上就隐藏着解开生命奥秘的密码。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