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可他却创造了中国皇帝中一个有趣的纪录——连续28年不上朝。这不禁让人疑惑,这样的皇帝如何治理朝政?又是如何创造“万历中兴”的呢?
小皇帝十岁登基
1563年,朱翊钧出生在裕王府,只不过他的出生并没有为父亲朱载垕带来多少喜悦。当时的嘉靖皇帝,也就是朱载垕的父亲,因皇长子和皇次子在被立为皇储后接连去世,深信“二龙不相见”的谶语,便对自己的儿子裕王朱载垕也避而不见。因此,在裕王有了朱翊钧后,没有人敢向皇帝禀报,更不敢为他取名字。直到嘉靖皇帝驾崩后,新帝朱载垕登基,朱翊钧成为皇子,这才有了些许存在感。
朱翊钧作为朱载垕的第三个儿子,原本是无缘太子之位的。在他的两个哥哥早亡后,朱翊钧一跃变成了皇长子,顺理成章地当了太子。那一年,他刚刚五岁。
作为日后的皇帝,其母李氏对朱翊钧寄予厚望,因此朱翊钧小小年纪便承受了很多。他小时候稍有懈怠,李氏就将其召至面前长跪。每遇早朝,李氏五更(凌晨3点到凌晨5点)就到朱翊钧的寝宫将其叫起。由于良师的尽心辅导、李氏的严格管教,以及朱翊钧本人的刻苦努力,朱翊钧年岁渐长而学业愈进。他后来常常十分得意地说:“朕五岁即能读书!”1572年,朱载垕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成为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
繁荣的幕后推手
朱翊钧在当皇帝的前十年里,展现出的是一副明君的模样。他每天积极上朝,处理政务。此外,他还十分关心百姓生活。有一年大旱,河流见底,井中无水可吸。为了百姓的庄稼能有好收成,他特地从紫禁城步行去天坛,为百姓求雨。
只不过朱翊钧哪怕早早就有儒家大才的教导,也不可能成为十岁就通晓治国之道的经世之才。这一时期之所以能实现“万历中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能臣——内阁首辅张居正的辅佐。
其实,明朝在正德、嘉靖两代皇帝时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国库日渐空虚,百姓也因各种赋税而民怨沸腾。张居正是一个有能力又忠心的臣子,他大力整顿官场,发展经济,朱翊钧对他十分信任和支持。正是有了张居正的数次改革,才让朱翊钧在25岁就创造了“万历中兴”,让逐渐走向没落的大明有了一线生机。然而,这位万历皇帝虽让明朝迎来了盛世,但也让它滑向了深渊。
好景不长,就在明朝欣欣向荣之时,张居正病逝了。从此,朱翊钧失去了最得力的助手。渐渐地,他开始听到一些关于张居正的不同声音,以往那个令人敬佩、公正不阿的“张首辅”在一些大臣口中却变成了贪污受贿、偏袒亲人的奸臣。于是,在这些“声音”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朱翊钧对张居正一派进行了清算。这个生前为国为民殚精竭虑的首辅大臣,死后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真是令人叹惋!
而这次清算也动摇了先前的改革成效,使明朝进入不可挽救的衰败时代。
本以为在清算了张居正一派后,朱翊钧会好好开始他的执政生涯。没想到仅过几年,年轻的朱翊钧便对朝堂政务失去了兴趣,不再保持亲政之初的奋发有为,甚至数十年不再上朝。
不上朝原因成谜
“明之亡,实亡于万历。”每当后世在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时,总会指向万历年间,而这句话最先出自《明史·神宗本纪》中的:“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
朱翊钧后来久居深宫,不上朝理政也不出宫门,着实让人匪夷所思。即使在“万历三大征”中处理边疆大事,也是通过谕旨的形式,而非大臣希望的召对。之后,朱翊钧对大臣的奏章批复似乎更不感兴趣了。
皇帝不上朝,民间也有许多传闻。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朱翊钧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荒废了朝政。后来又接连发生了“立太子”事件、“争国本”风波、宫中“梃击案”等,朱翊钧与朝臣们斗争激烈,以至于君不君、臣不臣,彼此互不信任。因此也有人认为,朱翊钧是对群臣不满,而后索性眼不见为净,赌气不上朝。
就在古今众说纷纭中,近代著名文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为我们揭开了谜题的一角。1958年,他带着考古工作人员打开了朱翊钧的陵寝,发现了一个令人讶异的事实。朱翊钧的遗骨经过复原后,可以明显看出两条腿的长度不一样。对一国之君来说,形象上的缺陷确实是个问题。此外,朱翊钧的身体还呈现出一种痛苦的扭曲状态。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后,专家得出结论:朱翊钧患有严重的肌肉萎缩症。这或许也是他28年不上朝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从“万历三大征”来看,朱翊钧绝不是一个平庸的皇帝。他先后在大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了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并大获全胜,巩固了明朝疆土。有人说,“万历中兴”是明朝最后的闪光点。朱翊钧亲政初期年轻有为,奋发上进,原本可以成为扶大厦之将倾的勇士,可他却在执政中后期怠于政事,忘了初心,眼见着大明王朝日薄西山,走向了谁也无法挽回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