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读书几乎是普通人“逆天改命”的唯一机会。但在1905年,于中国盛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正式被废除。这一事件直接的影响对象,便是当时中国数以万计、尚在为功名奋斗的读书人。那么在科举制被废除后,这些读书人都去哪儿了?
或投身新式教育,或出国留学
科举制虽然被废除,但读书人喝下的墨水却不会消失。在科举制被废除的同时,清政府也建立了一些新式学堂,改教西方的自然科学。原先埋首于四书五经的学子放下八股文章,拿起新时代课本,进入新式学堂学习新知。一些学有所成者后来进入学堂当教师,从事新式教育工作。
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吕凤子15岁就中秀才,科举制被废除后,他便在两江师范学堂学习美术,后来在上海创办了神州美术院。这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美术学校之一。他终其一生都在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就连徐悲鸿都要尊称他一声“老师”,可见其艺术造诣之高。
当时的留学生人数也直线上升,很多家庭条件优越的读书人选择去海外深造,接受西方教育,学成后回国建设祖国。当然,清政府也颁布了一些措施,鼓励读书人学成归国,授予他们一定功名。
不过很多乡下学堂要想快速转变角色,从事新式教育却没那么简单。很多私塾摇身一变成了新式学堂,却换汤不换药,本质没有变。而那些本就在私塾坐馆的秀才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学堂的教师,只是他们其中有些人思想陈旧,不愿改变,导致乡村教育发展困难,进而导致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下海”经商,实业救国
古代讲究“士农工商”,儒生多自命清高,视经商为末业。但晚清时期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商业发展的重要性,选择“下海”做生意。科举制被废除后,一部分读书人开始从事商业活动,兴办实业。
被誉为“中国水泥大王”的王锡彤就是实业救国的代表性人物。他自幼勤奋好学,19岁获县试第一,22岁考入开封大梁学院,后面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不过科举制被废除,加上西方列强的入侵让王锡彤改变了想法,他明白了“官可不做,实业不可不办”的道理。当时水泥工业是民族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面临着被日商吃掉的风险,于是王锡彤决定开办华丰实业社,代办当时的湖北水泥厂业务。后来,他又与上海华商水泥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这才保住了中国水泥市场,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水泥大王”,从一个耻于言利、耻于言商的文人华丽转身为近代有名的实业家。
而像王锡彤这样弃文从商的人在晚清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清末绅士投资的民族企业至少有140家。
弃文从武,秀才当兵
“清廷已废科举制度,代之新式学校,一般乡村农家子弟,既不能再在私塾读书,又无力送子弟进入新式学校,更无土地可耕,于是纷纷投入新军……秀才当兵,已成普遍现象。”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加快了军队的训练步伐。受社会形势的影响,科举制被废除后,很多文人弃文从武,投身军营,想要驰骋沙场,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1905年,有一位出身贫寒的读书人通过了科举府试,但不巧的是,就在此时朝廷宣布取消科举制。后来他考入四川通省师范学堂、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成为一名伟大的军事家,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朱德。
科举制被废除后,弃文从武的人不在少数。据记载,当时在张之洞的主导下,湖北招募新军要求“能识字写字,并能略通文理”。
办报创刊,发展通俗小说
读书人以笔为生,他们能写会算,识文断字。科举制被废除后,入仕做官这条路被堵,他们只能另谋出路,而办报创刊是读书人其中一条优选之路。
晚清时期,报刊媒体成为百姓认识世界的窗口,也因此出现了记者、编辑等很多新职业,很多文人在科举制被废除后投身报业。在我国新闻史上留名的重要人物,例如黄远生、邵飘萍、徐凌霄等人,都是在科举停废后以写稿为生,并最终取得重要成就的人物。
除了报业,小说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繁荣发展。很多文人选择创作通俗小说以满足普通百姓的阅读需求,同时用以维持生计。随着创作队伍的壮大,通俗小说不断繁荣,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鸳鸯蝴蝶派。
科举制被废除后,读书人的出路是多样的。有的人一生只为了做好一件事,也有的人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转变。就像清末举人刘大鹏入仕无望后,先投身教育行业,后进入政界,而后又参与商业投资,他的人生轨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其实也是当时大部分读书人出路的映射。