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文物“回家”
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中,一盏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想尽办法出逃,不惧千辛万苦也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可好不容易回到祖国的小玉壶最后却选择了重返英国,她说:“中国人不做那种偷鸡摸狗的事。总有一天,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这部短剧一上线便爆火出圈,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最重要的是引起了人们对我国流失海外文物的关注。
“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我国至少有1000万件文物流落至欧美、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一方面,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经历了饱受列强欺压的百年屈辱,其间无数文物被抢、被盗、被毁。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相信同学们都知道,有些同学或许还去北京参观过这座被战火摧毁的人类文化宝库。不过,从圆明园流失出去的文物只是我国众多流失海外文物的冰山一角。另一方面,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们对文物的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或是为了多换些钱以备不时之需,或是为了牟利进行倒卖,很多文物都被卖给了当时能给得起高价的外国人。
除此之外,当时的官员对文物的流失也缺乏敏感性。20世纪初,探险家斯坦因开始了他的中亚探险之旅,其间从我国卷走了大量文物。这种情况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且当地官员在斯坦因打包装箱运走文物的时候还给予了帮助,甚至欢迎他下次再来。现在看来,这真是既可气又可笑。后来,那些被斯坦因卷走的文物大多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随着国家实力的强大及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觉醒,我国持续加大了对流失文物的追索力度。1989年,我国辗转各地寻找大量证据,终于收回了流失美国的东周铜敦;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燊斥资购得圆明园猪首铜像、马首铜像,分别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和国家文物局;瑞士联邦文化总局向我国返还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这些年,通过跨国追索、他人捐赠、主动归还等多种方式,已有15万件流失文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们这才得以在各大博物馆一睹其真容。
不过,文物归家之路漫长且艰难,有些甚至耗时几十年。1995年,英国警方在侦破一起国际文物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了中国文物,我国立刻成立“追索英警方查扣走私中国文物工作小组”,经过三年的努力,这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与国家文物局签署归还文物协议书,使得3000余件文物顺利回国。过了几个月,原本也要“回家”的7件文物却因其中一名文物购买人拒绝协商谈判,而被英国警方扣押。直到2020年,这位购买人去向不明,且扣押时间超过追诉期,国家文物局才抓住时机向英国正式提出返还要求,最终认定追索文物共68件。这一趟“回家”之旅,它们等待了25年。
助文物“重生”
“文物是过去时,但文物修复是现在进行时。”这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秦梓熙同学看完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后最喜欢的一句话。
在博物馆与历史文物近距离接触时,同学们会发现其实很多文物并不是完好无缺的,它们历经岁月的洗礼,难免磕磕碰碰,有所损坏。而每一件文物的“重生”背后都离不开一群人的努力,他们的名字叫作“文物修复师”。
文物修复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灵巧的双手还原着历史,最大限度地保持文物原貌。
有人说文物是“患者”,文物修复师是“医生”,“医生”利用十八般武艺为“患者”治病疗伤,用匠心、良心使每一件文物都能“活过来”。毕竟留住文物不仅仅是保护了一个老物件,更是保存下了中华文明基因。
山西博物院有一位修复了上万件瓷器的陶瓷文物修复师续凯,他从小就喜欢画画,接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我国资深的古陶瓷修复专家高桂林,之后便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陶瓷修复事业。
文物在一代代流传,文物修复师也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成为一名文物修复师,不仅要具有历史、绘画、文字功底,还要掌握一定的化学、物理、美学知识,所以我国现有的具备精湛修复技艺与知识水平的文物修复师十分稀缺。
为了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工匠精神,河南省许昌博物馆组织了一次“我是小小修复师”沉浸式体验文物“重生”的活动。同学们在馆内专业人员的带领下了解了文物损毁的原因、修复文物的意义以及如何修复文物,通过亲身体验修复仿古素烧瓷盘,明白了文物修复工作的复杂。“以前看文物觉得很神秘,自己动手体验感觉非常不一样,修复难度挺大。”10岁的郭沅赫同学体验完这次活动后有感而发。
文物修复是要尽可能还原文物最初的样貌,所以我们印象中的文物修复可能主要依靠文物修复师的一双巧手和古朴的工具,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高科技为文物修复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江苏省南京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师何子晨说:“过去修补选择纸样需要到纸库一张一张摸,拿出来比对颜色、厚薄,找上一两天配不齐很正常,如今用数据库检索找起来就方便多了。”在普通人面前,将两张纸进行对比可能发现不了什么区别,但在专业文物修复师的眼里,纸张的纹理、纤维、纸浆配比等都存在不同,而利用电子显微镜、光谱分析仪等专业设备能帮助文物修复师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
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修复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修复破碎的青铜器时,传统的修复程序可能是比对花纹、形态来进行拼接,但现在可以先对文物进行3D扫描,计算残片方位,然后用3D打印技术对青铜器进行补缺。
正是有这些文物修复师在背后不断地付出,破损了的文物才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我们才能一睹千百年前人类智慧的结晶。
为文物“代言”
“无语菩萨”“受委屈的陶俑”“陷入沉思的佛像”……今年,全国各地博物馆的“显眼包”纷纷上线,打破了我们对文物沉闷严肃的“刻板印象”,赋予了它们鲜活的形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假期前往博物馆打卡,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是窥探古人智慧结晶的方式,更是回顾、审视、了解民族历史的窗口。
参观博物馆时,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人在向过往的游客慷慨激昂地介绍着与文物相关的知识,他们就是博物馆的讲解员。
如果你走进一座博物馆,迎面而来的讲解员是一群身着古装的小学生,你会不会感到诧异?湖南省长沙市的20名优秀小学生经过层层选拔,接受专业培训,成了“小小讲解员”。他们穿着古装为游客讲解文物知识,还通过舞剧、话剧、小品、服装秀等形式让游客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着实精彩。
有的同学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但也凭借着自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深入了解,成为文物的“野生代言人”。
河南省郑州市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因在博物馆给游客讲解文物时滔滔不绝,吸引了大批游客,也受到了众多网友的称赞。原来他从小就对历史文化感兴趣,喜欢读历史书籍,一有空就“泡”在博物馆,是一枚妥妥的“文博迷”,所以在讲述历史变迁时才能做到完全脱稿,出口成章。
“走!我们一起去博物馆!”同学们,趁着假期,不妨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走进博物馆,带着一颗敬畏之心,回到千百年前,与古人对话,聆听文物声音,感受文博魅力。
有人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希望那些躺在国外各大博物馆角落里、堆积在收藏家仓库里的中国文物,都能够早日回家,愿家国永安。
【E学课堂】
2019年,意大利返还796件中国文物。扫码了解我国流失海外文物的漫漫回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