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E学中国•本期策划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2期  总第6356期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2期  下一期
用节气文化温润美好童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巩旭 发布日期:2023-11-16 10:44:41

起源:时间里的中国智慧


二十四节气最早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是人们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等进行观察、探索并总结的成果。鸟兽的迁徙蛰藏、草木的兴盛凋零、雨露霜雪的四时变化最直观,也最能反映大自然的季节轮回,古人因此形成了以物候、气象等现象来标识农事时令的做法,这是“节气”的雏形。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现在的二十四个节气名称中除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四仲”(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依据太阳的回归运动而命名外,其他节气都因其相应的物候或气象而得名:雨水表示空气中湿度增加,降水开始增多;惊蛰表示气温进一步升高,冬眠的生物开始苏醒;白露表示气温开始下降,渐渐进入秋季……可以说,节气原本就是一种“物候历”。


每逢节气,古人都会举办各种活动以应时节。宋代诗人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咏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仿佛带我们回到了千年前的清明时节,与他一起欣赏婀娜春色,感受清明踏春的热闹场面。而至小暑前后,大地上凉风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滚滚热浪,《诗经·七月》中这样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中的夏历八月就是农历六月,小暑所在的月份,连蟋蟀都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躲避暑热,所以此时人们的活动也多以静为主,如晾书画、晒衣物等。“心静自然凉”体现了古人的生活智慧。


不但民间重视节气,帝王也同样重视。《礼记·月令》中有言,“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意思是说,天子住进皇宫左侧的宫室里,乘坐饰有凤凰图案的车辆,骑绿色的骏马,插绿色的旗帜,穿绿色的衣服,佩戴绿色的玉石,吃麦饭和羊肉。这充分说明帝王会根据不同季节的象征意义,在服饰、饮食、车马、宫室等方面做相应的配合,顺应天时,以求国泰民安。


二十四节气第一次得到最完整的表述、计算和记载,是在被胡适誉为“绝代奇书”的《淮南子》中。公元前104年,《太初历》颁行全国,二十四节气被纳入国家历法,其名称和顺序也就此固定并延续至今。

 

发展:与节气有关的文化符号


节气与中医药


看过《红楼梦》的同学还记得书中薛宝钗所服用的“冷香丸”吗?其原料选用春天的白牡丹花蕊、夏天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冬天的白梅花蕊,并用雨水这天的雨水12钱、白露这天的露水12钱、霜降这天的霜12钱、小雪这天的雪12钱加以调制。


有学者研究称,“冷香丸”虽出自文学作品,却也不是作者凭空杜撰的,而是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反映的恰是中药配伍顺应节气天时的一贯传统。


节气与音律


古人认为,节气的变化往往伴随着气候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能够被检验的,有“天效以景,地效以响”的说法,“响”即音律。由此,聪明的古人根据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相当于今天的七度音按半音阶排列,从C调到B调),准备12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在竹管中放上芦苇内膜的灰烬,也称“葭灰”。将这12根竹管埋于密室土中,每隔一个节气的交节时刻,地下阳气涌动,相应竹管里的葭灰就会飞出,同时发出一种悠长且浑浊的声音。


每月节气的声音都不相同,按照冬至对应黄钟律类推,雨水对应太簇,春分对应夹钟,谷雨对应姑洗……这便是天地自然之声,美妙的大地之音。


节气与建筑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要说最特别的节气,冬至一定榜上有名。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定出来的节气。古人特别重视冬至,《周易》有言,“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意思是每到冬至这一天,帝王都会下令关闭城门,官员放假休息,商人停止贸易,百姓也不出门,全民虔诚地迎接上天赐予的第一缕阳气。


不仅如此,许多古代建筑在设计中也融入了对冬至的敬畏之情。每年冬至的正午时分,故宫乾清宫内的正大光明匾额会由西向东被阳光照亮,发出金色的耀眼光芒,这与故宫的建筑布局、冬至太阳高度、金砖地面的反射、屋檐出挑做法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而在黄昏时分,颐和园十七孔桥的桥洞也会被金色的余晖逐一穿过,引得人们纷纷驻足停留,一览奇景。


同学们,如果你们有机会在冬至这天去北京旅游,一定不要忘记去看一看这些奇观哦!

 

传承:节气中的教育探索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同学们应该耳熟能详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二十四节气最独特的教育价值在于它的综合性。它不是抽象的思想理念,也不是具体的技术活动,而是一个文化体系,涵盖了天文、地理、农事、文学、艺术、仪式、习俗、养生等诸多方面。


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中小学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以“清明”为例,它既是一个节气,又是一个扫墓祭祖、春游踏青的节日,其演变过程融合了上巳节、寒食节的文化传统,逐渐形成禁火、扫墓、踏青、插柳等丰富的节气习俗。对青少年来说,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清明是礼赞生命的节气,从中体会感恩文化和责任意识,还要知道清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更要明白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的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的宣传教育活动,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清明”这一传统节气的新内涵。


在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校长朱爱朝看来,在学科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学校可以集中全校教师的力量,在家校社三方协作中让二十四节气课程体系更为丰富。以“立夏”为例,语文课上,学生观察石榴,用“图画+文字”的方式写自然笔记;数学课上,学生纵向比较不同年份中同一季节的天数有几天的变动;科学课上,学生用太阳高度测量器测太阳的角度,因为在立夏当天十二点整进行测量是最准确的;美术课上,学生编蛋套、玩斗蛋,因为传说立夏这天吃蛋就可以平安度过炎热的夏天……


安徽省淮南市作家协会主席金妤认为,保护二十四节气必须“从娃娃抓起”。2013年,她创作了童话《风生水起之二十四节气的故事》,2017年,这本书被改编为同名动画片,让晦涩深奥的节气文化一下子变得俏皮可爱起来。“让孩子们以二十四节气为参照,养成对生命的理性认识,才能让二十四节气更好地传承下去。”

 

节气虽由农事萌发,娓娓道来的却是对时间、自然、人生的点滴感悟。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耕耘者,就让这自然的秩序带动生命的秩序,让我们耕种心田,认真打理学习与生活,静待人生之花精彩绽放!

 

【E学课堂】

 

2022年2月4日,立春,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开幕式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倒数,历经二十四个节气,最终落至“立春”,盛会缓缓拉开帷幕,惊艳全球。扫描二维码,一同回顾这段“中国式浪漫”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